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中策略浅析论文_李文才

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中策略浅析论文_李文才

李文才 东源县黄村镇黄村坳小学 广东 河源 517569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情境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学科的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符合当前语文学科教育的发展要点,也契合学生身心成长的需求,是现今语文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本文以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学科教学为例,从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问题、应用策略入手,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应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1-083-02

不同于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情境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教学氛围、加强知识理论讲解等方面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语文学科作为学生的母语教学,对学生文学底蕴的提高、文字应用能力的加强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的教育改革要求寓教于乐,尤其对于年龄幼小、心性不定的学生,更是要以兴趣教学为主。在此基础上,情境教学法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六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渐趋于成熟,情境教学法不能采用半哄半教的“幼稚”形式。对此,还需要语文教师深入探讨,充分体现情境教学法的教育优点。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的教学问题

(一)理解的程度不足

虽然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六年级得到了普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受众面。但许多教师只是单纯提高了认识程度,对情境教学法的教育价值还没有得到深入的理解[1]。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虽然知道情境教学法十分重要,但重要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却无法说出个结果。除此之外,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情境教学法的授课方式比较浅显。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只能靠摸索实践的方式逐渐熟悉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这也是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主因之一。

(二)应用方式死板,没有变通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频率逐渐增长,但他们比较侧重于多媒体构建教学情景的模式。大多数教师普遍认为,学生普遍容易走神,教学的进度十分紧张。采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图片的情景教学形式,占用时间比较简短,容易控制,这也导致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的实际教学应用中落入形式主义。创设情境的手段还有实物教学、角色扮演、走向社会等多种形式,这些教学手段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不应当被教师所摒弃。

(三)情境内容不具备教学意义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情境教学法仅仅当做活跃课堂的催化剂。首先是与生活现实所脱离,学生无法从中寻找到代入感,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此外,个别语文教师将问题情景设置的过于简单幼稚,虽然保证了全体学生的参与度,但这样的情景问题不存在任何教育内涵,只能作为活跃气氛的插曲。语文教师创设情境的内容应当契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明确教学目标,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才能体现这种教学方法的授课优势[2]。总而言之,语文教师不应舍本逐末,将情境教学法大材小用。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的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将情境教学法的授课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理念的陈旧。教学理念如果拘泥于传统思维,语文教师的授课素养就无法跟随时代得到进步。情境教学法的正确应用不在于灌输,而在于引导。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知识,通过生活的理解探索知识,总结经验。所谓情境教学,其情感的共鸣才是教学的主旨[3]。比如六年级古诗《宿建德江》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秋江暮色的细腻场景,将作者的羁旅之情娓娓道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何作者会产生这种情感?作者缅怀的是羁旅夜泊的孤独忧愁,是野旷江清的借景抒情,这是一种淋漓尽致的感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时教师再插入一些秋色江夜的寂寥景象,学生的情感共鸣就会油然而生,也达成了情境教学法的授课目的。

(二)开拓教学资源

如今,网络信息发展的速度日新月异,带来了日渐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互联网的帮助,语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可以搜索到更多的素材。不管是视频、音乐、图片、自制PPT,都可以实时下载,积累到自己的资源库当中。由于这些教学资源良莠不齐,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进行筛选,刨除教育意义低的部分,提取其中的精华。教师不仅要如此,还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准,熟练制作教学课件,将素材融入到自己的教学风格当中。

(三)完善教学流程

情境教学法的授课应用需要成熟的教学流程。以《开国大典》的教学为例,首先通过播放视频片段,引入主题,大致阐述故事的梗概:这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在北京首都举行典礼的记录过程。随后引出悬念:参与的群众都有什么人?开国大典以什么样的流程进行的?让学生产生探究学习的欲望。随后是结果的公布:开国大典顺利召开,新中国就此成立!结合教材原文与视频的播放,学生将深刻体会到开国大典的庄严盛况与国家成立的民族自豪感。教师也可以适当对内容进行延伸,将课文中没有详细叙述的细节添加进去。通过“主题引入-引出悬念-收尾”的教学流程,情境教学会更具有生动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师生互动

如果学生能够参与到情境的创设之中,那么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飞跃性的提高。情境创设者可以更充分地理解课文中的文字含义,再加上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学生会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动力。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时,教师扮演五名八路军战士中的一员,让学生扮演其他角色,根据课文的内容或者电影视频展开情境对话。让学生体会课文中五名烈士英勇无畏的抗战爱国之情。通过师生互动形式的情境教学,学生将更容易融入到课文角色中,并且深刻体会到文中的思想情感。

(五)融入生活

语文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标准倡导将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生活教学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形,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情境教学。又比如在学习《丁香结》这一课时,教师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延伸,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自己所了解的花草植物。学生通过家中种植、观看书本或视频、踏青等经历对花草知识畅所欲言,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浓厚的代入感觉。再返回学习课文时,也能对原文加深理解。

(六)艺术感染

早在2011年,义务教育的语文学科标准就有所规定:语文的教学应当联系其他学科的内容,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的情境教学,可以融入艺术元素,来加强情景的感染力。艺术的内容可以选择音乐、美术,通过丰富视听内容,来为学生的感官带来浓烈的刺激。比如对课文《月光曲》的学习,通过原文,学生只能从纸面意思上了解到这首曲子的优美。教师可以将月光曲作为课堂情境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聆听优美的乐曲,进而加深学习感受。艺术元素不仅可以丰富情境教学法的教学内容,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除了这样还要深入挖掘艺术元素的教学潜力,把它应用到情境教学法中。

结语

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达成新课标的改革需要,提高语文教师的授课水平。语文教师要把握情境教学法的教育优势,通过深度剖析教材内容,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语文教师可以在情境中融入生活元素、艺术元素,用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升华课堂教学的层次,优化语文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踊跃参与情景课堂活动的同时,让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萌.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应用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2]李新春.思考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3):163.

[3]赵磊.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65.

论文作者:李文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中策略浅析论文_李文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