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给学生的是什么暗示论文_胡义蓉

今天,你给学生的是什么暗示论文_胡义蓉

中图分类号: G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7-009-02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因此,心理暗示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刻,而且影响我们于无形中。当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时,可能我们已经受到某个暗示了。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暗示其实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而在我们的教育中,暗示更是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初中阶段,老师、同学以及周围的环境在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因为学生的性格还处于成型阶段,学生更容易受到影响和暗示。而在初中阶段,初一的学生尤甚,因为孩子们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在思想上还十分幼稚,基本还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成熟的想法。研究证明,暗示的成功,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受暗示者,必须存在着针对外来的暗示者的自卑--觉得自己不如暗示者、觉得暗示者比自己高明、自己应该向其讨教、自己必须接受他的判断、自己必须接受暗示者的影响。在这方面,学生尤甚。然而,学生在自卑、自贬,以及对于暗示者的崇拜和能力的夸大时,大多数时候都是无意识的,通常都发生在潜意识的状态下,在不知不觉中。因此作为学生的崇拜者,作为学生接受暗示的各种条件的创设者之一,我们更应该谨慎,因为我们对学生的影响和暗示,可能是一生的。

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消极的暗示却能对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响。积极善意的心态,往往会给出积极的暗示,使他人得到战胜困难、不断进取的力量;反之,消极恶劣的心态,则会使他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变得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当我们发现学生有可能受到自己的暗示时,也要注意暗示的方式和度,尽量使学生接受积极的、适度的暗示。因此作为一个教师,作为一个班主任,更应该注意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你给学生的是什么暗示,你给学生创造的班级氛围和学习氛围,会给他们什么样的暗示。

一、重复的暗示会造成心理定向

我们常常在教学中,会遇到某个很调皮,总是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也经常会把班上的某一两个学生找到办公室来苦口婆心的教育。这样做的老师的的敬业精神是值得佩服的,但,他们对学生的心理可能研究的相对少了点,对心理暗示的作用了解的也少了点。因为重复暗示会引起对方形成相应的心理定向。当你反复把一个学生找来谈话时,给他说要怎么怎么做,不能怎么怎么做时,你其实已经在对这个学生进行重复的心理暗示了,让他觉得,老师就是认为我调皮捣蛋,认为我不听话,不是好学生,所以才会反复找我谈话,因此,会让他自己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调皮捣蛋的人,是一个不听话的坏学生。然后,可能就会破罐子破摔,由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到小错不断,大错也犯。对于这样的学生,提醒是必须的,然而,我觉得不能过于频繁。而且,应该多给他们正面的积极的暗示。因为这一类学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恶习,原本也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只是在自控能力上面稍差了点。如若能经常多看看他们的优点,多表扬他们,把他们往积极向上的方面引导,多给他们积极的暗示,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定向,他们也许会慢慢的让你欣喜的。

二、暗示具有含蓄性,教育中要懂得适度的忽视

有时,暗示愈含蓄,效果会愈好。因为,心理学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自主"的地位,不愿意受别人的干涉或控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自尊心。从这个观点来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劝说、指出或命令的作用大。因此,我觉得,在平时的教学和教育中,对学生的一些小的错误有时甚至是大的错误,要懂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懂得适度的忽视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看到一部电影里的情节,一个老师看到她班上有一个学生,做一个在她看来很恶心羞于启齿的成人的动作,这位老师非常气愤,然后就在班上公开质问这个学生:是不是你的父母教你做的这个动作。我觉得这个老师的愤怒可以理解,但却不够懂得在教育中要懂得适度的忽视。首先,学生在听到老师骂自己父母时,心里肯定会很不高兴,再调皮捣蛋的学生,都不愿意老师在批评他们时还批评自己的父母。这样一来,更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其次,这个老师没有注意暗示的含蓄性。不管这个学生做的动作有多恶心,这种事情,本来一说开就有消积的暗示作用。对于这种事情,我们只需用眼神来制止他就行,话语都不应该多说,用眼神告诉他这是多么糟糕的行为。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他其实在做的时候,或许在他看来不是我们成人为以的那样,他只是觉得好玩,即使是故意的,他也应该知道这是错误的。其实很多时候学生这样在老师面前故意做一些非常糟糕的事情,也许正是由于对我们的不满,而如果我们在全班生气愤怒的指责他,也许这正是那个学生希望看到的,他看到我们愤怒了,可能下次还会这样做,或者做一些其他可以激怒我们的事情。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多想一下:什么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什么是我们应该忽视的。对于会给全班学生带来消积暗示的事情,我们应该采取忽视的态度,下来单独找这位学生,而不是当着全班的面,去强化。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去感悟、去反省,我们只需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感悟,去反省就行了。

三、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非常重要

同时,作为一个班主任,创建一个什么样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心里暗示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觉得,对班级有消极暗示的事情,我们要尽量避免拿来班上来讲,更不能反复的讲,对个别学生的错误,不能让整个班的学生都来挨训。我通常采用贴纸条或者私下找他们的方式,对在卫生、纪律等方面做得不好的个别学生提出批评,贴在班级留言栏里,并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同学们自然会在下课之余去看,他们会去议论,去思考,去反省。而对同学们做的好的事情,我则大肆的在班上表扬,从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和氛围。并且,暗示具有艺术性,在教室的布置,教室内的标语,颜色、图片的选用上,学生课前歌声唱的歌曲上,都可以选取美好的,积极向上的主题,使学生们在积极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让他们得到一种我们班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同学们都互相帮助,热爱学习这样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而如果全班都在某一件事情上做得不好时,我也不会再去过多的指责他们,因为事情已经做了,指责已没有用。我总是说出我心中的感受和想法,并说,如果同学们怎么怎么做时,该有多好啊,并提出自己的希望和下次再有类似事情的时候,他们应该怎么做。我要让学生们明白,我希望并相信他们都是在努力的做更好的自己,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努力的为这个班级的荣誉着想,我信任每一个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信任。

同时,我也在各方面努力的完善自己,让自己和学生们一起成长,让孩子们看到我的努力,让他们充分的信任我。因为,研究表明,给予暗示者的权威性和受暗示者对他的信任度,对暗示的结果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使学生们能"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自身的良好示范作用,就是最好的积极的心理暗示。

暗示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改造人于无形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所有的行为都能够使用此种手段加以解决的。所以,暗示还要与严格的纪律约束相结合,如一味的强调学生自身自觉性,则会流于放任。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教育是一门关乎心灵的工作,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心灵的相遇和对话。然而,遗憾的是,现在的教育,却太多的重视教,没有重视育。为什么会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就是突显了教师在学生的心灵成长上的重要性。然而,在教学成绩和学生分数的重压之下,我们往往容易忘记或者是忽视学生的心灵成长。很多时候在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总是觉得疲于应付,学生的问题是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我们的方法也许只能治标不治本。这个"本"是什么,就是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心灵。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善于运用心理学,多研究一下学生每个活动后的心理,当我们走进了学生的心灵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会轻松许多。

论文作者:胡义蓉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今天,你给学生的是什么暗示论文_胡义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