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东济宁 272125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进步促进了建筑产业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居民的住房问题。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社会群体更加倾向于在生态节能理念的基础上选择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因此,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应从生态理念出发,将环境效益和绿色生态效益相结合,开展科学的建筑规划设计工作,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现代住宅建筑规划理念及设计优化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今后的设计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现代化小区;住宅建筑;规划设计
引言
为保障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应当充分衡量地区文化特色以及周围环境特点,在基于生态节能的理念下,不断开拓新思维,创新设计方式。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建筑规划设计理论知识为指导,不断汲取先进的建筑规划设计理念,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对居住的各种需求,切实提高现代化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环保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
1建筑规划设计与绿色节能的关系分析
当前,如何合理利用能源已成为全球诸多国家需要积极应对与解决的问题,我国犹为更甚。本文涉及到的诸多基于环境保护、绿色节能等内容的设计,尤其在当前发展迅猛的建筑工程领域,更应坚持绿色建筑节能理念,并将该理念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中,从而有效减少建筑物使用期间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提升自然资源利用价值与利用率,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绿色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有效应用需要设计人员详细准确把握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要点,以此为依据,从各个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及绿色建筑设计方案。
2现代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2.1规划设计要因地制宜
现代居住小区建设要结合城市区域性格、小区周边的地理地貌,充分结合现状的地理情况、经济投入,以及后期最快捷的便民服务,要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进而营造一个温馨的、贴近自然的、符合居民需求的现代小区居住环境。所以说,对于现代小区总体规划之前一定要对受众群体进行调查与分析,积极引导,汲取民众的意见,并将之提炼成设计元素融成设计理念转化到设计中,从而最大程度地使设计贴近生活。
2.2安全第一原则
安全是任何工程建设的首要原则,这一理念有效地确保城市系统安全,提升了城市规划的整体安全性。为了得到安全保障,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应当结合工程建设需求,如合理应用生态排水系统去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以及水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让城市的各种机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小区环境质量得到优化,使民众的居住体验得到提升。
2.3以人为本的原则
现代居住小区居住环境构建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使居住、休闲、娱乐和交流的空间更加地舒适和宜人,也就是要求设计都要是为居民更好的服务。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利用每一个要素为居民创造出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使每一处设计都能很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3现代化小区规划设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居住区的设计与时俱进,增添了许多科技因素,融合了现代、国际化的设计理念。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破坏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关于此类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多,这也增加了人们的心理负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现代设计技术要求与现实中部分施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施工技能没有明显提高的矛盾愈发突出;建筑市场相关建筑材料复杂多样,劣质建材充斥市场更是极大的安全隐患;假山、园林、人工靠近自然的湖泊等设计美化了环境,但同时会因为设计的不周全,可能会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伤害。这些都是应该加以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4现代化小区规划设计理念
4.1现代化小区应该向生态型小区转型
在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现代居住区应逐步向生态居住区转型,努力为社会群体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确保居住生活方式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因此,在现代居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合理利用空间组合,合理调整居住区绿地以调节居住区温湿度,改善城市热岛效应,促进生态平衡发展。特别是在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尽力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节约水资源的利用、优化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利用,有效地减少建设规模,减少现代住宅小区的运行成本,真正做到绿色生态循环。在小区的使用过程中,还应重视如日常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其各个方面的现代化,逐步打造成绿色生态居住区。
4.2营造小区多功能景观空间
通常在以往的设计中,景观空间功能比较单一,大多是为受众者营造观赏、休憩、活动等空间。小区中的用地通常较为紧张,单纯用于景观布置的空间比较少,为了使小区景观设计效果得到实现,需要有效提高小区土地利用率,同时对多功能的景观空间进行营造。比如,在小区的视觉轴线上,使用自然式景观的方法;基于步道、植栽等方法进行有机的分离或者是围合;对具有开放、私密等不同功能要求的小广场、草坪空间等进行组合构建。小区的开放草坪可以和儿童活动区相邻,并作为儿童活动区的拓展区,使儿童可以更加方便地与自然亲近。。。。。。另外,对于特定的区域可以利用坐墙进行围合,从而营造出相对独立、安静的场所。小区景观设计对水体景观空间塑造应给予重视并加以合理利用,适宜的水体景观可以为使居住环境得到美化与丰富,使居住的舒适度得以提升。
4.3路面建设
路面的建设是住宅小区规划与施工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从最基础的路面铺设,到路面景观优化,每个节点都要精心考虑,以提升规划的可靠性和可实施性,同时结合考虑完善路面的排水渗水系统,更好地体现出城市设计的整体理念。如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对于雨水在住宅区地底的沉积,建筑与小区内应优选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绿色屋顶、渗透沟渠等自然地表形式以输送、消纳、滞留雨水径流。道路绿化带设计成下凹的绿地,在下凹地面设置环保雨水口,在绿化带开口路缘石部分安设径流汇入口,并且通过沉砂池去净化雨水,为了提升绿化带透水性,可将软式透水管安设在绿化带底部。对于绿化带内的植被选择,需要遵循排污原则,选用能够收集分解污染物的植被。为了更好的将城市理念应用到实际中去,还应充分考虑对雨水内涝的防治,将城市现状与规划设计相结合,利用针对性的方案措施达成对内涝管控目标。
4.4规划小区布局
现代住宅小区经过合理规划和选址后,就要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群体的生活需要,进行住宅小区的详规和布局,特别是经过准确的调查,正确处理建筑物的朝向、道路的分布、居住建筑的间距和公共设施的分布,科学布置现代居住区的绿化带,确保现代居住区的建筑与周边环境因素保持良好的协调发展关系。此外,根据建筑空间构成和规划设计技术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局现代服务社区,优化社区整体环境,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有效地提高现代社区的生活质量。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审美的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旧有的单一居住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而更趋向于对个性化的、多元化的居住小区的向往和追求。在人类和大自然相互依赖共存的情况下,建立人和大自然亲近的休闲生活方式,使居民充分享受绿色生态环境,这不仅仅是人们追求的理想,也是城市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怡茹.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与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120.
[2]汪大军.城市园林式景观小区规划设计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
[3]杨逢肃.多功能住宅小区建设的必要性及其交通组织优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
[4]赵占国.对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几点关键要求的分析[J].山西建筑,2008(20):66-68.
论文作者:沈守田,贾宏涛,曹凌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0
标签:建筑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小区论文; 居住区论文; 理念论文; 住宅小区论文; 绿化带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