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周期扩张性经济政策及其影响_wpi论文

印度的反周期扩张型经济政策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经济政策论文,周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2009财年印度实现了6.7%的经济增长速度。面对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与惨淡经营的发达国家经济相比,印度的这个增速确实令人瞩目。不过,与之前三年它所保持的9%以上的经济增速相比,还是低了近三个百分点。在过去的一年中,印度积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目前巨额的财政赤字和高企的通胀指数,使得这些刺激性政策很快将难以为继。2010年和2011年没有了政府的反周期经济政策的支持,印度经济能否自主地回到快速增长的轨道上,这已成为国际社会以及印度国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对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分析:(1)印度经济为什么减速;(2)印度的扩张型经济政策效果如何;(3)印度目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何在。

一、印度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

在过去20年中,印度经济的波动与发达国家的周期并没有很明显的联系。但2003-2004年到2008-2009年印度的这一轮经济高增长,恰与全球以及发达国家经历的这一轮景气相同步。实际上,正是在过去的10年中,印度经济的开放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越来越深地融入了国际经济体系之中(见图表1)。因此,印度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是必然的,只是影响大小及危机对国内经济的传导机制或有所不同。

印度经济早在2007-2008年的第三季度,也就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其的影响显现之前,就已经开始减速,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只是加快了它的下滑速度:从2007-2008年的第二季度的9.3%一路下滑至2008-2009年第三季度的5.3%。直到2008年12月政府开始实施反周期的经济政策之后,印度的经济增长才略有回升。如果把这一阶段的经济下滑分为两个时期,我们就能够对国内、国外因素共同作用的机制看得更清楚。

(1)2008年9月之前,由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国际基础物资价格波动,使储备银行进一步收紧银根。又因外部资金流入减弱,流动性短缺渐露苗头。2007年最后一个季度国际基础物资价格开始飞涨。2008年石油价格从1月份的平均90.7美元一桶涨至7月份的132.8美元一桶,这期间最高点达到147美元。同期,进口食用油的价格也上升很快。2008年1月棕榈油和豆油的价格还分别是1059美元一吨和1276美元一吨,而到了6月就涨至1213和1537美元一吨。印度的通货指数由此开始攀升。到2008年6月中期,批发物价指数的增长一度达到两位数,而三分之二的上涨可以归结为三类基本物资:食用油、钢铁、矿物油及其精炼产品。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应对通胀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提高利率。实际上,从2006年10月开始,印度政府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就已经开始加息,在那以后中央银行的基准利息就没有再降过。到2008年6月、8月,面对高企的通货膨胀,储备银行更是数度加息,截止8月30日回购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都提高到9%。而利率上扬,对需求和供给都将产生负面影响。从2007年5月工业生产指数即因此进入一个下降的长周期,迄今还未走出。另外,由于贸易逆差的扩大,卢比贬值的预期有所增强。对外国机构投资而言,印度市场的风险由此加大。2007年下半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更加快了它们的回流速度。根据统计,从2008年1月到2009年2月的14个月中,外国机构投资净流出133亿美元。而2007年1到12月,印度净流入外国机构投资177亿美元。外国机构投资的迅速撤出,导致印度股市急速下滑。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印度的流动性短缺开始显现。但又因“时滞”的存在,这一阶段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尚不显著。

(2)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最终蔓延到印度实体经济,社会总需求下降,增长率下滑更为明显。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将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推到了极致。根据世行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它将印度受危机影响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外国机构投资大举撤出,第二个阶段是外部商业信贷、贸易信贷和与海外银行间借款急剧萎缩,第三阶段是卢比贬值、外汇储备减少。而第四个阶段、第五阶段是危机真正传导到实体经济的阶段。在2008年9月之后,随着外部信贷市场的枯竭,再加上股市的暴跌,使印度企业获取资金的途径减少。而印度银行不仅要面对海外银行间借款的减少,还不得不向它们的海外分支机构注入资金。原本就已存在的流动性短缺骤然演变成流动性危机,表现为M1的增速从2008年8月的19.4%下降到2008年11月的10.3%,进一步降到2009年3月的8.2%。而M3的增速也从2008年8月的21%降到2009年3月的18.7%。尽管储备银行采取了一些非常规的措施将银行的信贷增速从2008年8月的25.4%提升到2008年11月的26.9%,但这只部分地弥补了美国和欧洲市场对印度公司短期和长期信贷的削减份额。银行间短期借款利率在9月中到10月末的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就上涨了20%之多。利率成本迅速上升,严重抑制了国内的投资需求和消费信贷。其中,私人消费支出的增长在2008-2009年下半年下降最为明显,只有2.5%。同时,随着欧美发达国家陷入经济衰退,印度出口市场萎缩,抵消掉了原本它可以从货币贬值中获得的好处。同时,因为贸易条件的恶化,进一步削弱了国内私人消费需求。印度货物出口的增速从2008-2009年上半年的35%转为-18%;进口增速也从45%转为-11%。软件出口和海外劳工汇款的增速也都明显下降。至此印度终于明显地感受到了危机的严寒。

随着危机的深入,同样动摇的还有市场信心。与以往景气匮乏的年代一样,投资者开始延迟或者取消他们的投资决策,消费者也打算削减开支以节俭度日,而银行则捂紧了钱袋,出现了所谓的“惜贷”。到2009年3月尽管印度储备银行已连续降息,但银行部门的信贷增速还是降到了17.1%。2008年11月到2009年2月的四个月间,印度银行对商业部门的新增贷款较上年同期下降了近四分之三。

此外,与2007-2008年相比,2008-2009年和2009-2010年这两年由于季风雨量分布不均或不足的缘故,农业减产、增速下滑,也拖累了印度整体的经济增长水平。在印度虽然农业产值只占GDP的18%,而且还在呈不断下降趋势,但由于近一半的人口以农业为生计,农业增长表现会通过农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而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

二、印度的反周期扩张型经济政策

从上面的分析看,印度要刺激经济增长,放松流动性是当务之急。因此,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要刺激因缺乏市场信心而一蹶不振的社会需求,又没有比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更有效和直接的了。实际上,包括印度在内的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政策都大同小异。面对危机,各国政府又重新成为了坚定的凯恩斯主义者。

1.货币政策。在2007年下半年之前,印度确实存在着经济过热的现象,需求型通货膨胀的特征较为明显,印度储备银行的升息被认为是合适的、也是及时的。但2008-2009年上半年出现的通货膨胀则更多地为国际基础物资价格上涨所累。储备银行的升息对物价的影响就非常有限了,只能部分削减需求方对物价的进一步推高作用。与此同时,紧缩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副作用随着利率的上升渐趋明显。储备银行的货币政策已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9月之后,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商品价格的泡沫开始破灭,国际基础物资的价格开始回落,印度的通胀压力有所减缓。此时,储备银行才得以从容地转变它的政策目标:从“平物价”转向“促增长”。印度央行从2008年10月份以来连续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最终降至5%;法定流动比率也从25%降至24%,印度央行隔夜再贴现利率也从9%降至4.75%这个历史最低水平上,并从4月份一直持续至今。同时,储备银行还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住房金融公司以及银行针对共同基金的短期贷款业务提供了更为特殊、也更为宽松的政策。从11月中期开始,储备银行也开始回购市场稳定计划(MSS)债券。此外,储备银行除了通过特殊目的机构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入新的流动性以及增加出口信贷再融资之外,还向银行、印度小型工业开发银行(SIDBI)、国家住房银行(NHB)以及进出口银行提供了再融资安排。从2008年9月到2009年9月的一年间,储备银行向市场投入的初级流动性已达到56170亿卢比,占GDP的9.5%。

与发达国家相比,印度金融体系受危机的冲击要小得多,特别是它的银行,依然十分稳健。正因为如此,印度央行在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有些与发达国家明显不同的地方。首先,印度央行仅向银行注入流动性,即使是针对共同基金、非银行金融机构、住房金融公司的流动性措施,也是通过银行来实现的。其次,印度央行并没有为了提升流动性而降低抵押标准,仍然以政府债券为主,而发达国家则以抵押证券和商业票据为主。还有,印度央行这次大手笔地注入流动性,并没有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罕有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前两年实行了抑制流动性的政策,而现在不过是放松了这些政策而已。

储备银行在危机后利用的货币政策手段非常全面,这也说明它对危机的处理是审慎的、也是非常积极的。但尽管如此,与储备银行的初衷相反,新增加的流动性并没有提升投资或者消费需求,反而成为了银行的存款增量,或者被政府的借款优先占用了。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在储备银行大举提高市场流动性之后的2009年1月,银行的新增信贷反而较上月下降了1121.8亿卢比。尽管不排除“时滞”因素,但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陷阱更令人担忧。危机发展到这一阶段,货币政策已经很难单独支撑起经济复苏的重任。

2.财政政策。如果说印度的货币政策是在压通胀和保增长这两个经常相左的目标之间进行抉择,那么印度的财政政策则经常受到“政治分肥”的干扰,难以完全服务于经济健康发展这个目标。可以说,即使没有全球经济危机,2008年印度也会放松它的财政政策,只是会比目前的规模小一些。因为2009年大选在即,中央政府希望借扩大支出来增加就业、提升选民的收入,从而获得选民的支持。而金融危机只是给了政府一个更加光明正大的理由。因此,早在2008年2月,比危机真正波及印度提前半年,政府就开始了第一轮的财政扩张,主要内容是减免农民的债务,提高化肥和食品的补贴。第三季度又实行了第六次政府雇员加薪。只是在2008年12月以后政府分别在12月初、2009年1月初和3月初宣布的财政刺激措施才是真正针对危机的。这些措施包括:削减中央营业税4%,增加计划性支出2000亿卢比,为邦级计划性支出增加借款3000亿卢比;另外重要的刺激措施还包括对出口工业的扶持,例如更为优惠的出口信贷补贴、出口退税政策等。这一揽子的刺激政策所形成的财政负担占到GDP的1.8%。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印度的金融体系并没有受到危机的严重冲击,因而无需财政拯救,印度的财政刺激措施主要都是针对需求不足的问题。

即使是以政治分肥为目的的支出项目,它所增加的社会需求,在危机年代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全年政府增加的支出都可以视为是危机下的财政刺激措施。2008-2009年上半年政府消费的增速为1%,而当下半年政府加大了财政支出力度之后,与上年同期相比政府消费的增速达到了6%。其中,计划性支出增加占GDP的1%,而非计划性支出增加占GDP的2.5%。2008-2009财年政府最终消费支出较年初预算上升了36%。

印度经济在2007-2008年之前的整个“十五计划”期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大于消费。但这种增长的模式在2007-2008年之后就发生了变化,增长更多的是为消费需求所推动,该年私人消费对增长的贡献为53.8%,而政府消费的贡献是8.0%,资本形成的贡献是55.7%。2008-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私人消费仅增长了2.9%,远低于上年8.5%的水平。但由于政府支出的增加,政府消费的增速高达20.2%,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严重下滑的私人消费,使得全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甚至超过了上年,达到59.5%的水平。其中,私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降至27.0%,而政府消费的贡献提升到了32.5%。

然而,这样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是难以为继的。首先,与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相比,印度面对一向较高的财政赤字和国内债务比。除非私人消费能尽快走出低迷,否则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将最终阻碍印度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其次,在总理经济顾问委员会最近发布的2009-2010年经济展望也承认,此番赤字大规模的上升主要是由于补贴的增加、工资的提升、债务的减免,以及由于国家就业保障计划覆盖面不断扩大致使相应支出不得不增加,而真正属于能够提升经济发展潜力的积累性支出很少。如果支出无法促成相应的经济增长从而带来更多的政府收入,那么赤字只能是越聚越多。

三、印度经济运行现状

尽管印度政府实行了反周期的扩张型经济政策,一是政策本身不可能立竿见影,二是全球经济还处在衰退的过程中,外部经济环境没有改善,2008-2009年下半年的增速只有5.8%,全年为6.7%。但正是因为有了储备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政府消费支出的支撑,才没有出现更为急剧的经济下滑。实际上,到2009-2010年财年第一季度,印度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就已经比2008-2009年财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有了明显改善,增长率也略有上升,达到6.1%,到本财年的第二季度,私人消费需求重新开始活跃起来,增长率上升到了7.9%。

1.工业复苏,与服务业一起再度领跑印度经济。危机之后,印度部门经济的增长格局依然未变,即制造业、服务业领跑经济增长,而农业受天时的影响仍起伏不定。

工业受危机的影响最为严重,正是因为工业增速大幅下滑,才拖累了整个经济的增长。工业下滑的原因是受到成本和需求两方面的挤压所致:2008年上半年主要表现为成本上升,下半年则是市场低迷。2008-2009年下半年按要素价格计量的工业增速只有1.9%,而上半年还是6.1%。其中,占工业产值80%的制造业下降最为明显,它的增长率从上半年的5.3%降至-0.3%,全年仅为2.4%,而2007-2008年为8.5%。进入2009-2010年,印度的工业有所恢复。这种变化是从2008-2009财年的第四季度开始的。由于原材料成本和利率成本的下降,企业的利润水平在经历了连续三个季度的下滑之后,在2008-2009第四季度和2009-2010年的第一季度企业净利润分别实现了25.3%和21.8%的增速。不过,净销售额的下降仍未扭转,反而更为严重,下降幅度分别为5.9%和13.3%。虽然制造型企业的产量有所增加,但考虑到2008-2009年企业库存严重下降,增产是因为企业在重建库存,而不是因为需求增长。因此,尽管2009-2010年的第一个季度,按要素价格计量的工业增速升至5.0%,而制造业的增速也上升到了3.4%,但因为需求尚未出现强劲复苏,制造业的增长仍不容乐观。而进入本财年的第二个季度,由于汽车和其他商品的消费需求开始上升,制造业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2%,复苏的势头明显走强。

印度农业仍未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2008-2009财政年度,由于雨量分布不均,半岛、中部和西部地区雨量较往年偏少,使雨季作物的产量出现下滑。同时由于上年农业增长迅速、基数变大,2008/09年农业的增长率只有1.6%,低于前三年的水平。而2009-2010财年在刚刚结束的长达4个月的季风季节,雨量较正常年份低了23%,这是自1972年以来的第一次。目前受干旱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是印度水稻和谷物的主产区旁遮普、哈里亚纳和拉贾斯坦。从最新公布的第二季度的数据来看,农业产值不仅没有因为干旱而下降,反而较上年小幅增长了0.9%。因此,目前来看,全年印度农业的增长率下降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下降的幅度要比最初估计的小,增速可能在-1%到1%之间。尽管如此,由于农业吸收了52%的就业人口,农业减产可能对消费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历史经验表明,与工业和农业相比,服务业本身较少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而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印度的金融业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增速有所下滑,但依然高达7.8%。而通讯部门面对经济衰退,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社区及个人服务的增速不仅没有下降,还较上年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达到13.1%。因此,虽然零售、交通受金融危机以及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有所下降,但全年服务业的增速变化不大,从上年的10.9%降至9.7%。2009-2010财年第一季度,服务业的增速为7.8%。预计全年大致在8%左右。

2.出口依然不振,但外资流入开始增加,外汇储备重新恢复上升势头。印度对外部门对总需求的贡献,除在1997-1998年至2002-2003年这段时期外(这一时期为14%),其他时间一直是负值。2003-2004年至今,平均为-19%。尽管如此,印度在过去的十年中,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依然不断加快。印度的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已从1997-1998年的18.6%上升到2008-2009年的38.9%。实际上,印度参与世界金融一体化的进度与它参与贸易全球化的进度是相一致。2007-2008年,印度的经常账户赤字达到GDP的1.5%,流入的外资除弥补这部分赤字外,剩下占GDP的7%的资金成为了印度新增的外汇储备,为印度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金。印度参与外部交易的比重(即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资金流的总和占GDP的比重)已从1997-1998年最初的46.8%上升到2007-2008年的117.4%。

2008-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印度出口增长率从上年的28.9%下降为5.4%,而进口的增长率则从上年的35.2%降至14.3%。无形贸易账户虽保持了20%的增速,但经常账户赤字依然扩大到了GDP的2.6%,这是1990-1991年以来最高的。2009-2010年上半年印度商品进出口进一步萎缩,其中,出口在4~7月的四个月中,平均月增幅较上年同期为-28%,这是因为作为印度的主要出口市场,发达国家的经济仍处在缓慢的复苏过程中。同期印度的进口增长为-35%。进口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国际石油价格的下跌,而石油进口每年占印度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资本账户上净流入的资本较上年会有所增加。实际上,由于印度公司盈利上升,从2008-2009财年的最后两个月外国机构投资就已开始回流。印度在2008-2009年实现的6.7%的增长率也使国际社会对印度经济普遍充满乐观情绪。从4月份开始,印度的外汇储备就已结束了上年不断减少的态势,连续6个月上升,增幅虽然不大,但一直在稳步的上升。从4月份的2417.37亿美元上升为10月的2670.18亿美元。卢比也开始了升值,从4月末的50.05兑换1美元,上升为10月末的46.72兑换1美元。

3.通胀压力加大,CPI上升的速度更高于WPI。自2008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以及国际钢铁价格达到峰值之后,国际商品价格的泡沫开始破灭,印度的批发物价指数(WPI)也在8月达到峰值之后,从12.8%开始回落,下降的速度逐渐加快,9月份的时候还是12.3%,到11月份就降至8.5%,一直到2009年7月,WPI都保持着下降的势头,2009年7月25日WPI降到-1.58%。但自此以后,随着经济缓慢复苏,WPI也开始攀升。到10月,WPI已上升到1.34%,虽然远低于上年同期11.1%的水平,但这种上升的势头已引起了央行的关注。在印度,由于WPI选取的商品篮子覆盖面很广、赋予的权重由它们各自在国内的交易量所决定,因而它对经济的指征性要更强。CPI与WPI的不同,不仅在于它与WPI有2—3个月的时滞,而且在CPI中,食品价格的权重要高于WPI,在印度这样一个低收入国家,这意味着CPI更与一般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进入2009年,由于印度雨季作物减产,农产品价格已上涨12%,这对于食品支出平均占家庭总支出50%的印度人来说,支出预算将会非常紧张。9月份产业工人消费物价指数(CPI-IW)环比上升了11.64%,高于上年同期9.77%的水平。

由于粮食价格还可能在高位上继续上涨;而国际石油价格已经开始攀升。因此,近期印度央行将2009-2010年基于WPI的通胀预期从最初的5%提升到了6.5%。但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最终的结果甚至更高,在7%~8%之间。

4.财政赤字水平上升。2003年印度通过了《财政责任和预算管理法案》(FRBMA),使得以后的印度政府都对财政支出变得更加谨慎。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从2002-2003年的5.9%降至2006-2007年的3.4%和2007-2008财年的3.2%。在2008-2009年初公布的财政预算中,年度赤字目标为2.5%—3%。由于印度政府对石油、化肥、食品的补贴一直作为预算外项目,未列入赤字的计算中,因而普遍认为印度的中央财政赤字至少低估了2个百分点。但在预算实施过程中,政府又增加了一些支出项目,包括公务员第六次加薪、对农村小额信贷的减免等。要实现赤字目标,印度政府原本寄希望于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从而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但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印度政府从2008年12月宣布了经济刺激计划,不仅预算内的支出增加了近三分之一,政府的减税措施也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最终全年中央政府的赤字从上年的2.7%增加到6.2%。全年中央和邦两级赤字的总和占GDP的比重高达10.7%,而上年只有5%。这多出的5.7%就是印度为刺激经济所做出的财政努力。2009-2010年两级财政赤字预计在10.5%左右。目前印度政府的公债已占到GDP的80%,在发展中国家中都算是很高的了。为此,近期标准普尔已将印度主权债券的评级从“稳定”降为“负面”,尽管国家本身仍保持着“BBB”级。

四、未来经济走势及政策调整

目前,印度经济虽然已经复苏,但这种复苏是缓慢的,而且非常不稳定。虽然从2009-2010年第二季度的宏观数据来看,印度的私人消费需求已经有所恢复,但银行对私人部门的借款依然非常谨慎。与危机前高速增长的印度经济相比,现在的印度还面对着两个不利的条件:萎缩的出口市场和不利的农业天时。因此,印度官方对2009-2010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只有6%~6.5%,这离它所希望的9%的快速增长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短期来看,政策调整主要集中在扩张型经济政策的退出上。通货膨胀的威胁和缩减财政赤字的压力,已经迫使印度经济政策的制定者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必须决定政策何去何从:继续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向经济注入充足的流动性和需求,后果可能是更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实行紧缩的政策以预防可能的通胀,又很可能会牺牲来之不易的增长速度。10月底印度储备银行终于还是提高了法定流动率,从24%上调到25%。由于印度商业银行手中持有的政府债券早都达到或高于这个比例,因而此举的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但这至少表明了两点,一是印度央行已开始准备“退出”货币刺激计划,从而给予了市场一个明确的预期;二是央行的“退出”政策将会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这两点保证了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市场的冲击力会降至最低。此外,随着印度股市的上扬以及对印度经济充满信心的外资的回流,即使央行收回一些非常规的刺激措施,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面临的调整压力相对较小一些。首先,政府可以寄希望于经济增长本身通过税收的提高,自动减少赤字。其次,随着第六次政府雇员加薪工作的结束,以及由于国际价格下降因而可以减少对化肥、石油的补贴,政府本财政年度面对的福利性支出压力相对缓解。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优化支出结构以增加未来收入的方式,减少赤字。因此,至少在本财年结束之前,印度的财政刺激政策不会有大的改变。然而,为了印度经济长期稳定健康的增长,尽快回到谨慎的财政政策轨道上还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提高财政收入,政府已决定在2010年4月引入商品及服务税(GST)。同时,也制定了公有企业股份流通的计划。

从中长期来看,印度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具备了很多有利的条件:高水平的国内储蓄率和投资率;年轻化的人口结构;相对活跃而成熟的私人经济部门等。但是,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印度还必须推进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近期由于经济低迷,印度各地劳工问题不断,印度几十年未经修订的劳动法更加剧了劳资双方的对立,以至双方都认为劳动法需要改革。还有一些涉及土地的工业大型项目,就由于土地方面的争议而难以开展。而基础设施短缺问题也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突出。这些都说明,有关劳工法、土地法以及有关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政策法规等领域的改革已经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标签:;  ;  ;  ;  ;  ;  ;  ;  ;  ;  ;  ;  

印度反周期扩张性经济政策及其影响_wpi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