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规民约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新思路-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论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规民约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新思路-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论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规民约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新思路
——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朱毅煊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4)

摘 要: 自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探索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北京市顺义区以乡规民约助推协同治理,是提高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获得较高的群众满意度,为全国各地的乡村治理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 乡村振兴;村规民约;基层治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多数,一直以来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根据国情和矛盾变化第一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下,推进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中国式农村的重要推手。

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强化乡风文明建设,推助营造美丽宜居的新农村氛围。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县以村规民约为总抓手,通过既“约”又“规”有效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约”出了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和廉政之风,成为全国范围内村规民约推动协同治理的标杆和样板。本文旨在分析与探究顺义区农村治理的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的提升建设添砖加瓦。

路易斯 · 弗兰克,1963年生于阿根廷,是一名工程师和摄影爱好者。自1988年来,一直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南部旅行,在那里拍摄了有关该地区农村建设的若干照片。他的摄影展示了自然风光、人文,特别是广阔的南方农场的乡村生活。他是布宜诺斯艾利斯重要的摄影俱乐部GrupoFotografico Parque的会员,也是斯科普里(马其顿)的摄影俱乐部EelMA的荣誉会员。他多次参加了国内外摄影沙龙比赛,在60多个国家获得了超过130000次入选并获得2400个奖项,经常受邀作为国家及国际展览会的评委。

胸部创伤容易引起肋骨骨折,常规X线检查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效果不及CT效果好[1]。当前多层CT使用了多层面重组技术,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显示,因此可以对胸部创伤给予较好的诊断[2]。CT会产生X线辐射,对患者带来损伤,该种诊断方式在临床中使用比较多。因此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研究能够为社会效益带来帮助[3-5]。现在的肺部低剂量CT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对胸外科肋骨骨折的应用评价不多。此次就低剂量和常规剂量CT进行胸外科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有以下报道。

顺义区通过了区、镇、村的三级联动,增强了工作合力。各村在制定村规民约的过程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发挥村民的制定主体作用,广泛集中民智,充分顺应民意。各村从村情村貌出发,因地制宜,根据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发展的“三贴”原则,进行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1]

1 村规民约助推长效治理

村规民约并非一成不变,会根据国家政策和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实时调整。调整时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在探讨和交流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村民间情感的交流。村规民约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养,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友善,营造了浓郁的乡村文明风尚[3]

2 村规民约联结乡土情感

村规民约成为一股纽带,联结起了村民之间的温情。红铜营村依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村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村规民约。其规定内容包括垃圾的丢弃位置,公共环境保护维持等,根据规定,村子集中进行绿化建设,安装健身器材,实现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极大富足。实行一段时间来,红铜营村村内环境焕然一新,村民关系温情和睦,村内秩序井然有序,实现了村民自治的良性循环。村里违章乱建、乱堆乱放的现象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街道和干净的环境,村民住得舒心,矛盾也大大减少。

北小营镇仇家店村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总结,集全村之力,汇全村之智,根据以往的常态化做法,制定了具有普适性的村规民约,建立起了乡村治理的长效机制。从扔垃圾到建房屋,大事小事做到“有约在先,有规可查”。村规民约出自村民之手,制定时村民的参与度高,实行时村民的执行度高。有了村规民约,村里大事小事有章可循,有效降低了冲突的调解和矛盾的解决,村民关系更加和睦,村内秩序更加和谐[2]

(3)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本组7例,表现为:阑尾肿大明显,性状不规则、位置较固定、轮廓模糊,边界不清;阑尾壁可见连续性中断回声,壁增厚,各层次不清;阑尾腔扩张无回声或呈低回声。超声可见阑尾区混合性包块,且存在实性低回声,强弱不等、回声杂乱,如可见强回声光斑于阑尾腔内,有结石,后方有声影,有明显腹腔肠间积液,且肠蠕动减弱。

3 村规民约提炼村域文化

高丽营镇一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从梳理村史入手,凝结出与地方特色的村域文化。“红心引领,入孝出悌,崇文尚礼,知乐善舞,亲水护绿,遵规守制”是高丽营村的文化风貌,村民围绕这二十四个字制度提炼村规民约,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乡村特色。在实行的过程中,村规民约以“党员户”“村规民约星级户”等奖励形式落地执行,得到了村民的拥护和好评,村域治理取得了实效,村域文化得到了发展和传承[4]。在高丽营镇一村,村规民约不仅仅是规范自身行为的规章制度,更是宣传村域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实践证明,顺义区的村规民约是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积极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下,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重要环节。通过村规民约的制定,人民群众既是制定者又是执行者,政策推行阻力减小,事事项项有章可循,加速了乡村治理制度化、系统化的进程。顺义区的村规民约“约”出了忠厚家风,“约”出了淳朴民风,“约”出了文明乡风,吹响了乡村振兴新号角,为全国各地的乡村治理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刘铁红.明清徽州村规民约的当代价值:乡村有效治理背景下村规民约的发展及完善对策[J].黄山学院学报,2019,21(4):1-4.

[2]杨和能.侗族村规民约在社会治理中的社会价值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平江村民小组村规民约为例[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28(3):71-75.

[3]吉龙华,黄铭.村民自治中村规民约的效力与作用[J].创造,2019(2):61-64.

[4]丁胜.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自发秩序与乡村治理[J].东岳论丛,2018,39(6):140-148.

中图分类号: C912.82;D42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3872(2019)23-0095-01

作者简介: 朱毅煊(1998—),女,山东淄博人,本科,研究方向:地方政府管理。

标签:;  ;  ;  ;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规民约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新思路-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