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垄栽培的主要配套技术措施_大豆论文

大豆垄栽培的主要配套技术措施_大豆论文

大豆垄三栽培的主要配套技术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豆论文,措施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旱作大豆高产综合技术体系,不仅仅是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的简单组合,而且还要和其他栽培措施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增产潜力。

1 选择优良品种

在推广大豆“垄三”栽培技术过程中,要注意选择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秆强、主茎发达、抗逆性强的推广品种,并做到合理搭配。种子要定期更新更换,不要年年都用自留种。

由于实行精量播种,对种子质量要求严格,所以种子必须经过精选,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使种子质量达到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7%,发芽率高于90%,种子大小均匀。提倡以村为单位统一供种。

2 实行伏秋精细整地

“垄三”栽培技术对整地质量要求很高,要做到耕层土壤细碎、地平、提倡深松起垄,垄向要直,垄宽一致,努力做到伏秋精细整地,秋施农家肥,有条件的也可以秋施化肥,在上冻前7~10天深施化肥较好。要努力改变过去那种年年都大搞翻、耙、压的整地方法,大力推行深松为主体的松、耙、旋、翻相结合的整地方法。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整地方法主要有:①伏秋翻耙深松起垄,有的同时施入有机肥和经肥做底肥。②伏秋翻耙,春深松起垄,结合直垄施肥。③搅麦茬深松起垄。④伏秋翻整平耙细,待春天随播起垄。⑤秋或春破茬深松施肥起垄等。

3 适时播种,保证播种质量

要做到适期播种,一般在5月10日~15日播种,中南部地区4月25日至5月10日。在能解决种子下窖,并取得深松播种经验,春播时墒情又较好的地方,可以采用多项作业一次完成的深松播种方法。但在春旱较重,种子下窖现象严重,又没有深松播种经验的地方,不宜使用这种播法。精量播种要根据保苗株数,计算好播量,然后在垄上进行精量播种,双行间小行距10~12厘米、机械垄上等距穴播,穴距一般在18~20厘米,每穴3~4株。播种深度以镇压后4~5厘米为宜,播种、镇压要连续作业。

4 增施肥料并合理施用

根据各地经验,一般亩施二铵10~15公斤,尿素7.5公斤左右,硫酸钾5公斤。提倡施用大豆专用肥、生根粉、硼钼微肥等。有条件的地方,要亩施农肥1~1.5立方米。亩用生物钾肥100毫升拌种,其增产效果相当于亩施硫酸钾4公斤,亩成本1.1元,比施用硫酸钾成本6元,减少了4.9元。利用大型“垄三”耕播机深施肥,可做到分层施入。施肥数大量,第一层施在种下4~5厘米处,占施肥总量30%~40%,第二层施在种下8~15厘米处,占施肥量的60%~70%,在施肥量偏少的情况下,第二层施在8~10厘米就可以了。施肥量低于5公斤,就不要进行分层施肥了,可集中一次施入做种肥。

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危害是影响大豆品质,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原因。据调查,灰斑病粒百粒重下降2克,脂肪含量下降2.9%、蛋白质含量下降1.2%,大豆食心虫在全省常年发生面积36.67万公顷,一般虫食率10%左右,可使大豆降低1~1.5个等级。

地下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和根蛆,目前防治方法最好的是用种衣剂包衣,各地因病虫害种类不同,可选择不同的种衣剂拌种。对于胞囊线虫发生严重的地块,可采用大豆根保菌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同时兼防大豆根腐病。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种子量0.5%的50%多福合剂或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的方法防治,也可在大豆第一片复叶展开后,底部叶片枯黄,根腐病发生时选用ABT生根粉6号10~15毫克/千克溶液叶面喷施的方法防治。

大豆食心虫对大豆外观品质和商品等级影响严重,必须加强统一防治工作,根据虫情预报,在防治时期内如果大豆封垄好,用80%敌敌畏乳油制成毒箨熏蒸。每公顷用量1.5~2千克;如果封垄差,可用2.5%敌杀死等菊酯类农药每公顷用量0.3~0.45千克,加水50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

蚜虫和红蜘蛛,每公顷用35%赛丹乳油。1000~1500毫升,或用10%的吡虫啉1500克,或用1.6%阿维菌素制剂150毫升,兑水450~800千克喷施。

6 加强田间管理

①及时铲趟,搞好深松。当大豆拱土时,进行产前深松或趟一犁。及时铲趟,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后期在草籽尚未成熟前拔净大草。

②化学除草。土壤墒情好可采取土壤封闭处理,春季干旱区提倡苗后除草。在大豆播后出苗前,每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2500~3000毫升(或90%禾耐斯1560~2200毫升)加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300~600克或加48%广灭灵乳油800~1000毫升或加75%广灭灵粉剂15~25克,或用72%都尔乳油每公顷1500~3000毫升,兑水200千克土壤喷雾。

7 适期收获

人工收获,落叶达90%时进行;机械联合收割,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脱粒后进行机械或人工清选,产品质量符合大豆收购质量标准三等以上。

联系电话:0451-53627167

标签:;  ;  ;  ;  ;  ;  

大豆垄栽培的主要配套技术措施_大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