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探索与辉煌--民国高等教育发展回顾_研究生论文

半个世纪的探索与辉煌--民国高等教育发展回顾_研究生论文

半个世纪的探索与辉煌——共和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回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和国论文,半个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发展历程论文,辉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经过艰难曲折,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基本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正向着更高水平和更完善的目标前进。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50年来也在探索中前进,成就巨大,前景辉煌。

新中国刚成立的1949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仅有11.6万余人,其中研究生仅有629人;高校专任教师1.6万人,其中教授4785人。到1998年,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已达642万余人,为1949年的55.5 倍,其中研究生18.45万人;高校专任教师40余万人,其中教授36713人。50年来,共培养大学生1300余万人,研究生50余万人。这些高级专门人才,为共和国的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一、清基创业 初步建立新中国高教体系

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下,新中国顺利地完成了接管改造旧大学,从半封建、半殖民地残缺不全、缺乏自主的高等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转变,初步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和格局。

1.接管改造旧大学,创建社会主义新大学

新中国刚成立,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5所,其中有44所私立大学,还有21所接受外国津贴的学校。

1949年10月1日, 由毛泽东主席签发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根据这一方针,新中国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根据《共同纲领》,各地人民政府和军管部门迅速接管了全国的所有公立和私立大学。为了从外国列强手中收回各种文化、教育、宗教事业的自主权,清除其反动影响,1950年政务院决定接管21所过去接受外国津贴、且此时已断绝津贴的高等学校。在接管各类大学的同时,废除了学校的法西斯式的训导制度和反动课程及教材,在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开设了《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等马列主义理论课。对一切愿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师一律继续留用,给予信任,充分发挥他们的业务专长,并在思想上、政治上给予帮助。在党和政府的热情召唤、积极争取下,大批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知识分子抛弃优越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和高等教育工作。党和政府委派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党员干部到高校担任领导,在高校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工会和学生会组织,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新的教育领导管理制度,开展思想改造,使高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初步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高等教育向社会主义新高等教育的转变。

2.采取特殊措施,使广大工农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在旧中国,广大工农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更无法接受高等教育。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当家作主的工农大众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也应当有充分机会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教育向工农开门是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面对旧中国广大工农子女受中等教育的机会很少的情况,1950年中央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1951年政务院又公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劳动人民、工农干部和城乡劳动者子女得到受教育、包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全国各地大量开设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工农速成中学,在高校则相应开设预科班、工农干部班,使数万名工农干部、产业工人和劳动模范受到了比较正规的中等教育,进入高等学校。与此同时,开始发展干部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为广大工农群众提供在职学习、短期培训和自学提高的机会。

3.进行院系调整,初步建立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

旧中国由于经济、科技落后,高等教育也残缺不全而且分散,许多学科是空白,没有形成合理的体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非常薄弱而且不能自主。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需要和帝国主义的封锁,高等学校学习苏联经验,在教育部领导下,于1951年开始进行了全国规模的院系调整。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至1953年,较全面调整建立了工业、农业、师范、医药、财经、政法、语文、艺术、体育、民族等类专门院校,工业院校则调整建立了机械、化工、建筑、地质、矿业、冶金、电力、交通、航空、轻工等专门院校,适应了我国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也初步形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同时,研究生教育也稳步发展,在校研究生由1949年的629人增至1965年的4546人,研究生培养遍及各大类学科。

4.制订和贯彻新中国教育方针,进行教育改革

1950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 讨论了改造高等教育的方针,指出新中国高等教育必须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方法,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的、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就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的国家建设人才。1957年2月,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包括各级各类教育的方针的提出,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发挥了根本指导作用。

为了落实教育方针,我国高等教育从5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进行了教育改革。先是针对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中出现的机械照搬的缺点,强调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尔后在1958年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探索改革和发展的新途径。1961年,党中央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制订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比较全面地确定了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教学工作、生产劳动、科学研究、教师和学生、物质设备和生活管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制度和行政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等方面的方针政策。1962年,《高校六十条》在全国高校试行。这是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重要一步,一方面使已有成功经验得到巩固深化,另一方面又开始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等新的教育思想,对我国以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我国高等教育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发展、壮大。尽管受到“左”的思潮及政治运动的冲击,受到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从整体上看,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成功地由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转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人民教育;由照搬外国教育模式、依赖外国转变为独立自主、探索自己发展道路;由残缺、落后、分散的教育,向着初步形成相对完善的独立系统、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的方向前进。到1965 年底, 全国全日制高等学校达到434所,在校学生67.4万人,其中研究生4500余人,17年中, 全日制高等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6万名研究生,155万名大学毕业生,另外,业余、函授培养了20万名大专毕业生。这些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一代大学生,在国家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领域,成为骨干力量,为推动我国各条战线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开放 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

196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高等教育的损失尤为严重。从1966年到1969年,高等学校完全停止了招生,到1974年才恢复到1965年的招生数。研究生教育被完全取消,到1978年才恢复招生。在这10年中,高校教学秩序被完全打乱,广大教师特别是学术造诣较高的老教授倍受催残,教学质量极大下降,科学研究陷于停顿,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被拉大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尤为突出,成为我国高教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1.拨乱反正,迎来科学和教育的春天

“文革”结束后,各项事业面临恢复整顿。邓小平同志刚一复出,就深刻而敏锐地看到了教育的关键地位,尖锐地指出:教育落后,将拖整个国民经济的后腿。他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亲自领导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工作。

邓小平同志首先把眼光投向高等教育的恢复和整顿。在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下,冲破重重阻力,于1977年冬天恢复了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这是高等教育也是整个教育界“文革”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1977年到1978年,1200万考生走进考场,其中67.5万人成为新一代大学生,包括因上山下乡被耽误学业的青年重新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许多人后来成为了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的佼佼者。恢复高考,也强烈地震撼了整个教育界和广大社会。这极大地激发了亿万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的热情,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教师和整个知识界的积极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教育的基础地位开始被人们逐渐认识到,使人们看到了国家繁荣昌盛的曙光,教育界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深刻地看到,教育之所以成为“文革”的重灾区,在于“两个估计”的错误思想。1971年“四人帮”炮制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文革”前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样的“两个估计”像沉重的精神枷锁,压得知识分子抬不起头来,导致了“文革”中科技、教育界的种种错误政策而使知识分子倍受催残。邓小平同志以推翻“两个估计”作为拨乱反正的突破口,鲜明地指出,“两个估计”不符合实际,“文革”前17年全国教育工作红线是主导,成绩是肯定的,知识分子已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两个估计”被彻底否定,广大教师欢呼教育的春天来到了!在很短时间内,全国教育界,首先是高教战线,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冤假错案被平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尊师重教的风气逐步形成。随着教师职称的恢复,教师奖励制度的建立,教师节的确定,教师工资待遇的改善,特别是《教师法》的颁布,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经济待遇获得普遍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2.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邓小平教育理论全面阐明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深刻阐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由此,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针对高等教育,邓小平同志1977年7 月29日在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时就指示:“要抓一批重点大学,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十天后,他在科教工作会上再次强调:“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这点应该定下来。”他多次指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并指出:“我国科学研究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把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具有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这些指示,更具体地确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地位,是形成“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思想基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3.坚持“三个面向”,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

1983年9月, 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迎接世界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高度概括了国内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识和预见性,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三个面向”不仅是基础教育的,而且是整个教育的根本指导方针;不仅包括高等教育,而且对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深刻的指导意义。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世纪形势,高等教育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突出地感受到,因而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三个面向”方针的正确和伟大意义。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落实“三个面向”,我国高等教育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怀下,开始进行管理体制改革。高等学校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和宏观管理下,可以自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接受委托培养,逐步实行毕业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可以自行调整专业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和使用教材。这些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结构逐步合理,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为新时期的深化改革铺垫了道路。

为了培养适应未来的高层次人才,在邓小平同志“要实行学位制度”的指示下,我国高等教育1978年恢复了研究生招生,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研究生招生人数迅速扩大,到1998年,全国在校研究生已达18.45万人,约为1949年的300倍,甚至是1949年全国在校本科生的2倍。20年来共培养博士生3.6万人,硕士生39.46万人。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还在重点大学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这使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逐步立足于国内。

为了面向世界,我国高等学校派出了大批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接受了大批来华留学生,聘请了大量外籍教师,大力开展与世界各国高校和科技界的交流与合作。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心下,确定大量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的政策。20年来,通过各种形式派出的留学生达30万人,已有9万人学成回国,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有一批成为我国科技教育战线上的骨干和领导,许多人已成为著名的专家、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向多种形式发展。高教自考是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的新创造。20年来,全国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人数累计达2000多万。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共为国家培养本、专科毕业生850万人。高职教育在探索中逐步发展,通过改组、 改制、改革,一批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正成为新型的高等职业学院。社会力量办学的兴起,在我国出现了一批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利用社会资源,发挥灵活特点,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绩尤为突出。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较长时期困扰高等教育的条块分割,分散重复,效益不高的局面逐步改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发展形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正在形成;“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随着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和全国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而逐步走向深入;“211工程”建设取得了扎实的进展;高校的国际交流空前活跃;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高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特别是年轻一代教师骨干和专家学者的成长,使高校师资队伍走出“青黄不接”的状况,呈现出极大的生机和活力。

实践证明,高等教育要更快地发展,必须以改革为动力,从改革找出路;而不断深化改革,也确实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4.依法治教,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使高等教育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

在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过程中,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教育已成为除经济以外立法最多的领域。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成为高等教育也是整个教育最早的一部法规。以后,逐步制定了6部教育法律、16项教育行政法规和200多个行政规章,初步建立起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大的规范、保障和促进作用。

经过十年的调查、研究、起草、修改、审定,于1998年通过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件大事。它是在总结一个世纪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汲取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有益的经验,在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法律。《高等教育法》全面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性质、任务、教育教学原则和组织形式;从原则上指明了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方向。《高等教育法》的制定,使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走上了依法治教的法制化轨道。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教育工作包括高等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在实践中经过艰难探索,取得了新的宝贵经验,为我国教育事业胜利迈向21世纪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对高等教育来说,主要经验有:第一,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改革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二,必须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三个面向”的战略方针,并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努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实际行动;第三,必须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为根本任务;第四,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好教育和各项事业之间关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使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第五,必须从当代国际激烈竞争的形势出发,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我国高等教育较快步入国际一流水平。

三、迎接挑战,把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全面推向21世纪

21世纪将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时代。我们要抱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在半个世纪以来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基础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教育理论,对教育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指导方针和战略决策。

1995年,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他强调指出,我国要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必须重视科技和教育,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依靠于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科教兴国战略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全党全社会对新时期科技和教育战略地位认识上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为实施科教兴国,高等教育负有重大的历史使命。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时代的高度,强调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要依法治教,努力开创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新局面,使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他号召要“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这是对高等教育,也是对整个教育和全社会发出的科教兴国的动员令。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科技和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后,新一届政府成立了以朱镕基总理为组长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并将科教兴国作为本届政府的重要任务来抓,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坚定决心。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颁发,开始实施。

从邓小平同志关于依靠科学和教育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论断,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是邓小平理论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化,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我们对未来世纪充满必胜的信心。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 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并且指出,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面对新的形势,教育肩负着更加重大的任务。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和基础性地位。但是,当前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都相对滞后。因此,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新世纪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

1999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央的这一决定,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又一重大决策。为了贯彻中央的这一决定,高等教育肩负着重大任务。

江泽民同志在会议上深刻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又说:“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为实施素质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如果说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整个教育来说是重要的历史使命,那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则应当成为高等教育的特殊历史使命。因而,在高等教育中,必须彻底地改革抑制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现行教育中的种种弊端,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必须从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人财物力投入以及教学设施和管理等方面全面为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必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的重点,同时努力建设一支能带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及管理干部队伍;必须尽快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充分调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继续改革招生、就业、教育评价等制度,加强产学研结合,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必须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建设和形成终生学习体系,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扎实推进“211工程”建设,建设若干所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的学科。

3.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焕发高等教育的生机活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新世纪即将来临,面对严峻挑战和极好机遇,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了一系列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为跨世纪教育工作确定了正确的方针、任务、政策、方法和措施。我们必须认真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50年的经验和教训,认真研究我国的国情、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认真分析世界发展形势和格局,在此基础上,深刻领会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定决策,自觉地全面贯彻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积极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新世纪到来之时,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我们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很多,而最重要最核心的经验,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我们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在未来世纪实现新的腾飞最重要的法宝。有科学的理论武装,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要加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面对世界竞争激烈的格局,不发展就要落后、被动、挨打。国家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要发展,教育首先要发展,否则就要拖后腿。为了加快发展,必须扫除发展的障碍,创造发展的条件,形成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格局,保持健康发展的态势。

在挑战和机遇面前,为了加快发展,必须以改革为动力,坚持从改革找出路。要改革,就必须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充分调动地方党政部门的积极性,充分向社会作宣传,争取一切有利于改革的条件。要改革,就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发扬敢想、敢说、敢于创新的精神,经过研究、试验,开拓发展前进的新途径、新办法。

要在改革中健康而快速发展,必须依法治教和保持稳定。高等学校的稳定不仅是高教改革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影响。依法治教不仅是保证教育健康发展的必需,也是保持稳定的必要条件。

为了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必须切实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对高等学校来说,就必须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必须认真做好“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从政治上、思想上提高贯彻党中央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领导水平,成为带领广大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核心。

过去50年,是共和国教育事业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前进、蓬勃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50年,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在探索中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50年。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所赢得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空前发展成就将永载光辉史册。

展望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将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更新的姿态,以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为根本目标,担负起教育在民族振兴伟业中起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历史使命。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各族人民的热切企盼和热忱参与,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展望:中华民族的未来必定辉煌灿烂,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必定更加充满希望。

标签:;  ;  ;  ;  ;  ;  ;  ;  ;  ;  ;  ;  

半个世纪的探索与辉煌--民国高等教育发展回顾_研究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