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常见安全事故及其预防措施论文_赵宫甫

国家能源集团神华神东补连塔煤矿机修厂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9

摘要:确保煤矿井下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和稳定,不仅能够提升井下回采作业效率,还能够显著降低井下机电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为煤矿井下生产安全、高效开展提供保障。其中,井下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便是确保电气设备运行有效性、降低设备故障率的关键手段之一。不过在煤矿井下的实际生产管理中,由于施工作业环境的复杂多变和相关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井下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始终居高不下。基于此,本文结合井下工程实际,对现阶段煤矿电气设备日常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开展分析,并探究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引言

近年来,煤炭开采技术和方法不断发展,煤矿开采中电气设备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煤炭开采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了显着提高。煤矿开采环境比其他生产过程相对特殊,对地下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要求更高。为了确保地下电气设备的安全和生产率,必须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及时解决设备故障和隐藏的风险。还要对地下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进行安全评价,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

1煤矿井下电气设备

(1)接触器;接触器根据驱动电流的特性分为直流和交流类型。接触器主要是大容量控制电路,用于经常打开和关闭高电流电路(如交流、直流主电路等)的自动开关装置。从功能上讲,接触器具有长距离运行、零压力和低压保护,过载,短路保护不足。其优点是低成本、简便的生产和电牵引自动控制电路中最常用的低压电气部件之一,主要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电机、电容器组和焊接机。(2)主命令电器;在控制电路中发出命令的仪器称为主令电气装置。主要用于经常反转正的电动机控制回路。包括按钮、通用切换开关、终端开关和主命令控制器。(3)控制器;目前流行的控制器有鼓形控制器和凸轮控制器。凸轮控制器有许多触点的转换开关,可直接控制直流或绕组感应电动机,以执行启动、反向、制动和调速等操作。如图1所示。

图1凸轮控制器示意图

2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开展高质量的井下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一方面是确保井下电气设备运行的有效性,为生产安全、高效开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是避免因电气设备故障

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而高质量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作,体现在电气设备选型、安装、使用、维护等方方面面。一个完善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系统通常包括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和各类监测装置。特别是随着中国对矿井安全事故重视度的不断提升,为确保井下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越发受到矿井管理者的重视。

3煤矿企业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煤矿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出产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产业监督政策日益严格,新时期煤矿企业生产中不断强调国家安全生产,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日常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对煤矿地下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可以确保各种电气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这有助于及时预测和分析设备运营等可能出现的故障,同时对每天的生产等提供强大的支持,并在发现迹象问题时采取快速有效的措施进行全面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风险和可能出现的损失。煤矿地下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采购等来源检查各种电气设备,不仅能保证质量,还能全面分析使用情况,加强日常维护安装调试,进一步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必须加强使用过程的中间监督,彻底调查各种维护和安装调试以及相关事故,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4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4.1电网漏电和触电伤亡事故

受限于煤矿井下复杂、潮湿且多变的作业环境,在电气设备长期的运行中,即便做了充足的绝缘保护,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漏电事故。而井下作业人员即使严格遵守各类安全规范进行设备操作,未与电气设备接触,但多数时候也会因为电气设备漏电而引发各类触电事故。此外,由于一些井下作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生产操作中无法严格对照安全规程操作,可能触碰井下高压带电设备,诱发伤亡事故。

4.2电气设备短路事故

长期过载操作时,电气设备的电源电路由于载流量导体温度升高而导致绝缘损坏,经常会出现短路。电气设备中出现短路火焰是很常见的,点燃附近的绝缘或木质支架等会引起火灾。电气设备连接部分接触面不好,连接部分通过电流后接触点电阻增加,局部温度升高,可能会发生火灾。电缆接线盒不密封,潮湿长期侵入后短路频繁发生,燃烧煤尘一样,也会发生火灾。短路引起的过载事故,电气设备的电流值高于额定值,会破坏绝缘体,并发生严重火灾。

5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5.1加强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培训

高自我保护意识,标准化运营水平。要开展煤矿地下电气设备管理,首先要提高人们的意识,提高电气设备管理和经营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让他们积极研究新技术,掌握与电气设备日常标准化运营相关的要点,提高工作责任感,加强事故风险发生原因的识别,加强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点来源的调查努力,建立健全的制度管理体系,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提高电气设备规范化管理水平。

5.2做好防护工作

在电气设备的运输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有效避免设备在运输的过程中损坏;同时所有电气设备在运抵使用区域后应在使用前再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测,以检查其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只有确保未出现任何损坏后,设备和组件方能投入使用。

5.3加强操作之前各项准备工作

每种类型的电气设备都必须从购买等来源进行检查、电气设备运行和日常维护等全面分析,以便制定具体的操作程序。使用电气设备之前,必须应用特殊工具,以避免各种信息匹配和重复调试、安装期间拆卸、防止碰撞和部件更换方法详细处理、根据要求严格应用服务、碰撞或盘柜损坏等性能影响,所有电气设备在继续下一步之前必须符合工作条件。

结束语

伴随现代矿井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升,电气设备对矿井生产的高效开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部分矿井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对矿井生产中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不足,导致一些质量不达标的电气设备投入运行,也导致一些技术不过硬的操作人员参与到井下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中,提高了电气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也提高了运行成本,极易诱发重大安全事故。针对此,结合实际,对当前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常见的安全事故和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助力矿井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田睿.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8(02):206-207.

[2]任鑫.浅谈煤炭生产中电气设备的安全与管理[J].能源与节能,2018(03):25-26+36.

[3]褚艳娜.煤矿电气设备安全隐患问题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17,46(09):135-136+153.

[4]李太锋.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事故及有效预防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7(07):70-71.

[5]郭晓明.浅谈如何加强煤矿电气安全管理与预防事故发生[J].山东工业技术,2017(05):233.

[6]刘晓东.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与维护[J].中国设备工程,2017(20):20-21.

[7]廖杰红.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8):7-8.

[8]杨景欣.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J].企业技术开发,2017,36(10):121-122+140.

论文作者:赵宫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常见安全事故及其预防措施论文_赵宫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