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时代高校网络德育文化建设论文

论微时代高校网络德育文化建设论文

论微时代高校网络德育文化建设

张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江苏 无锡)

摘 要: 高校在微时代进行网络德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微时代的高校网络德育环境建设遭遇网络全球化、自主性、虚拟化等多方面的挑战。高校的网络德育文化建设要强化网络价值导向,构建网络德育平台,提升个体慎独意识,凸显网络责任担当,促进学生成才成人。

关键词: 微时代;高校德育;网络文化

世界著名的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指出,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都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1]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服务业的突飞猛进,尤其是近年来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和智能终端等的异军突起和快速发展,微媒介生态环境与符号系统成为新的时代特征,已经对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昭示着“微时代”的到来。[2]微时代冲击着高校网络德育文化环境,并形成诸多挑战,高校在利用微时代给德育带来契机的同时,要应对挑战,创新网络德育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高河和杨年丰同时愣住了。 杨年丰狠狠地瞪了杨年喜一眼,杨年喜撇了撇嘴,拿起桌上的筷子,随手夹起菜填进嘴里嚼了起来。

一 微时代网络德育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高校在微时代进行网络德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和高校网络德育文化建设,他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4]强调要加快现代网信技术研发,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2018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2019年 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可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影响,特别是在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发展的契机,合理应对新媒体发展对高校德育文化建设的挑战,提升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因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自媒体的发展,高校的德育环境在空间上深入拓展,生活上立体覆盖,高校的德育环境在交融化发展中进行纵深渗透,在供给侧挑战着传统德育理念和德育方式;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他们是在微时代生活成长下的“数字原住民”,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均收到互联网和自媒体的严重影响,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所以,加强高校网络德育文化建设已时不我待。

二 微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在微时代,网络的虚拟化往往使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和要求去建构一个为我世界,凸显人的主体力量,高扬人的自为性,彰显着人本主义。这会对传统德育造成前所未有的网络挑战。

(一)网络全球化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

微时代使世界真正成了“地球村”,开放性的网络世界为各种文化的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媒介,庞大的信息洪流也加剧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冲淡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舆论话语权,冲击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这种因经济全球化追求的同质化,不断消解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以及随之兴起的消费主义浪潮使虚无主义呈现抬头的趋势。处于‘地球村’中的每个国家因受来自世界各地各种外在因素的冲击,传统的民族国家维系其国家凝聚力的纽带——政治权威、政治价值及文化、意识形态逐步被削弱。”[5]同时,微时代显现价值多样化,西方的诸如民族主义、拜物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思潮,冲撞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和现阶段的发展价值认同。“虽然每个国家都有体现和彰显本国独特气质的专属文化精神,散发出非凡的精神动力和普遍价值,但文化多元化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地方性知识’,传统价值被解构和颠覆,地方性被消解。就表象而言,世界成为地球村,‘四海可以为家’,个体的体验场域及生存空间得到极大扩展;可实际上从深层次看,原有的精神桥梁遭受致命撞击,精神纽带遭遇断裂,导致‘文化失根’,人们的心灵‘无家可归’现象由此产生。”[6]在高校的明显表现就是冲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微时代不仅是一种技术范式的转变,更是一种新的文化范式。这种文化范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改变着传统面对面的交往行为,形成一种表面上的人—机之间的虚幻世界,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起个网名,在博客或朋友圈中“晒下”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互联网+交友”找个人发发牢骚,或者通过暴力游戏或色情网站寻找下刺激,来填补下来自虚幻世界的空虚……,他们认为,在网络世界就是我的一人世界,就可以毫无忌惮,为所欲为。长期独处于这样的虚拟世界,必然使他们远离现实生活且难以适应现实的生活世界。虚拟的世界是单一抽象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是复杂具体的,现实生活中要面对不同的人和事,现实中的人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富有个性和情感特征,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当前很多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社会适应能力差、社会德性较低不能说与此无关。并且,微时代的人们淡化社会共同体意识,个体主体性意识比较强。人们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往往被碎片化、原子化,在缺乏自然与社会生态共生意识的情况下,个体化的网络活动难免不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负能量。当他们对网络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强时,必然就与自然、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少,无意中在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已由网络架起了一道鸿沟,缺乏必要的社会亲和力。

(二)网络自主性对个体自律性的僭越

高校不能把微时代看作洪水猛兽,而是要充分利用,构建网络德育平台。首先,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队伍建设,开辟网络德育新天地。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理论传播,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其次,德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上重理论灌输而形成的单向教育模式,着力进行教育角色的转换,构建自由、平等、双向的新德育理念,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与网络德育共成长。信息大师尼葛洛庞蒂早就指出:“信息社会,最大的鸿沟横亘在两代人之间,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的信息资源时,需要努力学习、迎头赶上的是成年人,对教育者来说,更是如此”[8]。只有投身到微时代中,充分利用“慕课”、“微课”教学,努力开发翻转课程,创造出更多更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产品,高效利用自媒体的德育功能,牢牢把握网络话语权,努力通过网络文化“传播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根基和文化价值认同。

微时代改善着人们的生活,但又会使人在对网络技术工具性的追求中遮蔽价值关怀。这是由于对网络生产工具性与社会价值性的矛盾认识使然,也就是工具价值彰显,道德价值式微。首先,网络技术本身是为人类服务的现代技术工具,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这种工具已被异化,“座架”于人,并因人对其信息的过于依赖而奴役了人;其次,人们在微时代过于对其工具理性的追求,算计着由此所能带来的种种好处,所以在网络使用中因贪图小便宜而遭遇网络诈骗也就不足为怪;最后,由于人们过于对其现实性的工具价值的追求,缺乏通过网络来彰显个体的人格魅力和传递社会正能量,缺乏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态伦理的关怀,并在对网络信息不加筛选和分辨中随性从众,缺乏本应具备的“正义”“平等”等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关怀意识。

(三)网络虚拟化对现实生活的疏远

学习一直在继续,沟通的能力也在学习中有所提高,希望自己能把在哈佛管理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更多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学有所用。

(四)在对网络工具性追求中忘却价值关怀

多种重金属在土壤中会发生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这种综合作用会影响土壤的质量,其影响程度可以用RI来表征。RI体现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对生态影响的相对贡献比例,可以综合反映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和对土壤的潜在生态危害。土壤中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性评价结果见表8、图3。9个样品中有8个样品的RI值介于150~300之间,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中,一个样品RI值超过300,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重。总体来看,该农田潜在生态风险较高,主要是Cd和U所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而其他元素基本没有给农田带来潜在的生态风险。

三 微时代高校德育建设举措

在微时代,强化网络价值导向作用是高校网络德育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高校的德育中,要不断加强学生对互联网的价值认知教育,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否则,随着社会上“低头族”越来越多,重则会引发人身伤害事件,令人悲痛,轻则会在网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消磨人的意志,吞噬人的精神世界等,所以有人把网络说成是“精神鸦片”毫不过分。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这样的技术因为它的专制以所向无不披靡之势渗透、侵蚀、感染、强暴到人的生理、心理等各个领域,它不再仅仅是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工具或手段的面目出现,而是反客为主,升腾为以自身为目的、以人为实现其目的的手段的自满自足的‘自我’”[7]。但这种形象如果只是通过外在约束,其效果微乎其微,只有通过价值引导,让学生对网络有个正确认识,才能提高自己的自觉意识。首先,在价值导向中加强网络伦理教育,使他们意识到网络“互主体”的主体间性的存在,学会尊重网络他者,恪守网络伦理,优化网络生态,净化网络环境;其次,提升个体的网络价值。个体的网络价值是指个体的网络感染力和网络魅力。个体在微时代要本着尊重、诚信、仁义等道德要求,发挥个体正能量,营造优良的网络氛围;最后,发挥网络社会价值,学生个体要积极参与校园微直播、微电影、微调查、微发布等实践活动。大学生要敢于做微时代的先锋,通过网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网络话语权,传递社会正能量。

(一)强化网络价值导向

针对微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网络挑战,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积极应对。高校的网络德育文化建设要强化网络价值导向,构建网络德育平台,提升个体慎独意识,凸显网络责任担当,促进学生成才成人。

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然而在田野乡间,妇女们仍然传承并发展着绣花鞋垫这种古老的民间手工艺。传统绣花鞋垫不仅走出乡间,成为民俗民艺展销会上的亮点,而且也成为乡亲们创收致富的一种文化产业。当前,如何保持其实用性与观赏性,延续其民俗文化心态的稳定特征,是土家族绣花鞋垫得以传承与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构建网络德育平台

微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莫大的便利,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校,“宿舍宅人”和“低头族”等随处可见,并且具有势不可挡之势。他们在课余时间,宅在宿舍,进行网络冲浪——网上购物、看视屏、网上聊天、打游戏等。但是,由于网上信息的良莠不齐,网上交友的善恶难分,暴力、色情网站的鱼目混珠,网络游戏的等级诱惑等,对大学生的自律行为产生强力挑战,致使他们乏于室外活动,困于校园实践,懒于知识学习。他们走在路上是“低头族”,在教室学习时,甚至也时不时地打开手机。笔者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在高校较为普遍,有些高校采取了课堂“手机袋”行动,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必须把手机集中放置到手机袋中,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强迫性地改善了学生的网络依赖行为,但治标不治本,学生网络依赖依然严重。

(三)提升个体慎独意识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慎独”,在微时代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因为人们总是“宅”在自己的一片空间中进行网络冲浪,或者是面对自媒体进行移动互联,往往都是一个人对着机器在“自言自语”,飘飘然似乎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独处于自己的原子化的生活模式。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但同时也有垃圾信息、网络色情和暴力等,对大学生具有无限的网络诱惑。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德性教育,培养他们的慎独意识,真正在微时代做到“繁杂中追求有序,虚拟中追求自律”,共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空间,共创绿色健康的上网环境。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自身修养,做到洁身自爱,自尊自重,远离网络色情和暴力游戏等;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和审美与艺术欣赏能力,不贪图小利,识别网络诈骗,进行网络艺术欣赏,提高生活情趣;最后,在微时代要善于辨别是非,礼貌待人,在提升自身交往能力中“择良木而栖”,维护自身形象。总之,高校要把慎独教育作为微时代的一项重要德育任务来抓。

(四)凸显网络责任担当

人们通常认为网络是个虚拟世界,可以随意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在微时代生活中,人们通过网络中介进行人际交往,最终还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之间生活交往关系,所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种道德行为规范不是在这里式微了,而是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在互联网购物中,不仅需要谨慎认真的态度,还需要客观公正的评价,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互联网交通中,更要做到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基本劳动;在互联网交友中,要做到彬彬有礼,遵守基本的道义等。显然,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网络责任意识,高校要把大学生的网络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做到在网络世界中有责任,有担当;要让他们在微时代能充分认识到这一切都不是“我”一个人的活动,而是一个社会系统,是一个网络生态。所以每一个基本的社会网络活动都要规范,符合社会公德,因为这本身就体现出一个人的社会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也体现出一个人的网络存在价值和社会存在意义。

注释

① [一般来说,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所表现出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思辨反应能力。参见余越.自媒体环境下青年意见表达的形态、特征及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6,(1).

参考文献

[1]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0.

[2] 刘继强.微时代大学生网络德育教育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7.

[3]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

[5] 斯琴格日乐.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1(04):22-26.

[6] 陈清.论多元文化场景中的道德价值认同[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02):24-28.

[7] 参见刘魁.从富强到正义——现代性重建与中国现代化的价值取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30.

[8] 周可卫.互联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0(03):93-95.

On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Micro Era

ZHANG Yi
(BinJiang College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Wuxi,China)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nstruct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culture in the micro era,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micro era is confronted with many challenges such as network globalization, autonomy and virtual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network value orientation, build the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platform, enhance th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of self-restraint, highlight the network responsibility, and in this way to lend to them success and make them become virtue man.

Key words: The micro era;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Network culture

本文引用格式: 张毅.论微时代高校网络德育文化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9,6(79):225-227.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9.080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校辅导员研究会专项研究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基于习近平文化创新思维的视角”(17FYHLX020);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项)“新时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困境与出路”(2017SJBFDY50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2018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项目“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bjsz201802)。

作者简介: 张毅,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标签:;  ;  ;  ;  

论微时代高校网络德育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