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从:当代国产恐怖片的信任危机与创作对策_恐怖片论文

何去何从:当代国产恐怖片的信任危机与创作对策_恐怖片论文

路在何方:当代国产恐怖片的信任危机与创作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恐怖片论文,对策论文,路在何方论文,当代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年初,笔者在北京万达院线市场部做调研工作。某天,一部名为《北纬31度录像带》的小成本恐怖片送来院线做内部试映,导演阿甘也在现场。影片以伪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讲述了一个电视摄制组在神农架拍摄时所遭遇的连环离奇命案。说心里话,当时在观赏这部影片时,笔者全程都十分的紧张。粗糙晃动的画面、真实凌乱的同期录音,让人感觉危险和死亡时刻就在眼前。但在那次骇人心魄的观影体验后,这部影片便再无音信,直到2010年年中,它才在时隔两年多之后进入院线,票房惨淡不说,网络评价更是惨不忍睹。对此笔者时常困惑,这部影片真有网上评论的那么差吗?为什么那些挖苦揶揄的批评与我个人的观影感受相去甚远?乐于花钱进影院消费国产恐怖片的观众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群体?总之,笔者认为,《北纬31度录像带》可以作为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个案,它的遭遇显示出当代国产恐怖片在叙事手段、影像风格、大众接受以及宣传营销等方面全方位的尴尬处境。本文试图简单地分析当代恐怖片不够“给力”的深层原因,并就恐怖片未来的创作对策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中国,长期以来恐怖片缺乏稳定富饶的文化土壤,这或许是这一片种一直无法持续发展的最核心原因。我们现在常把恐怖片视为一种电影“类型”,它在西方也确实是一种成熟的电影形态。但是,我们知道所谓“类型”是被电影工业所证实的行之有效的商业叙事手段,那么恐怖片类型什么时候在中国的商业语境中获得认可了呢?答案是从来没有。从文化背景上看,恐怖片的“前身”是以哥特文学、柯南道尔、爱伦坡为代表的悬念推理文学创作、现代派意识流文学以及狂飙美术运动,而这恰恰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成形后的文化副产品,其目的在于批判物质文明发达后矫情的现代生活。同时,大多数恐怖片里的怪物、疯狂的攻击行为以及性关系等,其实都是人类梦境的产物,来自非理性的潜意识的世界。因此,与恐怖片相互关照发展还需要有一个成熟完备的精神分析研究的学术语境,这些都是近代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贫穷中国所无法具备的。

从现存的早期影像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些具有恐怖片气质的中国影片,如马徐维邦的《空谷猿声》、《夜半歌声》(及续集)、《麻疯女》,费穆的《春闺断梦》,吴永刚孤岛时期的《中国白雪公主》等。这些影片都无一例外地借鉴了表现主义的影像风格,比如光和阴影互相作用的低调灯光设计、倾斜变形和不规则非对称的构图,当中国电影进入有声时代后,声音的惊悚设计也是恐怖片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而在叙事上,这些电影也基本上移植了西方早期恐怖片的三个基本要素:心理梦魇、谋杀行动和爱情事件。虽然,上述影片也出现了一些骇人的视觉形象,如披着猩猩皮打家劫舍的恶人(《空谷猿声》)、被硫酸毁容的怪人(《夜半歌声》系列)、头上长角的魔鬼(《春闺断梦》)以及蜿蜒游荡的巨蛇(《麻疯女》),但这些恐怖形象大多数都具有更明显的“现实”依托,而非西方恐怖片那样,常见的形态是由魔力或自然力而发生的变异,如豹人、苍蝇、狼人、梦游人、僵尸、吸血鬼等等。

因此笔者认为,对现实的观照性是早期中国恐怖片区别于西方恐怖片的最关键要素,也是恐怖片这一片种在中国成为新市民通俗文化的前提。如《夜半歌声》、《春闺断梦》无不携带着抗日救亡的时代气息,也涉及了普通大众面对侵略者(魔鬼)压抑、彷徨、焦虑、恐惧的集体心理。学者张真也就《夜半歌声》指出“这部电影具有某种症候性的意义,体现了当时默片和有声片之间悬而未决的张力,以及不同意识形态和美学形态的持续抗争。片中毁容的主人公藏身于一个破落的戏院里,这位英雄人物和他空洞的嗓音孕育了一处离奇之所,在这里未实现的欲望和压抑的历史重新浮现爆发。”①笔者在后文中也将指出,对现实的观照性恰恰也是当代国产恐怖片所缺乏的,当我们的恐怖片创作成为完全技巧化的封闭叙事和自足世界时,它们也就无可避免地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因为我们可以随意地找到各种更加高明、刺激的外国替代品。

虽然早期国产恐怖片创作不乏亮点,但毕竟是屈指可数的几枚个案。总体来看,由于恐怖片没有成长的文化土壤,它也就无法被称之为一种“中国的电影类型”(这就如同我们不能把黑色电影、西部片视为一种典型的中国类型一样)。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恐怖片至今都没有被成功的本土化和民族化。从中国过往的经验看,借鉴、吸收、融合是西方电影类型本土化不可或缺的过程,就像我们的家庭伦理片和武侠片,都曾有过学习模仿西方女性情节剧和侠盗片的历史,但经过中国电影人的再加工、再创造并得到受众认可后,我们可以说它们已经成为一种中国类型并以此为荣。但恐怖片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它在初燃星星之火后,由于政治时局的变动以及中国电影科技的落后,被长期排除于主流类型之外。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恐怖片几乎绝迹,只有《古刹钟声》、《前哨》等绝少数作品略有恐怖片的视听特质。80年代中后期,各制片厂出于体制机制改革的压力,也顺应了改革开放之后大众的娱乐需求,炮制了大量商业片,其中有一些影片带有明显的恐怖片特质,如杨延晋经典重拍的《夜半歌声》、梁明的《黑楼孤魂》,但这一小股类型片实验的苗头很快就在90年代的体制转型阵痛中被再度遏止。因此,今天的恐怖片创作者无法从断裂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只能期望于对着西方恐怖片的“先进经验”鹦鹉学舌。与此同时,借助电影产业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盗版音像制品的传播熏陶,“迷影”一代(包括由此形成的电影人和影评人)开始在中国青年群体中迅速形成。年轻的恐怖片创作者既“受惠”于大量西方盗版音像制品的涌入,也“受累”于大批火眼金睛、挑剔难缠、精力亢奋的高级影迷。中国恐怖片在这批影迷看来,不会有任何的进步突破,只有抄袭、山寨和反智。影迷走在创作者的前面,亦或宽容地说,影迷和创作者“共同成长”。这在中国当下的恐怖片领域中,已经是不争的、颇有讽刺意味的现实。

在笔者看来,要深究这种尴尬现象的原因,也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一者,如前所言,年轻的创作者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社会敏感度,无法像当年的马徐维邦或费穆那样,有效地将类型片的技术化操作与当下的社会民族心理巧妙地结合。因为如果恐怖片仅仅是一种技术操练的话,从现有的发展态势来看,中国的恐怖片永远无法达到西方的水准。反过来,影迷似乎也缺乏足够的包容性和耐心。如今的影迷越发地重视在网络上“发声”的权力,他们对于当下恐怖片的态度,绝少有理性的分析和解读,而大多数属于发泄式的揶揄和嘲讽;进一步说,他们所针对的可能也并非影片本身,而是影片背后令他们不满的电影市场环境和行政管理制度。在如今网络上的几个重要的电影阵地,像时光网和豆瓣网,翻看过去一年的恐怖片页面,从2010年年初的《午夜出租车》,6月上映的《异度公寓》、《北纬31度录像带》,暑期档上映的《等着你回来》、《荒村公寓》,10月“万圣节”档期的《绝命岛》、《异空危情》、《迷城》、《密室之不可告人》到眼下最新的《午夜心跳》等等,大多都是“喊杀声一片”,评分极低。在本文开头时,笔者曾描述了《北纬31度录像带》带给自己的切身感受,但笔者也确信,大多数在网络上评论打分的影迷根本没有走进影院观赏该片(否则这部影片也不会只取得区区60万票房),如果只是在网络上看了低质的下载版,视听感受打了折扣有此评价自然毫无疑问。同时,由于制片方和宣传方越发重视网络的口碑效应,不排除某种恐怖片的同档期竞争对手雇用“水军”在网络恶意发帖、混淆视听,这种不怀好意的“影迷”扰乱了正常的商业竞争,是要绝对警惕的。

影迷们口诛笔伐,创作者满腹委屈,国产恐怖片不给力的背后,问题还指向了当下政策环境对于这一片种的约束。我们对比一下西方恐怖片和国产恐怖片的主要叙事特色,便能够有直观的感受。美国学者肯·丹西格与杰夫·拉什曾总结出西方恐怖片的九条叙事铁律:

1.主角像个牺牲受难者,不像英雄。

2.塑造反面角色的灵感往往来自科学上的奇想,或是社会性的奇想。

3.极度的暴力和性是恐怖片类型重要的元素,恐怖片中的残酷行为绝不会适可而止,一定是走极端。

4.科学技术使得反面角色威力无比,令观众对未来的世界充满恐惧。

5.宗教往往被视为一项影响最后结果的变数。恐怖片里善恶力量决战的主角通常就是上帝与撒旦。

6.恐怖片里的小孩通常天赋异秉,不管是洞烛先机的能力,或死里逃生的本领,往往是出现在小孩身上,大人反而一筹莫展。

7.亲朋好友对于主角的遭遇束手无策,家庭中的某一成员常是万恶之首。

8.场景的不同,例如:房子、村庄、考古墓地等,将会影响主角最后的下场。

9.灵异是恐怖片的一大特色,许多怪现象都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一切只能诉诸非理性的灵异说法。②

对比一下国内恐怖片,我们发现上述铁律中有一些(特别是3、5、6、9诸条)至今难以在国产恐怖片中实现,况且由于我们如今还没有实行电影分级制,出于对青少年身心的保护,恐怖片面临着国家电影审查条例的严格制约。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电影审查条例》要求,电影禁止有宣扬迷信、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内容;2008年广电总局在重申电影审查标准的通知中进一步强调,影片中“夹杂凶杀、暴力、恐怖、鬼怪、灵异等内容”,“有过度惊吓恐怖的画面、台词、背景音乐及声音效果”需删改。有了这些行政审查条文的约束,即便是某些国内创作者想模仿一下当下西方十分流行的砍杀恐怖片(Slasher Film),如《电锯惊魂》、《月光光心慌慌》、《十三号星期五》之类,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基于上述表现内容的限制,国产恐怖片也很难实现产业化、系列化的品牌生产。需知西方恐怖片的一大传统和魅力,就是恐怖源(怪物或人)不断地死而复生,电影于是也就有了无数的续集,直到它真正地被摧毁或死去。③

当国产恐怖片必须要表现某种不可知因素或灵异现象时,创作者往往必须进行妥协性的处理。最常见的手法就是把影像的荒谬、难解的灵异最终归结于某人(作家或精神病患者)的臆想。这一手法的始祖,其实也就是恐怖片的始祖,便是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当年制片人庞瑙改变了剧作家贾诺维茨和梅育的原作,接受弗里茨·朗的建议,将影片原本的线性结构改为“套层结构”:加上一头一尾,把片中主角弗朗西斯的反抗变成了精神病患者的胡思乱想,卡里加利博士也从一个专制狂人摇身变为充满人道主义的拯救者。克拉考尔后来评价说:“原来的故事揭露权威中与生俱来的疯狂,维内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却为其歌功颂德并以此证明对抗疯狂的不合时宜。一部革命性的影片就此转变为顺乎潮流的影片。”④值得注意的是,庞瑙做出改变的初衷,是基于对受众和商业的考虑,而我们的恐怖片中使用此番手法则主要是为了顺利通过电影审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80年代末的《黑楼孤魂》,编导在大肆地一番恐怖渲染后,最后却一跃结束在精神病院,所谓“鬼”只是病人们的臆想;时隔二十年后,在罗志良的《荒村公寓》中,片中人物的离奇死亡和古井之谜,也完全来自女主角张雨绮的创作世界,而她创作的初衷则是为纪念和植物人男友过往的浪漫时光。这种大反转式的结局往往会使观众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难怪影片上映后,有人会痛批影片“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看恐怖片也能惊雷一片,确实非常少见”⑤。

导演阿甘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你不想被骂,就不要拍恐怖片。因为那玩意儿根本在中国不存在,没有出路!”⑥话虽如此,为什么近几年国产恐怖片还会顶着骂声而上,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了自己的档期?归根结底,恐怖片投资小,选景容易,回报渠道多,是年轻导演初涉影坛“以小搏大”最佳的选择之一;同时,恐怖片也容易激起青年主流观影群体的反馈,不论是恶评还是好评,总比悄无声息来得强。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说,国产恐怖片毫无发展前途,关键还在于,在现有的政策文化体制下,如何在“恐怖”二字上做好文章。

首先,国产恐怖片要善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中寻找灵感。比如,外国有僵尸恶魔,中国有源远流长的鬼文化和鬼故事。鬼对于中国人而言既是恐怖之源,又是魅力所在(所谓“鬼迷心窍”)。鬼可以沾染上人类的气质与行为,也有善鬼和恶鬼之分,假若它们未能得到安息,就会有机会存在于阳间与人类斗争直到它们获得洗清为止。这方面,鲍方的《画皮》(1964)和程小东的《倩女幽魂》都是很好的代表,它们都具有恐怖的视觉听觉元素,却善于用轻盈洒脱的导演手法、古典雅致的布景、灵巧写意的摄影构图营造东方美学意境,抒发导人向善的伦理之美,并在一张一弛间调和观众的紧张神经。鲍方曾在阐释《画皮》时分析中国恐怖片的特点,他说,欧美恐怖片多“为恐怖而恐怖,力求感官的刺激”,“这样的影片视觉形象确实不错,但却在麻痹观众的身心”;但反过来,《画皮》里也有恐怖气氛,“但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要摆明一种道理,令人认识某个问题。也正是强调影片除了要有娱乐性之外,还要令人看后觉得有意思。”⑦这番话时值今日,仍然值得创作者思考,便是要时刻注意恐怖片的“中国特色”问题。其次,国产恐怖片要善于观照当下的社会现实,传达出创作者对时代和历史的个性反馈。拍恐怖片中国短期内不会有外国人的尺度,比刺激我们比不过,那就要考虑怎么样将观众现实的关注和焦虑巧妙地融入类型创作之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是乔治·A.罗梅罗1968年《活死人之夜》,影片之所以称得上伟大,便是用恐怖片的方式表明导演对越南战争的政治立场。最后,国产恐怖片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似乎还是将恐怖元素与当下既有的主流类型相互融合,打造出具有恐怖气质的复合类型影片。如陈嘉上的新版《画皮》(2009),便是将恐怖、家庭伦理、武打、魔幻和插科打诨的喜剧元素融为一炉,并暗合了当下都市群体对婚外恋的集体关注,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类型喜好的观众都能各有所需,因此最终取得了恐怖片迄今为止最高的2亿元票房。《画皮》的票房胜利绝不仅是一个市场个案,它的经验和启示势必将为更多的国产恐怖片导向主流大制作扣开命运之门。

注释:

①Zhang Zhen,An Amorous History of the Silver Screen:ShangHai Cinema,1896-1937,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②肯·丹西格,杰夫·拉什.电影编剧新论,易智言等译,台北:远流,2001.74-75.

③伯纳德·F.迪克.电影概论.邱启明译.台北:五南图书,1997.125.

④Siegfried Kracauer,"The Cabinet of Dr.Caligari,From Caligari to Hitler",in Leo Braudy & Marshall Cohen,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Introductory Readings,1999,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3.

⑤黄寅申.《荒村公寓》:无亮点的伪惊悚片.东方电影,2010,(9):151.

⑥彭靖贻,檀秋文.阿甘:“中国的恐怖片没有出路”.电影艺术,2007,(2).

⑦鲍方.葫芦里什么药.北京:现代出版社,1999.114.

标签:;  ;  ;  ;  ;  ;  ;  ;  ;  ;  ;  

何去何从:当代国产恐怖片的信任危机与创作对策_恐怖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