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人民政府水利所 广东惠州 561000
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工程管理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实现其自动化和现代化管理。鉴于此,本文对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怎样抓好施工现场管理,直接影响着资源的有效利用,关系着各种安全隐患的整改,最终会影响施工企业可以获取的经济效益,为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定要把施工现场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加强信息化建设。
1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概念
所谓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指的就是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实现水利相关资源的共享,保障资源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水利信息发展中是社会发展以及水利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实现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性。也是水利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包括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处理,信息的使用等。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促进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促进水利建设的顺利性,促进水利处理效能提升,使得水利工程建设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首先是满足水利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水利行业需要经常向政府、向社会提供水利方面的信息,并且信息量巨大,所以必须利用信息化实现,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其次水利信息化建设是水利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由于信息化是时代进步和发展的标志,促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2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要想有效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水平,必须充分了解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可以从三个阶段来明确项目管理内容:1)施工前期形成以监理人员、机构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业主方、承包方、监理方通过科学的协调配合开展工作。在此过程中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合同管理,在合同控制期间要明确相应的工程建设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等目标。2)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的项目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审核施工图纸,监督现场施工人员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并安排专人对现场施工安全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各类安全防范措施能够有效落实,同时注意核查工程量完成情况,及时收集各类技术资料、图纸资料,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3)在现场施工完成后,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协调相关监管人员、机构,做好相应的竣工验收,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本、工期、安全、质量等目标的顺利落实[1]。
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工程管理系统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通过对工程管理进行系统性的建设,能实现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水利企业通过购买一些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对系统软件进行改造,使其成为能够适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系统,从而促进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还可以在系统中集成第三方的项目管理软件,使系统的功能得到拓展,从而更加全面的对水利水电工程实施管理。但是,这种类型的系统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这是因为不同水利工程的区别很大,有的工程比较复杂,软件操作过程也会比较繁琐,难以实现高度人性化,所以还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软件作出适当的调整。
3.2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
卫星定位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获取可靠的数据,定位速度快且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获取准确的三维坐标。即使在天气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也不会受到影响,还能覆盖到很广的区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卫星定位技术能够连续24小时为水利工程建设听过所需的各类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地理和空间信息等,操作过程也很简便。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卫星定位技术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技术。目前,在许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所采用的卫星系统都为北斗卫星系统,或者GPS卫星系统。
3.3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即计算机模拟,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即其他的技术,对水利工程施工进行管理的技术,其能够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效率,使施工过程更加高效、便捷。比如,在水利工程施工前,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预测,并获取相关的参数,通过对这些数值进行分析,能够在实际遇到问题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并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能够帮助施工单位及时的处理突发情况。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可有效的降低技术人员的计算强度,提高其计算水平,使计算过程得到简化,将更多的时间节约出来用于对水利工程技术进行开发和研究。
4新形势下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策略
4.2抓好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以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一体”的动态体系是确保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机制。明确参建各方的义务与权责,对工程建设与涉及的其它各方负责协调,对施工现场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与管理;参建项目的各方都应积极予以配合,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合理运用新技术、新机械设备与新工艺,实现现场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把工程建到优质,切实在各环节上抓好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
4.3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
水利工程的主要管理部门应当与参加单位配合,采用统筹规划、综合考虑的方法,横向划分水利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各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管理要点。各参与单位,应针对具体的点和区域,并对应具体的安全管理人员。同时,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安全检查。在检查中,要加强参建单位安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吸取以往安全事故的教训,有效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4.4重视施工管理资源投入
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对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相应的资源投入。例如,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素质;采取各种措施,引进先进的施工管理人员,以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全面发展。e、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4.5对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将进一步完善
要重视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水利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批水利信息化技术和管理人才。要求其能够掌握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技术,精通信息系统管理,熟悉水利信息化知识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基层水利资源的利用效果有重要影响。在国家大力发展水利工程的政策引导下,通过不断总结基层水利站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并从技术、资金、制度、人才等方面提供保障,可以确保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逐渐提高水利站管理水平,真正构建现代化的水利站,为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郭勇.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水利技术监督,2016,24(01):43-44+86.
[2]方国华,高玉琴,谈为雄,郑在洲,郭宁.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3,33(03):39-44.
[3]张荣.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1,19(04):35-36+39.
[4]高玉琴,方国华,韩春晖,王弘.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内涵、目标及内容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04):45-48+60.
[5]尹艳青.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
论文作者:许振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
标签: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