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的诊疗进展论文_许文锋1,张贵强2,刘娴1,张宝丹1

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的诊疗进展论文_许文锋1,张贵强2,刘娴1,张宝丹1

(1.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人医院 广西南宁 530021;

2.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在众多临床救治病例中,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也算是相对常见的了,此种病症在经过确诊治疗,分析中毒原因并将其有效消除,或是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将毒素减少,患者的病情就可以明显好转甚至康复。但是由于大部分患者在病症前期都没有明显的发病特征,因此无法有针对性进行准确的临床检查和治疗,大大增加了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救治难度。本文就这一疾病展开分析,争取在不断实践临床诊疗中总结出周围神经损伤的中毒原因和发病特征,以便逐渐提高治疗水平降低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发病率。

关键词:中毒;周围神经损伤;诊疗进展

引言:

人们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享受到很多便利,但同时也使得所处生活环境,接触到的药剂和生产物品等愈发复杂,存在各种隐患。包括职业特征、生活环境、药物污染、以及其他因素,很容易引发中毒性疾病的发生,特别是近些年来,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病例逐渐增多,为医学诊疗的整体发展带来了挑战。需要从医工作人员对历年国内外病例材料深入研究,尽可能在最最短的临床诊断中,明确患者的病因和毒性强弱,及时利用合适的治疗手段提高救治效率,避免病人遭受更多的痛苦。

一、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中毒病因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接触的很多物质都是具有神经毒性,因此也就很容易诱发的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其中较为常见的诱病因素,像是一些中肿瘤患者服用的化疗类药物,某些特定职业工人接触的醇类和重金属,生产车间和部分农民使用的有磷农药,环保绿化部门杀虫工具有机氯杀虫剂,还有一些在食物和其他途径中摄取的CS2、C2H3Cl、C2H4O、C3H5NO等有毒物质,以及甲硝唑和胺碘酮等治疗药剂。以上的种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可能引起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针对这些明确知道毒素根源,有明显临床特征的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可以利用检测血液尿液中的毒素,或是检查的神经电生理结果为,为病患做进一步的诊疗。

二、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的诊疗过程

在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只有少部分明确知道中毒原因,且有明显的病症,而大部分的病人在患病时并没有特异性的表现,这也就在无形中加大了诊断难度和准确度。因此为了对疑似周围神经损伤中毒的患者做进一步明确诊疗,就需要严格参照诊疗过程和注意事项,诊断出准确的发病原因。

首先,确诊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必须先检查周围神经是否真的有损伤,这一环节是此种疾病诊疗的先决条件,也是明确诊断的基本要素。

其次,观察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是否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表现,若不明显,可以采用电生理检查手段,用以确定患者周围神经损伤部位,中毒特性和深浅程度,以及周围神经轴索是否存在逆行性损害。

再次,如果能够确诊病人所患是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就可以利用完整全面的病历病史资料,进一步研究出患者发病的潜在毒因或环境,方便后续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对症下药。

接下来,根据以上的数据资料和诊断报告,分析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接触毒物的数量,以及有毒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对患者的影响。为下一步临床诊疗提供更精确的凭据。

最后,还需要对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做更深刻详细的判断和鉴别,要全面检查病患的病症指标,不能仅重视患者的周围神经损伤,而忽略其他系统中存在的发病特性,例如长斑、脱发、肢体麻木等现象。这些相对特异性的病症更要因为医生的注意,避免发生其他的医疗意外和病情加重。

三、周围神经损伤中毒患者病症表现

(一)轴索型周围神经损伤

诱发这一类型神经损伤的有毒物质有很多,常见的主要有上述提到的有机磷农药、呋喃妥因、以及其他物质中包含的呋喃妥因、氨苯砜等。在临床鉴别中经常与急性轴索周围神经中毒,代谢性的卟啉病,以及恶性肿瘤导致的神经损伤对比诊断,提高医疗诊断的精确性和整体水平。

以有磷农药为例,可以导致人体乙酰胆碱酯酶失去自有的活性,中毒表现为的虚汗和一些分泌物增多,四肢酸软无力,瞳孔缩小等。而且当有机磷达到一定量后,会对红细胞胆碱酯酶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大约两三周后发展为周围神经损伤,诱发迟发性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二)髓鞘轴索周围神经损伤

此类型的中毒性神经病,通常以砷中毒为主,十天内临床病症表现为呼吸困难,四肢及面部瘫痪。而急性的重度表现更为迅猛,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就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脱皮,指甲上出现横纹,也是人们常说的米氏线。同时会有肝功能受损、红细胞减少、脑脊液中蛋白不断升高的现象,这也就明显表示神经损伤患者的脑脊液屏障遭到了破坏,亟需对患者重金属血液尿液常规检测。

(三)感觉神经中毒性受损

肿瘤患者每天都在增加,化疗药品是治疗肿瘤的有效途径,但是其中包含的甲硝唑、铊、沙利度胺等药剂,非常容易导致患者的中毒性神经损伤。以酒精中毒为例,此类慢性中毒会导致人体代谢减缓,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形成感觉神经中毒性受损,肌电图显示这类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会延缓四肢末端感觉神经的灵敏度,也就是患者会出现行动缓慢,反应迟钝的现状。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基本分为两大类,一是轴索神经病,另一种是髓鞘神经病。其中轴索类的慢性中毒神经受损,轴索异常主要发生在神经纤维的末端和背部中枢神经节末端,容易受到有毒物质的感染和入侵。置于髓鞘神经病,相对少见一点,主要发病原因是血细胞受损导致髓鞘发生异常,部分髓鞘脱节,进而导致周围神经受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来看,两种神经损伤都不是单独发病的,多以并存的形式出现。

四、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治疗进展

目前阶段诊疗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神经电生理检查,其主要是以肌电图为核心基础,SCV、MCV的检测,以及肌电图的详细报告为大内容的诊疗手段。对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诊断,确定患者的病变生理特征,轴索、脊髓离子通道等是否异常,基本算的上是衡量患者周围神经的标准。并且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种类繁多,可以通过肌电图结果进行初步的简单分类,以提高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的诊疗效率。

EMG疗法既能够为周围神经损伤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还能够有效缓解由于受损神经导致的无力和萎缩,以及其他部位并发症的问题,是周围神经受损截瘫、鉴别关节疼痛,运动障碍的良好基础。ENMG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周围神经受损患者潜在的隐患,并明确神经受损的精准位置,便于后续有针对性的诊疗。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检测结果,对神经对对应控制的肌肉深入分析,得出各部位神经的受损程度和恶化速度,及时做好下一步的预防工作。

结合实际数据,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病情深浅,跟接触有毒物质时间长短和毒性浓度,以及临床诊疗准确性和提前干预工作的到位与否,有着很大且直接的关系。如果患者在良好的防御措施下,短期内不会出现中毒性周围神经受损,而且及时的就诊和检查是此类疾病患者的有力保障,须予以足够的重视,由此可见肌电图检查对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的诊疗进展,是具有必要性且起到促进作用的。

五、神经受损患者在诊疗后的养护

将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结合实际病情,以及工作环境和社会因素,去除病因,防止病情的再度恶化。针对不同患者合理选择解毒疗法、神经营养治疗,对症下药,必要时可服用阿托品、乙酰胺、血红蛋白血症解毒剂等药品,急性中毒的患者,在解毒的基础上还要保护好病人的肾脏。诊疗后期的恢复过程,补充神经营养、及时复诊理疗也是很重要的,康复的患者要根据病因避免过度暴露在有毒环境中,从根本上杜绝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疾病的发生。

结束语:

总之,随着近些年中毒性周围神经受损病例的不断增加,已经充分引起临床诊疗的着重关注,并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诊疗进展。不仅需要对此病症患者及时诊断治疗,还要帮助病人做好前期的干预和后期养护工作,切实防止中毒性周围神经受损的进一步恶化。

参考文献

[1]孙彬彬,樊双义.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的诊疗进展[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24(11):720-722.

[2] Liu qiang,liu qingjun,yu tao,et 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nerve growth factor 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in rats with 2,5-adipone poisoning [J].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2015,19(1):39-43.

[3]孙彬彬,黄旭升.汞及其化合物致周围神经损伤研究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1):65-67.

[4]杨俊林,王清华,王增金,等.蛋白酶体活性升高在1-BP致大鼠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4(4):78-83.[5] Song xiangrong,zhao na,zhou zhiyang,et al. Study on the expression of ephedrine in peripheral blood erythrocytes of workers exposed to occupational n-hexane [J]. Radiation health,China,2017,26(4):482-485.

[6]谭振,王光林.骨盆骨折后环损伤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8(5):655-660.

[7]张建辉,丁大连,孙虹,等.百草枯的全身毒性及特异性耳毒性作用[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7,15(4):481-488.

[8]全琦,苌彪,刘若西,等. 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新型修补材料的应用研究与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6):962-968.

[9]苌彪,全琦,孙逊,等.周围神经损伤后瓦勒氏变性及神经导管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10):1596-1603.

[10]Leng ao,liu peng,dong minghui,et al. Development of nerve bundle membrane cells and their role i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repair [J]. Journal of anatomy,2018(1):88-90.

[11]常景建,CHANGJingjian.超声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7,33(11):1720-1723.

[12]陈蕾,刘俊,辛林伟.过氧化氢溶液在清创过程中冲洗时间的长短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30(2):145-148.

[13]李海波,张析哲,周琪,等.舒芬太尼对小鼠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3):294-297.

[14] Xiong le,zhang qian,shen ruowu,et al. Effects of lipopolysaccharide intervention on valerian degeneration after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in rats [J].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imals,2017,25(2):211-217.

[15]许明.职业性慢性砷化物中毒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8(1):56-59.

[16]李晓凤,达春和,孙德兴.150例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伴腹绞痛患者周围神经损害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7(2):110-111.

[17]付晓雪.益气通痹中药合四物汤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NF-κB及TNF-α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9):2071-2073.

[18]毛丽君,赵金垣,徐希娴,等.急性丙烯酰胺中毒的临床特点[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7(1):58-60.

[19]张春媚,赵忠岩,姜南,等.急性有机磷中毒后胆碱酯酶恢复速度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9):1575-1577.

[20]刘星亮,岳秉宏,范磊,等.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周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研究[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25(10):641-645.

论文作者:许文锋1,张贵强2,刘娴1,张宝丹1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的诊疗进展论文_许文锋1,张贵强2,刘娴1,张宝丹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