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刘勇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刘勇

陕西建工第十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作为建筑施工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作为工作人员家庭和社会稳定幸福的切实保障,建筑业的安全生产是一项责任重大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要求建筑施工人员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分析了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现状和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方法,以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水平,确保施工安全。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1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现状

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的特点是工程作业复杂,建筑工程是由人力与多种器械合作完成的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地基处理、主体结构、装饰装修,还是进行体内工艺设计安装,都是不同工种的工作人员利用不同器械相互合作完成的系统工程。对一栋民用建筑的建设而言,往往需要在地下空间、地上空间、高空中进行立体交叉作业,因此表现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复杂的特点。

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受到地理环境、天气情况、气候状况、时间管理、社会条件、政策等一系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让建筑工程处在一个极其复杂的施工环境下。伴随着高层建筑鳞次栉比,高空作业占了整个建筑工程的85%以上,高空作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很高,露天高空作业更是对建筑施工人员的一项重要挑战。

2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性分析

2.1火灾、爆炸。项目施工期间,易引发各种火灾或爆炸事故,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用氧气和乙炔进行气焊或气割作业时,氧气与乙炔瓶之间或气瓶与明火之间的安全距离不足且无隔离措施,气瓶压力表超检验期使用或损坏,气瓶存放不规范。(2)施工机械所用电缆电线短路。(3)在电气设备现场周围存放易燃易爆物、腐蚀介质。(4)施工过程未采取安全防火措施,违章动火,吸烟,电源线路短路、发热、自燃。(5)施工现场未建立动火审批制度和严格的现场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等。

2.2坍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引发坍塌的可能原因如下:(1)脚手架的材料、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致施工时存在脚手架倒塌的危险。(2)若建筑工程的桩基、地基、梁、墙柱、板等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缺陷;钢筋、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为赶进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足;施工单位未按设计图纸施工、偷工减料;监理单位未严格把关等,最终都会对建筑结构及构件的安全埋下隐患,甚至会引发建筑物局部突然坍塌事故,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3高处坠落与物体打击。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引发高处坠落的可能原因如下:(1)脚手架上的安全网质量不合格或设置不规范,机械的安全装置被拆除,则存在人员和物体从高处坠落或破网坠落的危险。(2)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或无防护措施,建筑物的各类洞口(坑、井)临边无防护措施,雨、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未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在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时,均可能导致人员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3)进入施工、安装现场不戴安全帽或安全帽不符合标准,砌件、工具、废料等由于人为(有意或无意)、大风等各种原因从高处坠落,建筑物周边外围未按规定架设安全平网等,均存在坠物伤人的危险。

2.4电气伤害。引起电气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工程现场临时用电时,电源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不符合规范要求。(2)开关箱无漏电保护或保护器失灵,配电箱、开关箱安装位置不当,无门、无锁、无防雨措施。(3)电焊机无防触电装置和防雨罩,一次接线长度超过规定,焊线多接头或绝缘老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当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部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安全生产科技相对落后,不能为安全生产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安全责任不明确,不落实。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在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同时,也要独立承担施工安全的风险,独立履行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和义务。但是还有部分施工企业盲目承接工程,完全忽视国家的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不但没有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并且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生产科技落后,更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由于施工现场各方主体责任划分不清,出了事故相互推诿,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三违现象经常发生,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3.2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不严谨

管理者目光短浅,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管理不利,安全生产没有放在第一位,而为经济效益停车让路。在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工程施工环境下,建筑市场进入微利时代。一方面垫资施工,一方面利润越来越低,一些施工企业和劳务公司为单一追求利润而忽视安全,而且不能摆正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与工程进度的关系,在进度、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有些企业选择安全让步。

项目管理者只求在短期内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在安全上舍不得投资,压缩安全措施费投入,根本不搞安全教育,甚至不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有些管理阶层对安全生产政策、法规认识不足,心存侥幸,安全素质差,对安全生产的知识、安全管理的方法、安全规范和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知之甚少。

有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不固定,维修保养跟不上,重使用,轻管理。把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当作可有可无的摆设,或弃而不用,或损坏后不修复就使用。机械设备老化,达到报废年限的仍在带病使用。

归根结底,这都是利益在作祟。管理者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顾当前,不顾民愿,经济效益一路畅行,安全生产停车让路。这样,施工现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大量存在,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量存在。

4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水平的对策

4.1创新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方式

创新安全管理,严格目标责任,使安全生产渗透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人、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建立安全目标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建立起全员参与的、层层负责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使与生产有关的所有部门、所有岗位都具有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和具备安全生产的责任心。

创新安全检查方式,变“问题模式”为“解决问题模式”,安全检查也要人性化。检查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但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提前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消除隐患。安全检查要变“问题模式”为“解决问题模式”,变单纯的管理为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检查人员要用自身丰富的安全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对项日管理人员和工人给予指导、帮助,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力争检查者与被检查者形成合力,通过检查把安全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4.2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器具管理

施工现场的材料、器具的管理可以从下面几点来做:施工机具和施工材料摆放整齐有序,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和影响生产装置人员的操作、巡检。

危险源做到有效控制,如气瓶、临时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接地保护等。施工现场出现的垃圾及时归堆、清运,在运输过程中不要抛洒、污染社区环境。施工车辆安全阻火设施齐备、完好,符合国家标准。按指定路线行驶、指定时间限速行驶,小区内不能超速行驶、人货不能混装,按指定位置停放。施工废料要按规定地点分类堆放,严禁乱扔乱堆,做到工完场清。

5结束语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必须从生产经营的全局出发,在施工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适合自身的方式方法,并不断改进、持续提高,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建筑业生产需求。安全管理必须从严、从细、从实,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切忌做表面文章。我们应牢牢守住施工现场这块前沿阵地,加强管理,把住源头,真正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主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刘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7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_刘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