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制作三维实体模型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谭尚展 黎爱惠 莫军 黎东眉 陈洁红 关艳华 李燕萍 区鉴莲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 广西梧州 543002

【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制作三维实体模型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2017年3月本院骨科进行临床实习的12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60名实习护士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7年3月的60名实习护士为实验组,对照组予常规教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数字骨科技术制作不同类型病案的三维实体模型,对实习护士进行骨科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治疗方案、对患者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临床教学,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度及带教教师的压力。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94.02±2.10)分,对照组(93.68±1.96)分;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93.60±1.91)分,对照组(92.99±2.3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带教的满意度测评(95.17±3.26)分,高于对照组的(86.07±4.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带教教师的压力测评中,四个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带教的压力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制作三维实体模型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可提高实习带教满意度,减轻带教教师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数字骨科技术;三维实体模型;临床护理;教学

骨科疾病病种繁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分型、分类以及治疗与解剖学密切相关,对解剖学知识要求较高。这对于从学校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来说,在学习上有较大困难。近年来随着数字骨科技术的发展,方便、快捷的打印出多种疾病的病理模型成为可能。在骨科临床实践中,选取典型疾病影像资料,将图片信息经过专业软件处理传输给3D打印机制作实体模型,供临床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分型分类、诊疗过程以及健康教育等,可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减轻临床带教教师的压力,提升教学质量[1-2]。本项目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本院骨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120名进行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制作三维实体模型与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教学的对比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骨科进行临床实习的12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①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60名为对照组,其中本科3人,大专23人,中专34人。②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的60名为实验组,其中本科2人,大专25人,中专33人。两组学生实习时间平均28天,学历、理解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在本院骨科进行临床实习的实习护士。

1.2.2 排除标准:实习途中中断实习的实习护士。

1.3 方法

1.3.1 对照组:予常规带教:采用科室配备的人体结构模型、图表等教学用具,通过案例分析、专题学习等方法临床教学讲解带教,进行1次的理论知识的专题讲座、1次的护理病例查房。

1.3.2实验组:在常规带教基础上,应用基于数字骨科技术制作不同类型病案的三维实体模型,对骨科实习护士进行骨科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治疗方案、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临床教学,具体如下:(1)制作三维实体模型:选择典型下肢骨折、脊柱骨折等不同类型的骨折病例,包括①胫腓骨骨折;②股骨骨折;③腰柱骨折;④腰椎间盆突出症;⑤骨盆骨折。(2)制订应用三维实体模型同一标准教学方案。在骨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培训讲解教案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定义、正常解剖结构、典型病案分析,在典型病案分析中,应用三维实体模型对病案中的病理性解剖进行讲解。(3)对全科护理带教老师均进行应用三维实体模型标准教学方案的培训,使各位带教教师都能掌握并实施,实行同质化教育。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专业理论考试及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考评成绩。在完成骨科实习任务时,进行骨科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专业理论考试及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评分,满分均为100分,临床实践技能操作项目包括牵引、支具、变换体位等专科护理操作。(2)带教的满意度。制作骨科临床护理教学满意度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科室教学管理、教师的理论水平、操作示范、护理查房、小讲课、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提高分析问题能力、提高临床沟通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水平、对出科考试成绩等10项,10分/项,总分100分,每项均有很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5个答案,分数与带教的满意度成正比。(3)带教教师的压力。根据骨科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压力调查表[3],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4个方面评价带教老师承受的压力,包括调动护生的学习兴趣、缺乏教学用具辅助护生理论授课、缺乏教学用具辅助护生技能培训、缺乏教学用具使带教质量受到影响等方面受到的压力,各10分,总分40分,分数与压力呈正比。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0.0,(±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专业理论、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成绩比较,见表1。

2.3两组带教教师的压力比较,见表3。

3 讨论

骨外科是一门病种多、与生物力学、影像学、解剖学关系密切的学科。对于刚接触临床的实习护士来说,骨科学习较为困难,加之学习时间短,在本院为4周,传统教学方法以正常人体结构对实习护士进行知识的灌输,极为抽象难以理解,而应用基于数字骨科技术制作的三维实体模型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使得临床的实习护士对患者的病理变化有直观的理解,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4-5]。

邱雪[6]等研究发现,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制作三维实体模型,因其独物的个性化制造能力满足了医疗领域众多患者的需求,仿真实物模型为患者及家属、医务人员对病情的了解选择治疗方法提便捷方法。本项目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专业理论、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的成绩比对照组的成绩稍高,说明对临床的实习护士在专业理论、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提高是有一定帮助的。而且实验组带教的满意度测评(95.17±3.26)分,比对照组(86.07±4.18)分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与常规教学法相比,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制作三维实体模型在骨科临床护理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便于实习护士理解抽象的人体所发生病理的构成,从而理解所导致的病理发展过程、理解治疗方案、理解患者的所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等,从而激发实习护士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性,实习护士对于此临床教学是认可的。从表3可见,实验组带教的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虽然带教教师在临床带教中,要承受多方压力,但可以通过新兴技术,不断改进教学用具,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降低临床带教教师的压力。

本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可以制作结构较为复杂的人体骨骼,特别是病变部位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临床教学,可增加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强化实习护士对病变部位的感官认识,增强实习护士对骨科疾病及诊疗方案的理解及认识,有助于提升临床带教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锋涛,王栋,程剑,等.3D打印结合PACS系统在骨科PBL临床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3):288-290.

[2]许杰,李登,蔡志清,等.三维模拟技术在关节外科培训教学中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7,8(32):164-166.

[3]杨爱萍,陶太珍,洪寅峰,等.临床带教老师在实习指导中的压力与收获调查[J].上海护理,2009,9 (2):80-81.

[4]张衡,罗彬,官建中,等.3D数字打印技术在创作骨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29):2317-2320.

[5]曾文泓,王丽华.数字医学技术在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37(6):904-908.

[6]邱雪,吴荷玉.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在数字骨科医学发展中的应用配合[J].护理研究,2015,29(10):3839-3840.

论文作者:谭尚展 黎爱惠 莫军 黎东眉 陈洁红 关艳华 李燕萍 区鉴莲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制作三维实体模型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谭尚展 黎爱惠 莫军 黎东眉 陈洁红 关艳华 李燕萍 区鉴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