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心理治疗对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杜静波

(成都东较场军职干休所 四川成都 610011)

【摘要】目的:了解留守老人群体中施予支持性心理疗法对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111例于2014年10月至2017年02月进入本院展开专业诊疗的留守老人,予以专业治疗的同时,以疗法差异展开分组工作:甲组中56例均施予支持性心理疗法,乙组55例未施予心理疗法,仅指导老人正常生活,并给予甲、乙组老人幸福感评定表的计分结果、抑郁评定结果作专业统计与客观比较。结果: 甲组56例老人接受本次专业疗法后,有45例(80.36%)无抑郁现象,10例(17.86%)轻度抑郁,1例(1.79%)中重度抑郁;乙组55例中,有23例(41.82%)无抑郁现象,27例(49.09%)轻度抑郁,5例(9.09%)中重度抑郁,(P<0.05);甲组老人幸福感评定表计(82.22±2.37)分,乙组是(73.77±2.36)分,(P<0.05)。结论:临床给予留守老人专业治疗时,以支持性心理疗法展开治疗工作,对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升高具有促进作用,推荐优先选用。

【关键词】留守老人;抑郁程度;支持性心理疗法;幸福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04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lderly population given the effect of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on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Methods 111 cases of elderly from October 2014 to 2017 02 months in our hospital to develop professional treatment, be professional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to start work in groups: group a different therapy in 56 cases give psychological support therapy, 55 cases in group B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therapy, only guide the normal life of the old man, and give a rating scoring result in group B of elderly well-being, depression evaluation results for professional statistics and objective comparison. Results 56 cases in group a the old man accepted the professional treatment Method, 45 cases (80.36%) without depression, 10 cases (17.86%) with mild depression, 1 cases (1.79%)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depression; 55 cases in group B, 23 cases (41.82%) without depression, 27 cases (49.09%) with mild depression, 5 cases (9.09%)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depression, (P < 0.05); the elderly well-being evaluation meter (82.22 ± 2.37), group B is (73.77 ± 2.36)% (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give left behind elderly professional treatment,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to carry out treatment work, It is recommended that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ir mental health.

【Key words】Left behind elderly; Depression degree;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Happiness; Mental health

多种因素作用下,留守老人大多有心理问题存在,除了制约其晚年生活质量不断升高外,同时还可能有抑郁问题发生,以至于其心理健康状况受损,及时展开支持性心理疗法迫在眉睫。为了解支持性心理疗法在本院实践水平,本次选择111例于2014年10月至2017年02月进入本院展开专业诊疗的留守老人,旨在改善其心理状况,同时确保机体幸福感进一步升高。

1.临床信息、临床疗法

1.1 临床信息

选择111例于2014年10月至2017年02月进入本院展开专业诊疗的留守老人,予以专业治疗的同时,以疗法差异展开分组工作。56例甲组老人中,62岁~93岁,均值(75.68±7.00)岁;31例(女性;55.36%)/25例(男性;44.64%)。55例乙组老人中,61岁~95岁,均值(76.21±6.83)岁;31例(女性;56.36%)/24例(男性;43.64%),两组老人上述信息比对结果表明无临床显著性,(P>0.05)。

1.2 临床疗法

甲组中56例均施予支持性心理疗法,具体途径是:第一,观察环节的心理疗法。首先,医师要了解老人身体状况与心理状况,询问其近年来身边发生的大型事件,再了解大型事件及其心理问题内在联系。其次,医师要鼓励老人主动表达内心情感,并且对上述大型事件作客观评定,再指导其以积极语言与情绪予以解释。最后,一旦在解释环节发生任何困难,医师要引起重视,并依据其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老人的寓言故事,通过讲解故事,以此为途径引导老人进行正性解释,确保其问题处理意识、处理能力均不断提升。第二,处境鼓励环节、语言表达环节的心理疗法。在此环节,医师要客观判断老人情绪状况,鼓励老人将自身情绪变化状况、负性心理状况明确表达出来,确保老人正确对待自身处境,通过予以鼓励,以促使其负性情绪缓解。此外,若老人负性情绪始终未能得到缓解,仍需以寓言故事为途径,以促使其积极想象,进而改善心理水平。第三,扩大目标环节的心理疗法。在该阶段,医师要以适合老人的方法及语言形式予以劝导,鼓励其克服自身负性情绪,并且引导其进入至积极情绪状况中。第四,支持性心理疗法开展频次以每周1次~2次为标准,结合其心理状况临床改善质量判断开展总时长。

乙组55例未施予心理疗法,仅指导老人正常生活,

1.3 疗效标准

(1)抑郁程度。以GDS表[1]对所选病例抑郁程度作专业性评估,若得分处于21分及以上,属中重度抑郁;得分处于11分与20分间,属轻度抑郁;得分处于10分及以下,属无抑郁。(2)幸福感。以GWB表[2]对所选病例幸福感作专业性评估,得分及其幸福感间处于正比关系。

1.4数据分析

记录甲组/乙组留守老人抑郁程度及其幸福感,将记录值录入至Excel表,文中数据分析工作统一选择SPSS 22.0型软件展开,分别用n(%)与(x-±s)表示其计数与计量资料,如果差异表现出临床显著性,(P<0.05)。

2.结果

2.1 于甲/乙组留守老人内行专业治疗前、后抑郁程度

于甲/乙组留守老人内行专业治疗前,其抑郁程度临床统计结果展开比较后,并未表现出临床显著性,(P>0.05);而治疗工作展开后,乙组老人抑郁程度较之治疗工作前,仍无临床显著性,(P>0.05),甲组对象则显著改善,且两组比对,(P<0.05),如表1。

表1 于甲/乙组留守老人内行专业治疗前、后抑郁程度 (n/%)

 

3.讨论

作为社会群体中特殊对象,留守老人已成为时下关注热点之一,具体指年龄处于60岁及以上,且子女未能前往探视的时间超过90d者[3]。一般而言,留守老人大多会有失望情绪、失落情绪、抑郁情绪、自卑情绪以及孤独情绪等出现,除了会使其生活质量直接受损外,同时还会使机体心理健康程度受到影响,及时展开支持性心理疗法已成为改善留守老人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的关键性举措之一。

支持性心理疗法强调以行为指导为主要表现形式,具体囊括心理鼓励、心理劝解、心理解释、心理疏导以及心理安慰等途径,以确保机体冲动情绪、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恐惧情绪及时缓解[4]。人们除了有健康能力外,同时还会有生病问题出现,留守老人同样不例外,而基于此背景环境中,落实支持性心理疗法时,医师需要对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专业调节,通过促使老人健康能力不断提升,确保其心理问题自主改善,在配合展开积极解释工作的基础上,对“反向思维”模式合理应用,确保老年固有思想不断更新,以确保其身心健康[5]。不仅如此,通过展开支持性心理疗法,于观察环节、处境鼓励环节/语言表达环节、扩大目标环节加以心理指导,留守老人还可正视自身心理问题,确保其正视困难、并且主动寻求问题处理措施,以最终摆脱困境,除了能使其抑郁程度缓解外,同时还可使其幸福感不断升高[6]。本于甲组与乙组留守老人内展开两种专业治疗疗法后,甲组56例中80.36%无抑郁现象,17.86%轻度抑郁,1.79%中重度抑郁,优于乙组55例中的41.82%、49.09%及9.09%,(P<0.05);同时,甲组老人幸福感评定表计(82.22±2.37)分,比乙组(73.77±2.36)分高,(P<0.05),提示支持性心理疗法实践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给予留守老人专业治疗时,以支持性心理疗法展开治疗工作价值优越,除了可改善机体抑郁程度外,同时还可使其幸福感提升,因此对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升高具有促进作用,推荐优先选用。

【参考文献】

[1]刘建进.探讨体育锻炼对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以广州新型社区体育开展情况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4(10):42-43.

[2]毛雪梅,杨继文,陈玉梅,等.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龙桥乡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3):1957-1960.

[3]赵林,陈芳,刘华,等.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及护理服务需求现状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23):62-65.

[4]盛丽娟,孙欣,赵丽萍.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1217-1219.

[5]李金坤,吴洪涛,孙广宁,等.山东省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及抑郁状况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09):897-900.

[6]杨春江,穆罗娜,侯红旭,等.社会支持对农村老人心理福利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河北省516位农村老人的问卷调查[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8(04):82-88.

论文作者:杜静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杜静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