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的影响论文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的影响论文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的影响

张竞文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摘 要: 数字化时代信息传输速度越来越快,传播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新媒体影响下,公众针对媒体信息进行阅读的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也就影响了大众进行信息阅读时的心理,下面首先就新媒体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而后对新媒体影响下大众阅读心理以及方式受到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进而就其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新媒体传播;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影响

当前我国信息传播技术发达,新媒体传播形式不断翻新,人们可以通过诸多新媒体对信息进行碎片化阅读,这也就决定了在这个时代公众对于媒体信息的关注时间较短、关注度也较差,因此我们要针对新媒体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变化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大众信息阅读心理,以此来作为媒体传播模式、信息呈现方式调整的参考依据,以保证媒体信息传播的效率性。

感知层:通过智能IP网络摄像机[3-4]实现阀室现场的视觉感知、三鉴/微波探测器实现对阀室现场一定范围内的移动物体的探测与感知、声光报警器用来实现感知到入侵信号时的现场警示;网络层:通过局域网交换机、专网/公网传输设备实现阀室本地、站场与阀室的数据交换与传输;应用层:分为主机支持层与提供服务层,主机支持层为提供服务层功能的实现提供硬件支持。网络拓扑图见图1,逻辑拓扑图见图2。

一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公众阅读方式的变化趋势分析

(一) 阅读更倾向于鲜明的视觉元素

在当前的信息传播时代,信息传播技术不断升级,而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过去主要的信息载体是文字,如今则出现了较多的信息展现方式,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的今天,人们的眼球被五花八门的视频、图片吸引,阅读更加趋向于鲜明的视觉元素,大众追逐的信息展现模式已经从文字变成了读图、读视频,而新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的关注度,也在这一特点上做文章,在信息展现形式上加重图片与影像形式的宣传力度,使得公众阅读方式更加倾向于视觉化、鲜明化。

(二) 阅读更加倾向于有娱乐性质的信息

由于信息传输的效率性与便利性都在提升,新媒体时代人们进行信息阅读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碎片化时间的高效率应用可以提升公众的时间利用率,但同时,也会消减人们对于信息的专注度,因此为了牢牢抓住公众的眼睛,各路新媒体不断提升信息呈现形式的娱乐性,使得人们在阅读的时候提升兴趣,关注度能够在这类媒体信息的网页、文章上停留更久的时间,而在新媒体时代,公众的关注度就是媒体争取广告、融资的资本,因此新媒体会不断强化这一能力,这样就会进一步强化公众进行信息阅读时对娱乐性信息的关注,从而形成公众对于娱乐性信息传播的阅读趋势。

(三) 阅读形式越来越多元

在新媒体时代,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不断发挥作用,人们进行信息阅读的时候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书、文字形式,而是在网络信息多样化的形势下,进行多元化形式的拣选,找到自身喜欢的阅读形式,虽然公众在阅读形式的选择上倾向于图片与视频这类鲜明的视觉形式,但是文字、书籍、音频这些信息传播形式也尤其受众群体,同时在很多新媒体文章中,会综合使用多种信息承载形式,比如一篇公众号的文章里会出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种阅读形式,为公众呈现一道具有丰富味道的感官佳肴,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公众的阅读形式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二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形式变化对于公众阅读心理以及方式的影响研究

(一) 公正阅读更加倾向于浅阅读

在过去的任何时代,阅读都主要指对文字信息的接受,因为文字读本需要阅读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其阅读连贯性以及信息逻辑性上要求就相对较高。而在当前,新媒体与新型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信息传播带来了巨大便利,公众大多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信息阅读,其阅读的连贯性被打断了,公众阅读兴趣逐渐走向浅阅读,也就是大部分读者更愿意走马观花地快速阅读一些信息,以知道为目的,而非传统阅读习惯上的以信息的理解、吸收为目的,深入思考的时间逐渐变短,人们对于媒体信息的要求也就变成了浅显易懂。

(二) 阅读形式与内容更加多样、自由

拟建的德江县X6I8线潮砥至长堡公路改造工程,路线起于潮砥镇永红路路口处,途径檫耳岩、官宅村、石板滩村、李家寨,讫于长堡镇接在建中的G352—K24+210处,路线全长12.300km。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三) 信息繁杂超载

在数字化时代,各种媒体形式呈现杂乱的状态,提升了监管难度,但是政府也应该积极利用媒体监督与管理权力对大众阅读方式以及心理进行科学引导,其中首要的工作就是通过媒体监管对网络信息与舆论传播进行正确引导,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舆情控制已经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网络舆论传播的速度快、影响范围大,引导与管理不善就会导致一些负面极端言论在网络使用者之间扩散,影响社会和谐,政府应该强化网络信息的监督工作,保证网络信息的正确性。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对公益性出版进行适当鼓励,出版业在当前信息时代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电子读物的出现导致部分出版物的盗版现象严重,给出版方带来了损失,为了对公众阅读习惯进行科学引导,我国政府应该对出版行业给予鼓励,提升具有一定思想性的优质出版物的出版与传播效果,为社会整体于都环境的优化提供帮助。

三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针对大众阅读方式以及心理变化进行科学应对的策略

(一) 各种形式的媒体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媒体是信息编辑与发布的平台,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与内容会影响公众阅读的方式与心理,而在当前这个新媒体频出、媒体竞相讨好读者的时代,媒体必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要对自身所发布信息的阅读形式以及内容进行把关,还要对其阅读议程做好科学设置,要引导公众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深思考的习惯,媒体在把握读者阅读节奏的同时也应该尽量保证读者阅读方式的优化。另外,在新旧媒体融合方面也应尽量提升速度,在数字化时代,新媒体的阅读形式更加符合公众预期而传统媒体则代表着更加沉稳、科学的阅读习惯,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阅读引发思考,将整个社会的阅读浮躁心理抹去是媒体人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而媒体也应在阅读内容上进行严格把关,通过真实、有深度的阅读内容发布营造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阅读环境。

互联网是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最主要的一种阅读形式,亦是大众获取阅读信息的主要来源。与传统阅读形式不同之处在于,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阅读背景下,大众能够根据自己所感兴趣的阅读内容进行阅读信息的自由筛选,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互联网上自由的发布信息。如此阅读形式下,大众十分重视展现自己的才华,彰显自己的个性。由此,社会风气、伦理和道德标准均出现了较大变化,受众在此另类的阅读自由化影响下,难以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

(二) 政府要承担起引导与监管的责任

信息繁杂是指在新媒体时代,受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影响,大众阅读的信息较多,涉及到各个方面。信息超载主要是指大量的信息已经超过了整个阅读系统以及大众个人的阅读承载能力,简而言之,当前整个阅读系统和个人在阅读当中所能够接受到的信息量,已经完全超过了自身原有的承载能力。由于信息繁杂超载,使得大众面对多元化的阅读信息难以产生阅读兴趣,甚至会出现无形的压迫感,对所能够接受到的阅读信息难以作出良好的选择、处理和分析。

石桥那头,山径拐弯处曾有一座太子庙。起初庙宇只是茅庵,乃一云游和尚结草衔环搭建。和尚自称药僧,每日白天上山采药,晚上念经之余饱读药典,能将《黄帝内经》和《汤头歌》倒背如流。周遭百姓来拜佛问诊,药僧望闻问切后,送一包草药,药到病除,不收分文。年复一年,远近善男信女感佩和尚功德医道,捐谷捐粟,兑成碎银,打算积少成多,为药僧,亦为父老乡亲自己,建一座砖砌瓦盖的庙宇。

(三) 大众也应积极调整阅读心态

在信息传播中,大众作为信息受体其实也有主动作用,在实际信息传播与阅读的过程中,公众中的具体个体应该就自身阅读习惯以及喜好的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并积极拓展自身阅读内容的边界、深化阅读思考的深度,要尽量腾出一段时间来进行阅读而不是采用看视频等方式接受信息,这样更能提升信息阅读的思考高度,为个体自身思想境界的提升、思考深度的加大提供助力,而非受外界影响而走向浮躁。

四 结束语

总之,在数字化信息传播的时代,新媒体不断涌现,信息传播形式以及信息呈现方式都在不断进行变化,公众对于媒体信息的阅读习惯也在随之变化,我们应该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变革,提升媒体对于信息的甄别、编辑能力,政府也要承担起是会责任,为时代进步、社会发展进行媒体传播信息把关,确保新媒体时代人们所接受的信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将那些媚俗、虚假、刻意夸大的信息排除出公众视野,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干净的土壤。

参考文献

[1] 邵晓芳. 新媒体时代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实践[J]. 人民论坛,2015(35):211-213.

[2] 刘红燕. 小议新媒体传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 出版广角,2015(16):72-73.

[3] 李宗建,程竹汝. 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挑战与对策[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6,17(5):76-85.

[4] 葛自发. 新媒体对“积极受众”的建构与解构[J]. 当代传播,2014(1):71-73.

[5] 刘新业. 探究新媒体环境对舆论传播的影响和应对之策[J]. 传媒,2014(4):69-71.

[6] 冯伟. 新媒体传播模式对于广告传播模式的影响[J]. 新闻传播,2014(5):127.

[7] 原平方. 情境即信息:兼论新媒体传播情境的三重特性[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6):20-24.

本文引用格式: 张竞文.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的影响[J]. 教育现代化,2019,6(22):223-224.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22.083

作者简介: 张竞文,女,汉族,山东泰安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动画。

标签:;  ;  ;  ;  ;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的影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