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郝建国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郝建国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52

摘要:当今建筑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升建筑施工效率,获取竞争优势,应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住宅建设是比较成熟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在进行该技术的应用时,必须对于混凝土预制构建的制作质量与安装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家强盛的同时,政府更加关心民众生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更加深入。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工作内容就是房屋改造,大量的混凝土住宅修建给我国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因此,相继出台有关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节能减排等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这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发展现状

在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住房需求不断上升,住房问题日益凸显。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具有施工快速的特点,大部分的构件都可以提前在预制厂完成制作,施工队伍只需要根据住宅建筑使用需求完成这些构件的安装即可,因此在建筑领域内得到推广。与此同时,近年来由于能源资源紧张,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建筑施工,要求在住宅建筑过程中严格控制粉尘、噪音等污染,并且节约建筑材料,杜绝材料浪费等问题。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所有的构件都是按照施工方案在预制厂家制定,这就有效避免了后期装配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粉尘污染及材料供应不足影响施工进度,或是材料过多造成资源浪费。基于上述诸多应用优势,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台座磨具制作

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是台座磨具的制作质量。台座磨具是建筑预制构件制作的直接工具,台座磨具的制作质量直接影响着预制构件的制作质量。常见的台座类型有两种:混凝土台座、钢台座。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台座,针对于一个台座而言,最重要的是保证其表面平整光滑。一般要求2m范围内的台座,其表面平整程度要控制在2mm之内。对于磨具来说,对其要求最高的是刚度及稳定性,磨具在日常工作中要抵抗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的冲击力,还要避免其因蒸发而产生的变形后出现膨胀现象。磨具的制作基本原则就是施工便捷,要求其功能满足预制构件预留孔、预埋构建定位以及插筋要求,还要确保其符合生产工艺以及周转次数要求。

2.2构件安装技术控制要点

施工人员在进行飘窗安装时,要注意螺栓和螺母之间的连接问题,确保安装出来的飘窗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施工人员在进行楼梯板安装时,应该注意楼梯板的支撑问题,确保安装之后的楼梯板不会因为楼梯的支撑强度不足而出现楼梯板坍塌现象。施工人员在进行叠合阳台板安装时,应该控制好叠合阳台板的高度,使用螺栓将叠合阳台板固定,确保安装之后的叠合阳台板的固定质量。只有切实做好上述几方面的构件安装要求,才能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问题的存在,提高住宅建筑的质量安全。

2.3灌浆施工技术要点

在灌浆施工过程中,关键是要保证浆体的均匀分布。所以灌浆为了保证浆体品质,应该保证其即时制作即时使用。在进行浆体的制作时,应先在搅拌池内部加入需求量80%的水,在搅拌3-5分钟之后再继续加入剩余20%的水。在搅拌完成之后需要将浆体静置2h,以使得其中的空气全部排出。在进行灌浆作业时,应该尽量将温度维持在5-40℃之间,这样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在灌浆作业时浆体的均匀分布。为了避免外界因素对于已经注入的浆体造成影响,施工方应该在灌浆施工完成之后,对浆体表面进行覆盖,避免阳光直射对于浆体质量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进行住宅墙体混凝土的施工作业时,应该使用分层灌注的方式进行,保证每层混凝土灌注厚度维持在400mm左右,并及时对其进行震捣作业。

2.4现场浇筑技术控制要点

构件在吊装到指定位置并完成安装后,还需要通过浇筑手段来增强各个构件之间的粘结性,从而增强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强度。根据构件材料、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对于浇筑过程中技术要点的控制要求也有很大差异。通常来说,需要后期浇筑的建筑结构主要包括PC板、混凝土墙体和预制叠合阳台板三类。以混凝土墙体为例,浇筑前应先进行混凝土墙体连接面的清理工作,包括连接部位的灰尘、钢筋表面浮锈等,增强粘结效果。然后根据墙体的厚度、高度,决定浇筑浆料的用量。浇筑完成后需等待一定时间,确保浇筑的浆料完全干燥、固定。

2.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集成技术要点

现浇筑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使工厂化的优势充分发挥,使得现场的湿作业与操作工序得以简化或减少;有助于促进工效的提升,同时达到能耗的降低,大大提高预制构件装配率,促进工业化的水平的全面提升。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制作过程中将各个部分集成在一起,其中包括构件承载体部分、吊装安装配套部分、连接节点构造等。将BIM技术应用其中,展开拼装与安装模拟,能够使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技术集成、施工集成、管理基层等优势充分发挥,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工业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同时使能耗降低,使产品质量得到保障,符合当前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理念。

3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3.1进一步明确施工方案的规划

区别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案,由于传统的建筑方法往往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在施工方案设计上会采取一定的灵活政策,而装配式住宅施工的施工流程相对更为清晰明确,因此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做好对施工方案的规划工作。首先,由于模板化的建筑流程,在水电、门窗的建筑过程中,楼板、墙板的构件工作可同步进行,从而大大缩减其建筑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水电系统中往往包含数量较多的线路与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做好对管道线路的规避工作,从而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此外,门窗的安装工作可与建筑的装修工作同步进行,从而进一步提升建筑的整个效率,提高建筑单位相应的效率。

3.2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尽管装配式住宅具有较多的优势,但如果没有合理有序的管理措施加以规范,装配式住宅不能发挥其原有的作用。首先,各建筑单位必须针对每一项工作流程出台明确的限制,确保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发挥自身的力量,能够更好完成建筑任务。其次,目前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针对大部分施工单位仍然是一项较为新颖的施工技术,许多工作人员尤其是基层人员对该建筑方法较为陌生,因此为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可定期展开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期驱使各工作人员更好掌握相应的技术。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住宅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各种建筑层出不穷,加强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工艺成为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对于其优点,建筑企业应当认识到,对于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也应当科学分析、合理决策。任何一项新的施工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建筑人对其长期的应用和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连忠.对于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7(10):102.

[2]仝慧婵.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与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7(07):191.

[3]李建沛.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建筑设备设计与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7(06):61.

[4]徐光磊.浅谈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16,2(11):100.

[5]仪朴.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14):117.

论文作者:郝建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郝建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