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论文_王孝义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论文_王孝义

安徽省郎溪县建平镇中心小学 安徽 宣城 242100

摘 要:当我们用眼睛看,我们只能记忆10%;当我们用耳朵听,我们只能记忆30%;当我们亲身经历,我们却能记忆80%。数学教学一定应强调学生的亲历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亲历 体验 学习数学

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活用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体验数学的有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形成积极的“心向”,从而产生学习动力。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新增内容之一。活动通过让同学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过程,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体验位值制思想。同时,让学生有所发现,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此外,在活动中还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内容,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

二、体验数学的精彩

数学课堂是学生思考的天地,教师创设的一切机会都是要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只有这样,数学才能展示其精彩的一面。

片段:

师:我们用三颗珠子摆在数位表上,你说怎么摆呢?表示多少呢?

生:都摆在十位上,表示30。

生:都摆在个位上,表示3。

师:看来能摆出好几个数,先想想怎么摆能做到既不漏掉也不重复的全部摆出来呢?

师:要求摆一个写一个。

师:先同桌交流一下,我一共摆了几个数,分别是怎么摆的?比比谁的方法好?

生:(演示)先把3颗都摆在十位上,表示30;再移一颗到个位,表示21;再移一颗到个位,表示12;最后3颗都在个位上是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生:我们是先摆12,交换位置是21;摆一个3,再交换位置是30。

生:还可以这样摆:我是先把3颗珠子都放在个位,再一颗一颗的移过去。

师: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摆法?

生:我喜欢第一和第三中方法,这样一颗一颗移不会漏掉的。

生:我喜欢第二种摆法,只要交换位置就行了。

师:看来每一位小朋友心中都有适合自身的方法,摆出来都是4个数。

从独立操作到同桌交流,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从无序到有序,最后有了自身心中的最佳摆法,让认识活动与学生的认知需要发生了关联,培养了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能力与习惯。在这里,令学生们情绪高涨的,不只是学习数学的有趣,更多的是学习数学的精彩。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些新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的价值,展示了一个学生与数学交往和体验数学的过程。

三、体验数学的成功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们体验到的除了学习数学的精彩和有趣,还应该有作为一名学习者的成功的体验。“教育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成功。”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是促使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直接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学中,只有给孩子以尊严、鼓励、勇气、热情,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数学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小学生年龄小,渴望成功的心愿却更强烈。教师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要用激励性评价为学生的每一点成功给予表扬和肯定。因此,课堂上教师应毫不吝啬自己鼓励的眼神、赞许的话语,批改作业时尽量少一些令人生厌的“×”,可以写上“再算算”、“你离成功只差一步了!”这样的文字,或者给他一个难受的“哭脸娃娃”。聪明的孩子一定会从你的一言一行中体会到很多……其中尤其要更多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展现自己,教师也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使他们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体验性数学学习是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儿童发展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儿童能力形成的主要载体。杨振宁教授在中美学生的对比中谈到:“中国学生学得多,悟得少;美国学生学得少,却悟得多。这就是中国教育不出诺贝尔奖得者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将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给孩子更多的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就像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的那样“在做中学”,让孩子自己动手,自己体会,自己总结,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论文作者:王孝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论文_王孝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