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高颖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总医院检验科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尿沉渣及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50例患者,每人取两份尿液样本,采用尿常规(12项尿液分析)加沉渣,进行尿常规、尿沉渣检测,分析对比两种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结果的阴性率与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尿常规检验与尿沉渣检验结果;红细胞符合率96.67%,白细胞符合率94.00%,尿蛋白符合率95.33%,符合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及尿常规检查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尿液检验中应结合两种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可有效地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尿沉渣;尿常规;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080-01

尿液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是传统检查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准确性高,但步骤繁琐;现目前,临床尿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尿常规检验能方便、高效进行尿液检查,但尿常规检查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影响检验结果[1]。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50例患者的尿液样本分析检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50例患者,其中男性85例,女性65例,年龄5~76岁,平均年龄(40.5±35.5)岁。本组150例患者,每人收集两份尿液样本,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检查,进行尿沉渣检查设为尿沉渣组,进行尿常规检查设为尿常规组,两组尿液标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均选取晨起尿液及时送检:(1)尿沉渣组,离心尿沉渣镜检实验,新鲜尿液10ml于离心管中1500r/min离心5分钟,待离心机停止后,取出离心管,弃去上清液,留下0.2ml沉渣,轻摇离心管,使尿沉渣有形成分充分混匀。用一次性吸管加在计数板上,置于镜下观察,采用低倍镜及高倍镜分别观察记录白细胞、红细胞、管型。(2)尿常规组,将新鲜尿液混匀,采用长春迪瑞的H-800和FUS200尿液分析仪进行尿常规(12项尿液分析)加沉渣检查,整个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记录。

1.3 观察指标

分析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的阴性率与阳性率,用磺基水杨酸法检测尿蛋白;观察检验结果,若两种检测结果均不符合,告知检测人员重新留取样本,再次检测,并做好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SP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处理,以(x-±s)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结果的阴性率与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检测结果对比(n,%)

3.讨论

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查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相同样品采用不同方法检验结果有所差异,属正常现象。尿沉渣显微镜检验方法较多,如:离心玻片法、倒置显微镜法和混匀一滴尿法;其中采用离心玻片法进行检测,其随机性较高,对检查准确度有所影响;倒置显微镜法虽检验结果相对准确,但该检测方法需倒置显微镜,因此临床使用中范围有限,不能有效推广;采用混匀一滴尿法进行尿液检查,其随机性大,检测结果准确度存在差异[2]。

临床中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查,能在30s内完成部分检验,具有节省时间、高工作效率、扩大检测范围等优点;但实际操作中,尿常规检查所用的药物,对病人尿液的颜色及性状有所改变,造成检验结果假阴性或假阳性等;若:尿液中尿蛋白增高会导致检查结果呈假阴性;尿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则导致检验结果呈现假阳性,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而尿常规检验中试纸规格、敏感度对检验结果也会造成一定影响[3]。

研究显示,临床尿液检测中,假阴性与假阳性增多,尿常规检查造成假阴性与假阳性的因素较多,而尿沉渣检测操作较为复杂,效率低;但两种尿液检验方法都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有效结合两种方法,可提高尿液检验的准确性。在尿检过程中对于试纸的选取,需严格筛选,确保试纸规格统一,避免造成尿检结果出现误差,若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结果均呈现为阴性,则不需对其进行镜检;对于尿常规检查存在疑虑的标本,再行尿沉渣检查,从而提高检查准确率。通过本次研究,两组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结果的阴性率与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符合率96%,白细胞符合率94.67%,尿蛋白符合率96%,符合率均较高;由此可见,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能够提高尿液检测的准确率,降低误诊、漏诊发生率。

综上所述,尿沉渣及尿常规检查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尿液检验中应结合两种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可有效地提高尿液检查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赵玉德,张显达,张文陆,等.两种尿沉渣定量检测法结果差异原因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7):753-754.

[2]李惊子.尿沉渣显微镜检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9):780-783.

[3]曹妍.提高尿液分析仪尿常规检测准确性方法的探讨[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2):140-141.

论文作者:高颖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5

标签:;  ;  ;  ;  ;  ;  ;  ;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高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