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国重返北约军事机构_军事论文

浅析法国重返北约军事机构_军事论文

浅析法国重入北约军事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约论文,法国论文,机构论文,军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法国在退出北约军事机构30年后又重新返回,引起包括其他北约盟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关注。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仍是欧洲唯一最具实力的军事力量;西欧自身军事力量的成熟尚待时日;欧洲事务仍由美俄两家主宰。鉴于此,忠实地继承了戴高乐衣钵的希拉克政府决定重返北约军事机构,利用美国和北约的影响抬高法国的地位,进而取代美国,把欧洲变成一个以法国为核心的真正的“欧洲人的欧洲”。

1995年11月29日,法国在退出北约的军事机构30年之后第一次允许它驻北约总部的代表全权出席北约的军事委员会会议。12月5日,法国外长德沙雷特在北约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宣布:“法国已法定更多地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各类机构。”

法国的这一举动使世界为之哗然,在北约16国中也引起不小的波澜。它的复出虽然得到了会员国众口一辞的欢迎,但欢迎国的内心世界却大相径庭。有的欣喜,有的疑惧;有的真诚,有的苦涩。

法国自1966年退出北约军事机构至今已30年了。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剑拔弩张的冷战时期,它退出了北约这个西方国家一致对苏的军事机构;而在华约解散、苏联解体的冷战后时代,它反倒要重新参加该组织的活动这岂不令人费解吗?

一、法国退出北约军事机构的来龙去脉

早在1940年戴高乐创立“自由法国”运动始,就因美英的颐指气使、专横拔扈不断地与这两个盟国发生龃龉。戴高乐桀骜不驯的性格使美英深为恼怒,甚至发展到要将戴高乐排挤出法国抵抗运动委员会领导位置的地步。罗斯福就曾向丘吉尔建议断绝与戴高乐的关系。

战后,美英在重新武装德国和阿尔及利亚等问题上一再与法国产生摩擦。1959年6月1日戴高乐重新出任法国总统,他上台不久便向美英宣布,法国应和美英一样承担起它在世界上的责任,并提出修改北约章程。9月17日,戴高乐又进一步致函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建议在北约内建立“3国指挥机构”,否则法国就将“保留修改公约或退出该组织的权力”。他的建议遭到拒绝,法国于次年3月宣布,其地中海舰队不再受北约指挥,6月又拒绝美国在法国设置核武器,并迫使美国撤出其部署在法国的核弹和携载核武器的轰炸机。

为了进一步与美国抗衡,法国于1962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戴高乐公开声称:“与其说法国的原子弹是要对付莫斯科,毋宁说是要对付华盛顿。”1960年至1961年,阿尔及利亚发生叛乱期间,美国情报机构甚至与叛乱分子秘密接触,并许诺用武力支持他们的叛乱。

美国在法国的后院搞颠覆活动的行径进一步激怒了戴高乐。1963年,法国政府宣布其大西洋舰队从此不再受北约司令部指挥。1964年,法国召回全部在北约海军司令部任职的法国军官。1966年,戴高乐致函美国总统约翰逊,要求退出北约各军事机构。此后又宣布在7月之前撤回受北约指挥的所有法国军队,同时限令美军及其基地必须在一年内撤出法国,并取消了北约军用飞机在法国过境和降落的权力。10月,法国退出北约军事委员会,北约总部亦由巴黎迁往布鲁塞尔。

二、法国重入北约军事机构的原因

如果说30年前法国退出北约军事机构是为了反对美国的霸权,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那么今天它重新加入北约的军事机构又是为了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借助美国的力量,制约美国主宰欧洲事务,建设一个以法国为首的“欧洲人的欧洲”。30年过去了,世界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人一退一进的目的却仍如出一辙,这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深思。

1、北约仍是欧洲唯一最具实力的军事力量

可以说,欧洲是世界上安全合作机构最多的地区。如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独联体、西欧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等。但是在华约解散、苏联解体的今天,任何一个组织的军事实力都无法与北约相抗衡。

冷战结束后,东方集团只剩下前苏联部分国家组成的独联体军队,保、匈、捷、波、罗、东德都退出了东方集团;而以北约为代表的西方集团不公仍保留16国的军队,还大有扩充之势。如果包括不久将被接纳的波、匈、捷、斯“维谢格拉德集团”,北约将比独联体多41个坦克师、88个航空兵团、173个炮兵团、132个装甲战车团。也就是说,北约的坦克、大炮、装甲战车比独联体多一倍,飞机多一半。此外,它还可以使用前华约国家的现代化港口、机场、导弹基地、仓库和通信设施等等。俄《真理报》指出,前东德军队加入了北约,而东方集团却减少了一个强有力的波罗的海军区……

在历时4年的前南冲突中,西欧盟国为结束这场发生在家门口的战乱费尽心机。美国却一直隔岸观火,并时而从中作梗,搞得欧洲盟国无所适从、无计可施。美国见时机成熟,便操纵北约的军事力量用狂轰滥炸和软硬兼施的方法把交战各方施到谈判桌旁,仅用4个月时间便逼迫它们按照美国的意志结束了这场战争。

此外,北约强劲的东扩势头以及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使法国意识到北约在欧洲国家心目中的地位。上述的一切都在向世人昭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是欧洲最具实力的军事力量。

2、赋予西欧自身的军事力量以新的活力

西欧联盟被视为西欧自己的军事力量。联盟成立于1948年。开始只有5个国家,后扩充至10个国家,3个联系国,两个国家派有观察员。其宗旨是促进欧洲的团结,推动欧洲统一进程;协调成员国的防务、军队和军工生产方面的政策,以增强成员国的集体防御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组织越来越多地强调其安全与军事职能。

以法国为首的西欧盟国一直致力于西欧联盟的发展和壮大。1991年,它参加了海湾战争。1992年,创建了欧洲军团,迄今,欧洲军团已有了3个师(德国师、法国师、比利时师)和两个旅(法德旅和西班牙旅),共有5万人和1000辆坦克和装甲车,并正在发展一个卫星系统,以便使其在情报侦察方面不再依赖美国的五角大楼。尽管如此,西欧联盟因防务负担和不信任德国等问题一直发展缓慢,尤显突出的是,它在前南冲突中几乎处于无所作为的状态。去年末,法国外长向法新社和法国国际电台发表谈话时说:“欧洲在防务方面是软弱无力的”。

由于西欧联盟的实力尚不足以单独承担西欧的防务,只得在军事方面隶属于北约。法国认为,它可以通过参加北约军事机构,在北约内部的美国支柱之外再建立一个欧洲支柱,让西欧联盟充当这个欧洲支柱的防务支柱,使西欧联盟“真正成为欧洲联盟的武装臂膀和防务组织。”

3、打破俄美主导欧洲事务的局面

自二战结束以来,欧洲局势一直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所左右。此间,美国自恃西方国家的盟主,对盟国颐指气使、专横拔扈。西欧国家出于共同对苏战略的需要,在国际事务中往往采取顾全大局、委屈求全的姿态。

冷战结束后,苏联的威胁已逐渐消失,国际关系的重心亦由军事转向经济。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国家不再想继续唯美国马首是瞻,它们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由自己主宰欧洲的命运。

可是,美国不想放弃它在欧洲的既得利益,仍千方百计地控制盟国。它不是联英制法德就是联德制法英,使西欧国家依旧跟着它的指挥棒转。

前南冲突是二战以来在欧洲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一直在干扰盟国的决心和行动。在解决冲突的最后阶段,它全然不顾盟国的态度,独断专行,使西欧盟国4年来奔波斡旋所取得成果却让美国在4个月内轻而易举地窃取了,非但如此,还给国际社会留下一个软弱无能的印象。西欧盟国对此十分恼火。

就俄罗斯而言。尽管它已不再是昔日的超级大国,但仍是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仍是能对北约构成军事威胁的唯一国家。1995年是俄罗斯对西方采取强硬对策的一年。苏联解体后,其继承国俄罗斯以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和大规模的裁减军备来换取西方的经济援助。但双方的想法却南辕北辙,西方想用削弱俄罗斯地位的方法遏制俄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它们允诺给俄的援助迟迟不到位;还准备把西方军事联盟的“前沿阵地”推进到俄罗斯的家门口;把俄排挤在解决前南冲突的进程之外;干预俄罗斯向伊朗出售核反应堆;对俄实行贸易歧视政策……等等。

西方的行径在俄罗斯引起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以至危及叶利钦政权的稳定。为了迎合国内的这股情绪,以利今年大选稳操胜券,叶利钦向西方国家发出警告:北约东扩将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如果北约将其势力范围推进到俄罗斯边界。“整个欧洲将可能重新燃起战火”,它无异于在欧洲建立第二道柏林墙,会挑起一场新的冷战。他还声言,要在独联体内建立“象华沙条约那样新的军事政治集团”。

在发出警告的同时,叶利钦政府还采取了对抗措施。它解除了个科济列夫的职务;在俄西、北、南战区部署核武器,将弹头对准积极要求加入北约的波匈捷等国;调整军事部署,在与立陶宛和波兰交界的边境上建立新的联合军队集群;打破常规及条约的限制,单方面增加俄侧翼兵力兵器;放慢核裁军步伐,坚持与伊朗搞核合作……。

俄罗斯的强硬态度使北约不得不放慢了东扩的步伐;加强北约与俄罗斯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如同意俄参加北约多国维和部队,参与在波黑的维和行动;并确立了一种安全机制,以表明北约在欧洲重大安全问题上采取行动时将“充分考虑俄罗斯的意见”。

美俄在欧洲事务中的交易使欧洲国家心怀不满和疑惧。法国《世界》报称:“我们不能排除美国不顾欧洲国家的想法迫使俄罗斯接受自己条件的可能性。只要看一看欧洲国家在代顿是怎样力争不被排斥在波斯尼亚和平协议谈判外,在布鲁塞尔是臬坚持要大西洋联盟所有成员国对美国司令的军事决策实行政治监督,人们就会明白,美国有可能不顾欧洲国家的想法迫使俄罗斯接受自己的条件”。

4、利用美国抬高法国的地位

在密特朗执政的年代里,法美之间不断发生摩擦。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不是联英制法,就是联德制法。冷战时期,出于战略上的考虑,美国倚重英国,英国在欧洲事务中显得异常活跃;冷战结束后,美国又对经济强国德国情有独钟,德国在欧洲的地位突显,法国经常与美国唱反调,一直处于二流地位。这使法国很难按照自己的心愿突出法国是欧洲主导强国的地位。

现任总统希拉克虽是位典型的戴高乐派人物,并素以对美强硬著称,但他接受了密特朗政府对美政策的“失误”,审时度势,企图利用美国的声威和实力达到壮大自己的目的。美国毕竟不是欧洲国家,迟早要撤出。从目前看,未来欧洲的主导权是在德法之间争夺。法国认为,谁能有效地利用美国,谁就能执欧洲事务之牛耳。

于是,他上台后,公开反对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呼声;要求延长美军驻留波黑的期限;呼吁美国不是削减,而是增加对外援助款项;并成为12年来访问美国的第一位法国首脑……。

5、把北约改造成一个欧洲化的北约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去年12月11日对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们说:“我任期的第一个目标将是致力于欧洲的成功。第二个目标将是北约组织的现代化和在这一联盟范围内创造一个欧洲防务支柱……。”他还表示,大西洋联盟的现代化和欧洲防务支柱的建立是他的首要目标之一。为了使欧洲不受制于美俄之间作出的安排,现在就应当由发表言论进入采取实际行动阶段。

目前,北约正出于冷战后的转折期,面临调整战略、改革结构、向前南地区派兵、实行东扩、确定对俄关系、调整对北约内部的欧美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法国希望在这个调整期间内能在北约的美国支柱之外再建立一个欧洲支柱。希拉克说得很明确:“我们必须围绕西欧联盟创造欧洲支柱,它必须在大西洋联盟构架内同美国的支柱自然连结在一起。”

从他的上述讲话中不难看出,法国已意识到,象往那样站在北约之外一味地批评、指责,丝毫不能左右欧洲局势的发展。要想按照欧洲人的想法“改造”北约,只有参加北约的活动。这比处心积虑地壮大西欧联盟更有利于创建欧洲支柱。其最终目标自然是用欧洲支柱取代美国支柱,逐渐实现北约的欧洲化。

正因为如此,法国在北约秘书长的人选,放慢北约东扩步伐、拒绝美国以成员国身份参加欧盟——地中海会议、驱逐美国间谍、反对美国经济封锁古巴、反对美国干涉俄罗斯与伊朗的贸易、限制北约美军指挥官的权力等一系列问题上都采取了与美国相佐的政策。法国还力图取代美国为西欧盟国提供核保护伞。

三、前景展望

法国重新参加北约的军事机构对北约15国来说是忧喜参半。喜的是北约内部从此有了敢于为欧洲人说话的成员国,已找到建立和壮大欧洲自身军事力量的可行办法;忧的是北约内部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分裂为大西洋派和欧洲派,即亲美派和亲法派。其内部将就各类问题争论不休,很难达成一致意见,以至妨碍北约的深化与扩大。

英德两个欧洲主要国家对法国重入北约军事机构也是同床异梦、心态各异。英国既不想失去与美国的特殊伙伴关系,又不想被排挤出欧洲统一进程之外,还想与法国联手为西欧国家提供核保护;而德国则希望留住美国人,利用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巩固和壮大德国在欧洲的强国地位;历来仰仗美国核保护的一些西欧小国则不信任英法,仍想继续借助美国的核力量保护自己。

对法国重入北约军事机构最感不安的要数美国了。美国人并不傻,他们看得出,法国的举动无疑是针对美国的一把软刀子,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使美国受到致命的伤害。但它又没有任何理由反对,只有吞下这只苦果,静观事态的发展。

总之,从表面上看,法国重新加入北约的军事机构是要从此“改邪归正”,甘当“乖孩子”,而实际上,它是要重入“大家庭”,伺机夺取“家长”位置。

标签:;  ;  ;  ;  ;  ;  ;  

浅析法国重返北约军事机构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