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作文自带光芒论文_吴淑典

如何让作文自带光芒论文_吴淑典

山东省莱西市实验学校 266600

一、敏感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生活的变化,心态的波动,喜怒哀乐,千姿百态。敏感的、善于观察和感悟的学生,会抓住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星冥想、一次奇遇、一次邂逅、一点纠葛、一个插曲、一场梦幻,自然界的一丛草木、一块山石、一朵鲜花、一片雪花、一只飞鸟、一场雨雪、一颗流星,也可以是一个画面、一种意境、一个人物,甚至是偶尔听到的几句对话,以及从生活平面飞跃的一点浮想,都可能心有所动,激发情感,产生思想。学生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敏锐地抓住偶尔得来、稍纵即逝的对话、动作、场面、情思、感受,把它写出来,写得别具意味,引人入胜,令人回味。从学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到,他们较关注日常生活中与己有关的事,重在倾吐自己的喜怒哀乐,似乎缺少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针对这种情况,我一方面肯定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观察描述所取得的进步,另一方面选取少数同学作文中有关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叙事和议论性文章加以介绍,并褒扬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眼光的敏锐,思考的深刻性,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自身学习与祖国建设事业联系起来,激发学生争做班级、学校、社会主人翁的热情,从而产生学习需要,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写作动机。同时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将学生的情感唤醒到最佳水平,利用一切能引发学生亢奋情感或情绪反应的刺激手段,促使其形成跃跃欲试、一吐为快的写作欲望。

二、真实

余秋雨说:“散文是一种不带什么表演意识的直白坦示,在散文中的任何矫情、空泛、玩弄比在其他文体中更让人难受。”“散文作为一种文体的自立首先是一种心态的自立。”这段话启发我们,作文要以一颗真诚的心,抒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手写我心”,这颗心,应该是一颗真实的心灵,不矫揉,不做作,更不能虚伪。应该指导学生不拘一格,随心而写,尚真忌伪,无论是叙述描写,还是抒情议论,都要真实地反映自我的观察,自我的认识,自我的评价,摒弃虚情假意,反对刻意为文。真实再现,真切流露,真情表达,纯净自然,出于天籁。从某种意义说,作文就是作者与自己心灵的真诚对话,就是真挚地向读者袒露自己的灵魂,绝无矫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有味

不论哪种文体,都应该努力写出一些意味,因情而动,依实写来,联类生发,议论风生,联想升华,率性而作,涉笔成趣,从而表现了一种认识,一种体验,一种感情,一种咀嚼,形成一种情景理相生、含蓄蕴藉的意向空间,呈现出意蕴、情致、理趣,空灵中有实,飘逸中有根,柔媚中有骨,或以事感人,或以情动人,或以思想启迪人,以智慧愉悦人,才能有意味,才能意味深长。当然,这一切不需要长时间准备,也不需要反复酝酿,正如陆游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不需要刻意追求,偶尔得之即可。要“文武兼备”,我手写我心。“文”是指学生应作文所需,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接受各方面的熏陶,在知识情感、语言表达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武”则有活动作文的倾向,即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或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获得一定的生活体验。在具备这两方面条件的情况下,学生用心观察,“多愁善感”,调动自己的文学积累,整合处理,从而用自己的笔生动准确地表达心中想要描述的内容。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又是一回事……”因此,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周妥地下一番琢磨功夫,启发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运用多角度和多写法进行尝试,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层面性,引导他们对生活素材“剪裁”“排次”,进而将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

四、灵活

在构思上要具有零散性、发散性、随机性,学生面对一物之微、一时之得,生发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比物连类,上下串联,一气贯注,敷衍成篇。在表达方式上,可再现一个小场景,可记叙一个小事情,可描写一个鲜明的人物,可抒发一种动人的情感,可表达一种独特的感悟。在风格上,可朴实清秀,可雄浑刚劲,可潇洒俊逸,可峭利冷峻,可冲淡平和。可空灵温婉,可娟秀纤巧,可充满乡野之气,可洋溢都市风情,可庄可谐,丰富多彩。在篇幅上,长短不拘,长的可达千字,短的百字左右,随表意的需要而定。自己努力的成果,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是件开心的事。随时间的推移,我在学生作文中发现不少优秀作品,每逢看到一篇佳作都及时提醒学生修改誊写,投稿作文报刊。有的文章则作上标记,用于作文评讲,每两周利用一节课,让学生当堂交流,学生互评,选出部分评奖鼓励。听着他们语言丰富的随笔文中所透露的真切情感,看着他们渐积渐厚的随笔本,我感动了,我提醒他们:“记住,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听、多看、多想,生活是鲜活的,热爱生活,用心观察生活,才能做到选材人无我有,同样的素材,每个人的感受也绝不会尽同,要写出真感情,力争‘人无我有,人有我变,人变我新’。”

五、奋斗

写作是一种高难度的思维认识活动,需要意志的参与,诸如观察的进行,写作兴趣的持续,思维活动和创造性,想象的展开等,没有意志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人的思维认识过程深入持久的展开。而积极的意志品质,诸如自觉、坚定、恒心、自制等,会促进学习和写作活动的开展。我们会发现意志薄弱的学生作文往往草草了事,面对稍有难度的作文望而却步。对这部分学生更应多留心,可帮其制定具体计划,如读什么书、练什么笔等。教师和同学督促、鼓励、提醒、检查,并逐步形成自我督促、检查、约束的能力。此外,也可进行有关意志知识的教育,帮其确定阶段性目标。

论文作者:吴淑典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  ;  ;  ;  ;  ;  ;  ;  

如何让作文自带光芒论文_吴淑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