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_青春期教育论文

青少年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_青春期教育论文

关于青春期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春期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开展青春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十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时至今日,有关理论问题尚有较大争议,某些问题仍不清晰。因此,笔者拟就有关问题作些探讨。

一、青春期的界定及其特征

“青春期”(Pubrety)一词来自于拉丁文“Puberfas”,表示“成熟年龄”或“具有生殖能力”之意,是就个体生殖器官功能的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现而言的。词义虽然清楚,但在划分标准方面,研究者们却各有自己的见解。在国外学术界,划分青春期的标准主要有四种:1.生理发育;2.种系演化;3.智力或思维;4.心理结构的特点。在青春期的具体年龄上,斯普安道(E·sprander)把青春期划分为女13—19岁,男14—22岁〔1〕。尽管在青春期的划分标准上各执一词,但形成共识的一点是,他们都认为青春期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的转变与过渡时期,是人发育中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和最重要的时期,年龄在10—20岁这个阶段之内。其基本特征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育和趋向成熟。

(一)性成熟

研究证实,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发育的迅猛时期,其发展的三个较大变化是:1.性发育日趋成熟;2.身体形态改变;3.各器官机能健全。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是性发育日趋成熟以及由此引起的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意识的形成。关于性成熟,女性以月经初潮为标志,男性以首次遗精为生理界标。这样,女性约在十二三岁至十五六岁开始并达到性成熟,男性则在十三四岁到十七八岁之间。日本的大西诚一郎认为“性的成熟,女生以初潮、男生以阴毛出现为标准。”〔2〕因为男性阴毛出现的年龄与女性初潮年龄大致相同,所以性成熟的年龄男女均被认为在十一二岁至十五六岁,实际上否定了女比男早熟1至2年的流行观点。

(二)性心理成熟

性心理的发展是指个体在青少年时期顺应自己性的生物学特点和性别的社会性特点的种种心理过程。在性生理成熟过程中,青少年逐渐意识到两性差别和两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待两性的态度和行为的规范,这就是通常说的性意识,对性意识的考察可准确地反映性心理的发展。性意识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1.盲目无知阶段(0—11岁左右),性意识的产生以幼儿对性别类型的掌握为基础,而真正的性意识则从儿童认识到两性的关系本质开始。2.朦胧的异性吸引阶段(11、12—13、14岁),对异性的好感和关心在此阶段表现为追求满足发展中的情感需要。3.追求性满足阶段(14、15岁左右),突出表现在此阶段性罪错率高于其它阶段和青少年手淫普遍。4.恋爱阶段(16—18岁)。

一般认为,性心理成熟应具备三个标志。1.性意识健康。包括对自身性征的认可,性观念正确,有关行为得当;2.性情感稳定。把握情感的发展,调节情感的冲动,追求情感升华;3.性适应良好。包括对自身性征的适应,异性交往适应,与社会规范要求适应〔3〕。

二、青春期教育辨析

“青春期教育”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个特殊概念。最初,它同青少年性教育、青春期性教育、青春期萌动教育、青春期道德教育等作为同一概念被广泛使用,但体现在研究者成果之中的这些概念其核心内容主要是性教育。多数研究者主张,在我国现有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以“青春期教育”代替世界上通常说的“性教育”,更符合我国实际;另一种意见认为,青春期教育不能等同于性教育,它是以性教育为核心的包括理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内的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它的许多方面都是性教育所不能涵盖的;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所谓青春期教育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即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青春期性道德、性观念的指导和培养。

笔者认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青春期教育都不能等同于性教育。青春期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而青春期教育则是在青少年发展至青春期这一特定阶段所进行的有关教育,它远非性教育所能穷尽。那么,如何准确、全面地认识青春期教育呢?我认为,必须先从青春期教育的内涵、依据,以及同性教育的关系等方面作一探讨。

(一)青春期教育的内涵

确定青春期教育的内涵,首先要研究它的范围和青春期的重要特征。从生理发展角度看,青春期是指人体从突然增长开始到生长基本停止这一时期,从心理发展角度看,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心理上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特征是:1.自我意识逐渐产生;2.独立性和成人感增强,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小大人”状态;3.“闭锁心理”明显出现,说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已开始质的飞跃〔5〕。可见,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发育最重要的阶段,是决定人一生的体格、素质、行为、性格和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可塑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我们不失时机地加以教育引导,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那么就为青少年整个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反之,则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综上所述,从总体上说,青春期教育是在青少年迈入青春期前后这一特定阶段根据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需要所进行的针对性教育,是包括人生观教育、人格教育、理想前途教育、道德法纪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教育。

(二)青春期教育与性教育

由于青春期的基本特征是青少年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育并趋向成熟,青春期教育是针对这一特征而展开的,研究青春期教育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性教育在青春期教育中的地位问题。

首先,性教育与青春期教育不可分割。前者的研究为后者奠定了基础。1.从逻辑关系上看,性教育是青春期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性教育,青春期教育就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2.从理论上看,青春期心理发展的许多特点都与性生理有关,如性意识的产生,是性生理发展的必然结果;3.从实践上看,性既是青少年自身生理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使得人们格外重视性教育的研究。

其次,性教育又不能代替青春期教育,二者在逻辑上只是一种隶属关系,性教育只是青春期教育的一部分,而决非全部。更重要的是,性教育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范畴,它并不能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6〕。

由此,我们认为,性教育在青春期教育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著名医学专家吴阶平所说:没有青春期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青春期教育中性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如果不把性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青春期教育就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7〕。但性教育绝不是青春期教育的全部,它不能也不可能代替青春期教育。

(三)青春期教育与相关教育

青春期教育要解决的是青少年在青春期的特殊矛盾,从总体上说其内容既要符合教育总目标之要求,又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必须与相关教育结合构成完整的体系。青春期教育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如人生观教育、人格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但它并不是包罗万象的集合体,也不是条块分割之内容的联合体。如青春期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囊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内容,它与相关教育内容互有交叉,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构成的完整体系方能折射出青春期教育的内涵和特色。

三、性教育

性教育是青春期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不研究性教育,青春期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明确性教育与青春期教育的关系后,有必要对性教育进行深入探讨。

(一)什么是性教育

性与人类的繁衍、种族的延续息息相关,性的问题虽然伴随着人类的历史发展至今,但性知识被排斥在人类知识体系之外。人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在盲目的性崇拜和性无知中写下其自身历史的。

从性教育的发展历史看,起初它是针对青少年在性方面暴露出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只被理解为关于性的卫生知识的教育。性教育在被官方正式承认之前,仅仅表现为某些知识分子利用书刊介绍科学的性知识,但受到官方极不公正对待,而且多数民众也持反对态度。60年代西方兴起的性解放运动冲破了传统的性伦理观念,其对青少年的直接影响是导致大量的婚前性行为、性罪错。由此,性教育受到空前重视,性知识的公开传播得到官方许可,民众对此持开放态度。但此时的教育具有浓重的劝说色彩,仍有初期“防范教育”、“纯德教育”的明显痕迹。多数人认为性教育的目的,在于让青少年了解性知识,学会保护自己,保卫贞操。如在日本,直到1970年才开始用“性教育”这一术语代替原先的“纯洁教育”一词。

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教育下一代的需要,性教育逐渐被赋予更广泛、深刻的内容。尽管性教育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受非难的领域,但作为青春期教育的核心内容,与伦理学、卫生学、心理学、美学等发生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人们认识到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不仅要考虑到其生物性特点的需要,传授给他们科学的性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作出准备,在青少年性成熟和社会成熟延迟的矛盾日趋尖锐的当今社会,性道德教育尤为关键。因此,性教育可描述为:在青少年不断成熟(生理成熟、心理成熟、社会成熟)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的有关性知识、性道德的教育。

(二)性教育的目的

第一,培养青少年懂得性知识及变化规律,形成正确的性观念;第二,培养青少年懂得性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关系,以性道德规范个人行为。第三,培养青少年具备与异性建立高尚关系的态度、能力,加速其社会成熟进程。性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性的知识,更重要的在于让他们理解性的本质特征及社会功能,培养他们对于爱情、婚姻、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正确同异性交往,缩短其社会成熟的进程。性教育的主要意义就在于此。第四,预防、纠正不良习惯,防止发生性罪错。

(三)学校在性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关,在性教育中无疑应起主导作用。在学校进行性教育必须解决两个问题:性教育课程设置,性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性教育是否有必要单独设置课程,在我国有较大的争议。笔者认为,尽管生理、生物等有关课程内容中有生殖、人体器官的机能等内容,但这些零散的知识无法代替系统的性教育。要达到教育目的,必须把性教育正式纳入学校教育系统,设置独立的课程,编制适合青少年的教材。建设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是性教育成功的关键。由于目前的工作多属实验阶段,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低下,专业不熟,基础理论较差等问题,远不能适应教育需要。从长远看,必须着手培养一批专职教师,建设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

(四)性教育的内容

性教育的内容,总起来说有三大部分:性知识、两性的地位和作用、性道德。

1.性知识

性知识由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组成。

2.两性的地位和作用

提起性,人们自然会想到现实中的男性和女性,也不难想到两性的作用、地位问题,更不会忘记两性的关系问题。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各不相同,两性的地位和作用历来有较大差异。时至今日,人们普遍认为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两性的地位完全平等,其作用同等重要。但由于生理上不可改变的差异,男女表现出不同的社会特征,如不同的装束、职业、行为特征,以及其他许多与文化有关的活动和特征等。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因此,两性对社会的作用就必然有所不同。对中学生来说,重要的是使他们形成不同的性别特征和行为规范。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大体包括:性在人类发展中重要意义;两性的地位和作用;性别角色及其社会规范。

3.性道德

“在人类社会里,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里面,性教育不可能是生理上的教育。”〔8〕性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念,使自己在性问题上的行为高尚起来。

性道德教育大体有以下内容:正确对待异性的生理变化;正确对待异性交往、异性交往的道德规范;男女相互尊重、关心、爱护;友谊与爱情、恋爱道德;增强法制观念、抵制恶劣影响等。性道德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正常的异性交往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正常健康的异性交往,不是表面上的互相接近,而是心理上的相容、理解和关心、体贴。要让学生在异性交往中学会交流思想和感情,区分友谊与爱情,形成高尚的性道德。

(五)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性教育的成效如何,还在于能否采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人们普遍认为,在学校实施性教育,开设性教育课程是最为有效的措施。

1.课堂讲授

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讲授有关知识,是性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课堂气氛比较严肃,把性的内容作为科学的知识讲授,有利于打破性的神秘。课堂讲授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便于学生把握知识。授课时,要针对不同内容和学生的不同年龄,采取多种形式,在既严肃又活跃的气氛下进行。内容既要讲得清楚、透彻,又要防止滥讲性知识的倾向,也不可含糊其辞、遮遮掩掩。

2.指导阅读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专著、科普读物等,可使学生从中受益。在人们对性的忌讳仍为普遍的情况下,可免去许多难堪和尴尬,不失为较好的途径和方法。

3.个别指导

由于课堂讲授不可能面面俱到,书刊杂志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因此,针对青少年的特点适时作出个别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女孩月经前告诉她们该做哪些准备,如何保持情绪稳定,预测下次行经日期,有计划地替她们安排活动。

4.专题讲座

一般做法是选择有普遍意义的内容作为一个专题在相应的年龄组进行。有时男女混合进行,有时男女分开进行。举办专题讲座要切合实际,时机适当,注重针对性。如高年级学生恋爱现象突出时,可举办爱情系列讲座:“什么是爱情”、“友谊与爱情”等。

5.咨询

一般分为口头咨询、通讯咨询、门诊咨询等形式。口头咨询是学校设咨询信箱,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普遍性问题统一解答,个别问题当面解疑。通讯咨询应由专设机构对所提问题在报刊、广播、电视中给予解答或回函答复。咨询门诊是为解决青少年问题专设的综合机构。对前来咨询的青少年给予解答、指导和提供帮助。

另外,召开座谈会、办黑板报、利用电化手段等,也是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性教育还要同家庭、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以取得最佳效果。

注释:

〔1〕姚佩宽等:《当代青春期教育研究》第24—26页, 第123 —132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2〕[日]大西诚一郎:《初中生的心理与教育》第212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3〕李鹰:“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载《山东师大学报》 1995年第1期。

〔5〕〔6〕蒋有慧:“青春期教育问题辨析”, 载《教育研究》1989年第8期。

〔7〕见《中国教育报》1988年12月13日。

〔8〕马卡连柯:《父母必读》,第27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

标签:;  ;  ;  ;  ;  

青少年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_青春期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