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复了解失明现象的研究(注:本文件于1997/12/05年度收到))_启动效应论文

关于重复知盲现象的研究——(注:本文于1997—12—05收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文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59.832

在以往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都曾发现:一个字词或一个物体如果在短时间内重复出现,要知觉它似乎更容易。很多实验证明字词或物体的重复出现,对它的再知觉往往起促进作用。就是说,对重复词或物体的编码要比对不重复词或物体的编码更快,有启动效应。然而,也有实验发现,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字词或物体的重复出现会阻碍我们对它的反应。即出现重复知盲现象(repetition blindness),这很令人难以相信。

1 重复知盲现象的提出与已有的研究

1984年,Intranb 和 Potter 在一项快速连续视觉呈现(Rapid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图片的任务中,注意到被试在回忆一张图片的第二次出现时,报告产生困难,最早提出了重复知盲现象(或重复知盲效应)。1986年,Kanwisher在“Repetition Blindness:Typerecognition without token individuation ”一文中研究了这一现象,并称之为:Repetition BlindneSS(RB)。Kanwisher(1987 )这样描述:“重复知盲现象就是,在快速连续视觉呈现任务中,被试在即时回忆重复的字词或物体时而出现的阻碍现象”〔1〕。例如, 呈现给被试这样一个句子:It was work time so work had to get down,当被试在回忆报告时,常常丢失第二次出现的重复词work,即使这不符合句子的意思或语法。

自从Kanwisher的研究(1987)发表之后, 引起许多学者和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并纷纷对这种新的认知现象进行研究,研究者们就重复知盲现象产生的条件、原因及产生的机制等提出了许多问题、假说和理论。

1.1 关于重复知盲现象出现范围的研究

在过去的几年中,研究者们对重复知盲现象在视觉水平上的多个范围进行了探讨。如颜色、图画、字母表、字词表、句子等的重复知盲现象以及双语句子中的重复知盲和语义知盲(semantic blindneSS)现象,甚至还有人研究了听觉中的重复失聪(Repetiton Deafness)现象。研究证实,重复知盲现象的出现范围并不只局限在词表。对一些复杂的视觉刺激,如图象等会出现重复知盲现象。在一些简单的视觉类型中,象颜色、字母表等也会出现重复知盲现象。

一些研究者在重复知盲现象发生的视觉加工水平上进行了考查。 Kanwisher和Potter〔2〕考查了同义词的重复知盲现象。由于在同义词(如autumn-faLL)中未出现重复知盲现象,因此,他们认为, 这种现象必定出现在加工词义之前的阶段,即发生在概念水平——正字法概念或词汇码的存取之前。还有一些研究涉及到重复知盲现象的词义作用。Bavelier和Potter(1992)发现,同音异义词(如eye-I), 同形异义词(如[the]rose和[she]rose)以及同词但表征不同的词(如9-nine)等也会出现重复知盲现象。这表明音位学在其中起着作用,但这其中并不全是音位学的作用。Kanwisher(1991)的研究表明, 对正字法相似,但音位学不同的词(如right-rig)也会出现重复知盲现象。 Yin 和Wojcinlik等人(1993 )还发现在两幅相同的图对中出现重复知盲现象,但对两幅名字相同而内容不同的图,如bat(蝙蝠)和bat(球棒)则未出现重复知盲现象。

在重复知盲现象的研究中还有一些其它的范例。Mozer(1989 )给被试快速呈现一组由字母组成的空间矩阵,并让他们报告矩阵中的字母数。结果发现,被试报告矩阵中有重复字母的字母数的精确度要比未有重复字母的字母数的精确度低的多。Humphreys等人(1988 )采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他们要被试识别一对快速呈现的词组,其中启动词用小写字母,目标词用大写字母。结果表明,被试报告启动词与目标词为同一词的精度要比不是同一词的精度低的多。以上的这些研究说明重复知盲效应是一种在视觉加工中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当然,它还受一定条件的制约。

1.2关于重复知盲现象出现条件的研究

重复知盲现象只出现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缺乏这些条件,重复刺激则产生启动作用。一些研究者就重复刺激项的呈现速率及间隔(即在两个重复刺激项之间插入其它刺激项的数目)做了一些实验研究。他们发现,不同的速率和间隔影响着重复知盲效应的有无和强弱。Kanwisher(1987)用4种呈现速度和5 种间隔研究了不同的呈现速率和间隔对重复知盲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慢的呈现速率和较长的间隔条件下,被试报告重复项是容易的,而在较快的呈现速率和较短的间隔条件下,报告则发生困难。实验还表明,在某一呈现速率条件下,重复知盲效应随着间隔的增大而减弱;同理,在某一间隔条件下,重复知盲效应随着呈现速率的减慢而减弱。

Park等人(1994)在实验中也发现重复知盲效应的出现对呈现速度有很强的依赖性,证实了Kanwisher的研究结果。一般来说,大约以8字词/秒的呈现速率或每个字词的呈现时间大约为117ms时, 就会出现重复知盲现象〔3〕。

关于在汉字中的重复知盲效应的研究,陈煊之等人(1997)在一项快速连续呈现的六个刺激字任务中让被试判断究竟包含多少个动物字,结果发现在快速呈现时有重复知盲现象出现,在较慢的速度呈现时有重复启动现象。这个结果与Kanwisher、Park等人的结果是一致的。 在另一项有两个不同作业的实验中,他们要被试判断快速连续呈现的两个刺激字中包含有多少个动物字或第二个字是否是动物字。结果发现不同的作业造成非常不同的结果。因此,他们认为时间与作业是决定重复刺激究竟造成知盲或启动效应的重要因素〔4〕。

以上研究证明,不仅重复刺激项的呈现速率和间隔是影响重复知盲效应的两个重要因素,而且不同的作业也是造成不同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1.3关于重复知盲现象产生机制的两种解释

在重复知盲现象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不仅研究了重复知盲现象出现的范围和条件,同时,还探讨了重复知盲现象出现的原因和有着什么样的产生机制,以及出现在哪一层加工水平上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假说、模型或理论。这里介绍两种主要理论:Kanwisher 的特征个体理论(Token Individuation Theory )和MacKay 的节点结构理论(NodeStructure Theory)。

1.3.1特征个体化理论

人们在区别同一类型物体中的不同刺激特征时,仅仅有类型信息是不够的,人们还必须有效地给一个已知类型中的每一项(如物体的数量、 颜色、 大小等)做上标记, 或者用某种方法使它具有个体化(individuate ), 以便能够区分它与同一类型中其它项的差别(Kanwisher,1987)。

对理解语言来说,区分同一类型中的不同特征同样是非常必要的。要理解一个句子含义,除有类型信息外,被试还需要区分这个(句子)类型中(每个词)的不同特征。即必须将这个句中的每个字词,包括重复词识别和编码为每个不同的特征。因此,对同一类型中的不同特征分别编码的能力就成为视知觉和语言理解的关键。

图1.视觉呈现词表加工的类型和特征信息整合模型

图1 显示了一个能够说明重复知盲现象产生机制的视觉信息加工模型。这个模型由类型信息和特征信息两个部分组成。这两种信息在两个不同的范畴内进行编码。当识别词表中的每个新词时,其对应的类型节点同时被激活。此外,为了给当前的情景信息编码,这些信息包括事件的系列顺序以及其它的一些情景信息,特征节点和类型节点并行建立起来。当类型节点被激活和特征节点被建立之后,可能建立起来的联系(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将特征节点和类型节点两部分连接起来。 这种联系的过程就是将一个已激活的类型节点分配给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特征节点的过程。Kanwisher 把这种特征分配的过程称做:特征个体化(Token individuation)。

这个模型对重复知盲现象的产生机制是这样解释的:当一个类型节点一旦分配给某个特征节点,即被特征个体化,那么,这个类型节点就不可以再分配给某个字词(R1)的重复词(R2)了,即对重复词的特征个体化受到抑制。但是,这种对重复词特征个体化的抑制并不影响后面的类型节点的激活,它只是抑制了同类型中某个字词的重复词的分配。因此,当呈现这个词的重复词时,它的类型节点仍被激活,但它的特征分配则被抑制(见图1中的虚线箭头所示)。 如果未分配给重复词新的特征,那么,这将阻碍这个词和它的重复词作为两个独立事件的编码,而被试意识到的是这个词只出现过一次。

1.3.2 节点结构理论

节点结构理论用三个基本过程:启动、节点激活和自我抑制描述了构成词的理解和产生的基础。 启动过程是根据“启动最强项获胜”(most-primed-wins)的原则,为可能激活的节点做准备的过程;节点激活过程是字词的知觉、理解和产生的一个非常必要的过程。与启动过程的并行操作的激活机制不同,它要求的是一个特殊的顺序操作的激活机制;自我抑制过程是指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正常终止节点激活的短暂的抑制过程〔5〕。下面,用Altarriba Soltano(1996)〔6〕 的实验来说明节点结构理论对重复知盲现象的解释。

在这个实验中,AltaRRiba和Soltano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词汇材料:启动词R1和目标词R2一致(如drive-drive);启动词R1和目标词R2 在语义上一致(如manejar-drive,其中manejar为drive 的西班牙文翻译词);启动词R1与目标词R2无关(如guitar-drive)。实验要求熟练的英文—西班牙文双语被试对快速连续呈现的目标词R2做即时回忆报告。结果发现,在语义上一致的条件(manejar-drive)下, 被试回忆目标词drive时,表现出促进效应,而通常在R1与R2一致的条件下, 则应表现为抑制效应,即重复知盲效应。

当AltaRRiba和Soltano把manejar-drive 条件插在由英文和西班牙文各半组成的双语句子中时,如Mile learned to drive and empesoa manejar al trabajo(翻译:Mike learned to drive and beganto drive to work),他们发现在句子中的语义重复效应与在词表中的重复效应有很大的差别。相对于无关条件,在词表中得到的是13%的促进效应,而在双语句子中得到的却是3%的抑制效应。 对这种词表与句子之间相差16%的跨语言促进效应,Altarriba和Soltano用特征个体化理论得不到一个满意的解释。因为,这个理论认为正字法、音位学或词汇的重复导致的是抑制,而不是促进。由于个体化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的视觉现象,并被限制在视觉形式加工上,而不是在视觉概念、正字法概念、音位学概念或语义概念上,所以,特征个体化理论不能解释语义促进效应。

MacKay等人(1996)用两个结论解释了双语者是怎样加工快速呈现的词表(如drive zapatos drive和drive zapatos manejar , 其中zapatos为启动词和目标词之间的间隔词)以及跨语言促进效应。 一个结论是,当词表中的drive初次呈现时将启动并激活drive的音位学节点(见图2)。这个节点再较强地启动drive的四个词汇节点,并激活启动最强的那个节点,如其中的“to transport”(LLEVAR)。结果,当词表中的第三个词出现时,drive 的音位学节点和词汇节点“totransport”正处于自我抑制状态(图2中用黑点表示)。如果第三个词正好是drive,就很可能发生重复知盲现象。 这是因为激活一个已处于自我抑制状态的drive的音位学节点要比激活一个初次出现, 并在音位学、正字法或语义上与drive无关的词的阻力要大的多。 第二个结论是,drive的初次呈现将较弱地启动与drive共享词汇节点的四个西班牙文词的音位学节点。如果第三个词是manejar,就会发生语义促进效应。 这样,manejar的音位学节点和词汇节点将被启动, 并且比正常的情况更容易激活。被试也将比其它初次呈现,并在语义上与drive 无关的词更容易报告manejar。

2 进一步的研究和展望

关于重复知盲现象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一些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特征个体化理论和节点结构理论均解释了重复知盲现象发生的机制。尽管节点结构理论解释了特征个体化理论不能解释的跨语言促进效应,但这并不能说明一个理论就完全取代了另一个理论,因为它们是从不同的加工水平上进行解释的。关于重复知盲现象发生的机制和加工水平等问题仍存在着一些在争论的假说或模型,还有些假说未得到实验的支持。这些问题需要研究者们再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图2.drive的英文音位学形式,词汇概念节点和相对应的西班牙文音位学形式之间在节点结构理论中的联接

在当今信息技术的社会,由于信息的大量增加,呈现信息的方式早已不局限在书本或静止的平面上,并且呈现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在工业、航空航天、军事等许多行业,信息是以快速变换的、动态的方式呈现。人们通过注视不断快速变化的数字、文字或图象等来获得各种信息。如果当条件满足时,即呈现的速度足够快及信息重复出现的间隔适当,观察者就很可能会发生重复知盲现象,这样就会带来不必要的信息丢失。如果我们完全了解了重复知盲现象产生的原因,就能更有效地避免它的出现以及带来的失误。因此,对重复知盲效应的进一步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  ;  ;  

关于反复了解失明现象的研究(注:本文件于1997/12/05年度收到))_启动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