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苏艳春

地铁隧道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苏艳春

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13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亦掀起了新的高潮,其中地铁的建设得到很大发展。由于地铁施工多位于市区比较繁华的地区,尤其是在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中心地区,开挖施工将对其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严重的会导致地下管线因变形过大而破坏,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是在施工前要能正确的预测管线的受力和变形,然后综合考虑管线的使用功能、埋设年代、材质构造、接头型式等诸因素,借助已有的控制标准对管线的安全性作出评价。

关键词:地铁隧道;施工;灌浆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隧道工程越来越成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地铁隧道工程是一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的大型土木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地铁隧道工程具有隐蔽性、地质环境的不确定性、施工技术复杂性等特点,这势必造成工程在施工期内的风险数量多、种类复杂,甚至出现事故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根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以来世界主要地铁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塌方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亿美元。

1.管线变形机理和预测方法

1.1解析法

Attewell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模型提出隧道施工对管线影响的研究方法。根据管线位置与隧道掘进方向的不同,分别计算了管线垂直与平行隧道掘进方向时管线的弯曲应力与接头转角,同时分析了大直径与小直径管线在地层运动下不同的反应性状,提出了基于弹性地基理论研究的实际应用可行性,并给出了管线设计方法,是较早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1.2数值模拟法

随着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在工程和理论研究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能够较好地考虑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与管线的相互作用,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李大勇、龚晓南、张土乔考虑了基坑围护结构、土体与地下管线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地下管线、土体以及基坑围护结构为一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注浆加固、加固方位等对管线保护措施的影响规律;应用Singhal柔性接口中密封橡胶圈产生的拉拔力、弯矩及扭矩,研究了基坑工程中邻近柔性接口地下管线的受力与变形,得出了管道柔性接口的拉拔力P,并且归纳了地下管线的安全性判别方法及地下管线的工程监测和保护措施。

2.地铁隧道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对策

2.1加强准备工作

地铁隧道的施工难度较高,灌浆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在准备工作上保持

完善。第一,灌浆技术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技术培训,确保在灌浆操作过程中,能够得到预期效果,减少固有的缺失和不足。第二,在灌浆设备的准备上,应坚持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来完成,不能在该方面存在任何的缺失和不足。第三,灌浆工作方案的编制,必须结合地铁隧道施工的特殊条件来操作,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要在每一项工作的开展上,都保持足够的科学内容。第四,灌浆技术的管理,需要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完成,促使地铁隧道施工,与灌浆技术的应用,互相保持在匹配状态。第五,对于灌浆技术的材料选购,要坚持在市场上,开展不同厂家的对比分析,选择成熟度较高的材料来完成,加强对创新材料的合理把控。第六,灌浆技术的实施过程中,要求进行详细的记录,将所有的工作和相关指标、数据等,都积极的记录、分析,避免在后续的工作中,造成无据可依的现象,提高灌浆技术的可靠性。

2.2有效开展灌浆实验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灌浆技术经过了长时间的研究和优化,自身的很多内容都能够表现为良性循环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是,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遭遇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为了在灌浆技术的实施效果上进一步的提升,我们应坚持在灌浆实验上积极的落实,要对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做到有据可依的状态,这样才能对今后的长久发展,不断的提供更多的肯定,做出更大的积极贡献。在灌浆试验中获取相关的数据,开展数据比对工作确定其合理性等。例如,在进行灌浆施工之前,要充分做好灌浆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灌浆孔距的调节,以及对扩散半径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等等,因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标准,这就需要通过进行灌浆试验来获取所需要的诸多数据资源等,进而更好的指导灌浆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通过在灌浆实验方面有效的落实,能够在相关的数据、信息上,保持高度的明确,在相关问题的处理过程中,也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日后应继续坚持在灌浆实验方面积极的落实。

2.3有效开展灌浆技术的操作

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对于灌浆技术的应用,虽然在前景方面以及理论化方面,都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我们想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必须有效开展灌浆技术的操作,该项技术在很多方面,都会对整体上的工作进步,造成特别大的影响,不能由此出现严重的缺失和不足。灌浆技术在操作过程中,有很多的严格要求,技术人员不能过分依赖自身的经验判断。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流程中的施工工艺加以合理的控制。对于钻头的选择可以采用89mm钻头进行钻孔,当钻头开始工作进入到粘性土时,需要对孔壁进行相关的额保护工作,可以借助导管把孔壁护住,然后可以使用捞砂筒进行取砂成孔。此外还要进行搅拌工作,向搅拌桨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在将其搅拌的较为均匀时,加入定量的水泥继续进行搅拌工作,大约五分钟左右之后再进行相应的过滤工作。通过在灌浆技术上做出科学操作,能够最大限度的改善固有的不足,对于多方面的工作进展,提供较多的肯定,创造的价值是非常突出的。

2.4加强灌浆技术的评定、分析

经过前几项工作的实施,灌浆技术在地铁隧道施工方面的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很多方面的内容,都没有展现为恶性循环的状态,整体上的工作价值获得了较高的创造。建议在今后的灌浆技术应用中,必须进一步的开展评定、分析工作。第一,要对地铁隧道施工特点做出深入的把控,将灌浆技术操作方案的匹配程度提升,阶段性的分析灌浆技术获得的指标和质量,是否符合预期要求,发现任何问题都必须及时处理,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技术当中的隐患,努力提高灌浆技术的应用效果。第二,在灌浆技术的评定和分析过程中,应坚持从多个角度来出发。对于技术的操作评定,不能按照单一的指标来完成,应坚持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推动各项工作的综合进步。

总结:本文对地铁隧道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展开讨论,现阶段的工作开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灌浆技术的掌握水平上较高。日后,应继续在灌浆技术方面保持深入研究,不断的提高技术的可靠性、可行性。与此同时,要努力健全地铁隧道施工的体系,推动地方建设的综合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志平,黄学龙.盾构隧道施工对其下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6,9(05):50-57.

[2]王俊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地铁隧道施工风险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6,18(01):61-64.

[3]张立茂,张青英,吴贤国,曹靖,刘梦洁,仲景冰.地铁隧道施工盾构刀盘失效风险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24(07):81-87.

[4]王振飞,张成平,王剑晨,于富才,苏洁.新建地铁车站近距离上穿既有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案的选择[J].中国铁道科学,2013,34(05):63-69.

[5]张国军,李宏男.大连地铁隧道施工风险评估[J].铁道建筑,2012(10):47-49.

[6]蒋宗鑫,傅志峰,唐检军,陈建平.基于地质信息的地铁隧道施工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1(10):30-34.

论文作者:苏艳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4

标签:;  ;  ;  ;  ;  ;  ;  ;  

地铁隧道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苏艳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