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方案与大动脉僵硬度等相关性研究论文_周明龙,张万义,宋安洋,张秀成,陈维娟

周明龙 张万义 宋安洋 张秀成 陈维娟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医院 山东东营 257055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282-01

老年单纯高血压(EISH)治疗的策略是通过控制血压、改变血管顺应性、降低大动脉僵硬度,以期能更好地避免或延缓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我们选择多组降压药物联合,以大动脉僵硬度作为主要考察指标,比较这些组合的效性和安全性,探索EISH的最佳解决方案,这在国内鲜有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择2014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老年病科和心内科门诊或病房年龄大于60岁血脂正常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00例及我院查体中心身体健康的老年人25例。

1.2入选标准

血压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确诊,血压持续升高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且舒张压(DBP) <90mmHg;24小时动态血压(ABPM)也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全天血压≥130/80mmHg,白天血压≥135/85mmHg,夜晚血压≥120/70mmHg。

1.3剔除标准

继发性高血压;舒张压<60mmHg者;急性心脑血管事件(3个月以内)严重心肌病、风心病、先心病;严重肝、肾疾病(ALT升高2倍或肌酐>176umol/L);发热、血红蛋白≤90g/L、严重瓣膜病、甲状腺机能亢进;

1.4 分组情况

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吲达帕胺+苯磺酸氨氯地平;B组吲达帕胺+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C组吲达帕胺+苯磺酸氨氯地平+马来酸依那普利;D组吲达帕胺+苯磺酸氨氯地平+螺内酯;E组健康体检组。

1.5 研究方法

既往已确诊高血压目前正治疗者入组后停用原降压药物2周(药物洗脱期),如其收缩压≥180mmHg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四组治疗病例均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起始剂量为5mg;吲达帕胺2.5mg;马来酸依那普利10mg;阿托伐他汀钙10mg;螺内酯20mg。各组观察期均为24个周。

(1)动脉硬化检测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测定:使用日本科林公司生产的VP-1000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双侧baPWV。对每位受检者均重复测量2次,取第2次数据为最后结果,仪器自动分析输出baPWV值。

(2)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査

所有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査,超声图像由经验丰富的医师使用配有1.7/3.4 MHz探头,有数码存储功能的GE超声心动图仪采集。

2 结果

2.1 A-D组诊所收缩压、诊所舒张压、诊所脉压、24h动态收缩压、24h动态舒张压、24h动态脉压、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均与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治疗后血压无显著性差异,各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A-D组左室后壁厚度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均与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D组治疗后左室后壁厚度无显著性差异,各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3 baPWV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A-D组baPWV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均与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D组治疗后ba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baPWV的影响经多重比较C组>B组>D组>A组。见表2.3。

注:*为A-D组组间比较,**为A-D组组内比较,#为A-D组与E组两两间比较(P<0.05),△治疗后A-D多重比较。

2.4 A-D组hs-CRP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均与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D组治疗后hs-CRP无显著性差异,各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 结论

EISH患者具有高baPWV、LVM、Hs-CRP升高等特点,baPWV与SBP、PP呈正相关;四组联合降压药物对SBP、DBP、PP都有降低作用;都可以减慢baPWV;降低Hs-CRP水平;逆转左室肥厚。

4 讨论

EISH患者由于过度的大动脉硬化,导致大动脉顺应性明显减退,SBP升高,DBP降低,PP增大。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SBP及PP与心脑血管病之间存在独立而极显著的相关性,大动脉僵硬度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同时,也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最好的独立预测因子。大动脉僵硬度的增高直接引起动脉顺应性下降,使得脉搏波传导速率(PWV)增快,PWV指当心脏收缩将血液射入主动脉,扩张动脉壁产生脉搏波,脉搏波沿动脉传导产生的速度。年轻人大动脉扩张性好,PWV慢,波折返较迟,反射波时相主要落在中央动脉压力波的舒张期,提高了舒张压而不增加收缩压,有助于冠状动脉灌注而不增加左室负荷。这种有益效应随着年龄增加或血压升高逐渐减弱,因为随着年龄增大或动脉血压升高,大动脉僵硬度增加,波反射速度加快,反射点近移,反射波落在中央动脉压力波的时相从舒期提前到收缩期,导致大动脉压力波形产生收缩晚期压力波跃升,从而使SBP和PP升高。从肱动脉到胫后动脉的baPWV可检测中央动脉到外周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能较全面评价动脉系统的弹性,被广泛应用临床。

本研究可以看到四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baPWV两两比较均高于健康组,并与诊所SBP、PP和24h的SBP、DSH、PP呈显著相关,而与诊所舒张压无相关性。从而证实了EISH与大动脉僵硬度密切相关,是EISH形成的基础,ISH、脉压升高,DSH降低为其特点,与谭静等[1]研究相一致。

本文中发现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左室质量EISH四组中均高于非高血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EISH升高导致患者左室收缩期室壁应力、负荷增加,进而导致左室肥厚形成的主要原因。

炎症反应在动脉僵硬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P)作为具有典型代表的炎症因子,不仅在高血压患者中升高,而且在前期高血压中也有同样的发现。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四组高血压组Hs-CRP与健康组两两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Hs-CRP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谭静,华琦,邢绣荣,等.高血压病患者脉搏波速度与动态脉压的相关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28:101-103.

论文作者:周明龙,张万义,宋安洋,张秀成,陈维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方案与大动脉僵硬度等相关性研究论文_周明龙,张万义,宋安洋,张秀成,陈维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