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经营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孵化器产业发展对策_科技孵化器论文

孵化器经营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孵化器产业发展对策_科技孵化器论文

孵化器运作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孵化器产业的发展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孵化器论文,对策论文,经验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孵化器,即一种为新生小企业提供有利于存活、发展的创业服务环境和空间环境。企业孵化器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孵化和培育中小科技型企业,以及振兴区域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孵化器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全球有孵化器近5000家,其中欧洲有2300多家,美国有750多家,中国有100多家。可以说,企业孵化器正逐步成长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一、孵化器的基本认识

企业孵化器(Incubator或Innovation Center)又称之为企业创业中心,是通过提供一系列新创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帮助和促进新创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经济发展手段或企业运作形式。孵化器是一种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它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孵化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初创阶段或甫成立的相对幼弱的新创企业成为能够独立运作并健康成长的企业。

孵化器的类型很多,从孵化器的服务对象来分,有社会孵化器和企业内孵化器;从孵化器的主体分,有政府或社区主办的孵化器、有企业主办的孵化器、有学术机构主办的孵化器和多元主体混合的孵化器;从孵化器的经营目的看,有非盈利性的孵化器和盈利的孵化器;从在孵企业的类型来分,有混合型孵化器(即没有明确的在孵企业类型选择要求)、专业孵化器(如高技术孵化器、制造业孵化器、生物医药孵化器、农业孵化器和服务业孵化器等)和国际孵化器等。近年来,孵化器的组织形式不断演化发展,出现了虚拟孵化器、连锁孵化器和创业孵化集团等。

一个成功的孵化器离不开五大要素:共享空间、共享服务、孵化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扶植在孵企业的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功能定位在:(1)提供综合性服务和必要设施。 企业孵化器提供创业咨询、教育、培训和管理支持,提供一个有公共服务设施的场所;(2)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提供企业交流机会、 简化高新企业的创办程序、提供政策优惠等空间;(3)提供资金。 大多企业孵化器提供融资、协助融资服务以及价格较低的设备、办公空间等。

企业孵化器在扶持中小企业成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帮助新创企业的建立,增加新创企业的数量,提高新创企业的存活率并促进其健康成长;二是防止创新技术外流和区域技术基础的消蚀,以其帮助新创企业实现价值的能力吸引外部创业者、人员、技术和资金的流入;三是充当区域创新系统的桥梁和枢纽组织,系统地组织各种资源支持新创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二、孵化器运作的理论基础

孵化器得以产生并能有效运作是与企业创业紧密相联的。企业创业理论认为,企业创业是在几乎没有任何资源的条件下,创造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业包括创意形成和创意潜在价值实现两个方面。创意既是市场机会的识别又是有市场价值的知识。而形成创意的能力和实现创意的潜在价值的能力都是一种动态企业能力的反映。所谓动态企业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也称作企业能力,是指每个企业特有的组织和协调企业活动、组合和调动各种资源的内部过程。因此,企业创业实际上是创造和组合动态企业能力的过程。

企业能力有两大类:体现于智力的企业能力和体现于资本的企业能力。因此,拥有有限资源的创业者的基本战略,就是以其创意为杠杆选择性地吸引和组合外部的体现于资本的企业能力,以实现其潜在的价值。也就是说,创业的过程是创业者以其掌握的创意为杠杆吸引和组合外部的企业能力和资源的过程,获取这些必需的企业能力的渠道就变得非常重要。

现代企业创业的基础是知识和创意。动态企业能力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在知识的创造和学习方面,组织比市场有更大的优越性。因此,企业孵化器是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新创企业组织和协调各种新创企业所需的资源和企业能力的理想组织。

另外,社会网络理论认为,一个社会网络是由一系列社会关系联结在一起的结点(个体或组织)的总和。市场的交易关系只是社会网络关系的一个子集。在不同社会内部中,个体与他人共事合作的能力是不同的,个体之间的自愿结合能力是不同的,社会网络的形成和扩展能力是不同的。一个高信任度的社会能够容许多样化的社会关系的产生,社会网络发展相对健康,这样的社会会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相反地,个体缺乏社团意识,社会网络支离,人们对于唾手可得的经济机会也只能望洋兴叹,无法利用。

与传统经济学中的同质化的市场和组织内部的层级结构相比,社会网络在沟通和获取信息以降低不确定性并防止机会主义行为降低经济行为的风险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互相密切联系的个体之间通常会共享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个体拥有的社会网络是信息和信任不断累积的结果,代表着一种重要的资源。个体对社会网络中其他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会导致其信誉度的丧失,使其随后的经济行为的交易成本上升,因此社会网络信息传播的方式能有效地扼制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而企业孵化器就是将新创业与各种社会网络链接起来的有效平台。

社会网络在知识传播方面所具有的市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决定了社会网络在企业孵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创业者以创意为杠杆组织和协调所需的动态企业能力和资源的过程中,通过社会网络资源丰富而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的中介组织安排创意的评估和交易是最有效的途径,各种中介组织是新创企业达到其所需资源和能力的桥梁。

再有,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公共设施和服务,使在孵企业能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企业能力,对孵化器来说,它能获得规模经济;而对在孵企业来说,它能获得明显的分工专业化优势。我们知道,企业的成本除生产成本外,还有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孵化器是一种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社会经济组织,它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和分工专业化优势,使在孵企业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合理地降低;同时,它利用低廉的房租和优惠的政策,使在孵企业的生产成本也能有效减少。这一切,降低了在孵企业的创业成本,在不确定性的社会中减少了创业风险,使在孵企业的成活率大大提高。

三、孵化器产业发展的历史及国际经验

企业孵化器在20世纪50年代发源于美国,是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1956年,美国人乔·曼库首次提出了孵化器概念,并在纽约成立了第一家企业孵化器。

目前,企业孵化器在世界范围内已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截至1998年底,世界上已有3300多家企业孵化器,其中美国拥有750家, 欧洲拥有2334家。许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也大力发展企业孵化器,现在巴西有50多家,俄罗斯有33家,波兰有30家,中国有100多家。

美国不仅是孵化器的发源地,也是孵化器最多的国家,同时还是世界上孵化器发展得最成功和最完善的国家。据美国企业孵化协会近期发表的报告指出,87%的孵化器毕业企业5年后仍在运营,而80 %的一般小企业都在5年内倒闭。报告还显示,美国750个孵化器为经济发展增加了约19000个公司,245000个就业机会。 从美国孵化器产业的总体状况看,孵化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经济发展工具,对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对美国孵化器产业发展的描述,可以获得一些有代表性的经验。

美国孵化器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形成了四种不同的孵化器运作模式:(1)着眼于企业组织创立的阶段(20世纪50 年代~80年代前期)。这一时期的大多数孵化器都由政府和社区合作建立、以非赢利性机构的形式存在,基本上以混合型的孵化器为主。孵化器的主要目标是为了缓解社区的高失业率的状况。孵化器主要功能集中在场所和基本设施的提供、基本企业管理职能的配备以及代理部分政府职能(如一些政府优惠政策的诠释和代办)。孵化器对新创企业的管理支持是非常基本的,主要是为创业者建立新创企业运作所必须的管理职能。(2)从单个孵化器转向孵化系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一些政府主导的企业孵化项目效果令人失望,许多企业虽然在政府的资助下成立起来了,但是存活率很低;相反,一些成功的企业孵化项目的诀窍却是充分地利用政府在信息和网络方面的优势,为新创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政府部门的最大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区域网络和广泛的联系,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向创业者提供大量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联系和建议。研究者发现政府部门与其他组织如企业、教育机构和非赢利性组织等的协作能使企业孵化项目更具成效。这种认识上的变化改变了政府在企业孵化支持方面的基本战略,政府开始从直接资助转向信息和网络的支持;从政府主导转向政府部门、企业界、研究教育机构、社会团体的全面协作,孵化器的经营主体转向多元化;企业支持项目从帮助企业组织的建立转向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80年代中后期,美国大多数州通过了有关建立企业孵化项目的立法,这标志着政府的支持由直接资助转向更系统的全面支持。(3 )孵化器的企业化运作(20世纪90年代前期)。1992年普华大华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美国的孵化器产业危机重重。这一状况促使人们对孵化器的性质有了新的认识,即孵化器的中心任务是帮助创业者开创和发展企业,孵化器本身不应该只是一个准政府机构,而是一个新创企业,其产品是健康发展的新创企业。在这一认识指导下,孵化器的经营改由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管理者来承担。孵化器企业化运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孵化器的服务对象由内向外扩张,许多孵化器向孵化器外部的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以获取收益。伴随这种范围扩张的一个趋势是孵化器的集中化经营,即越来越注重企业孵化细分市场的选择。孵化器企业化运作的另外一个表现是服务形式多样化,孵化的经营重心由孵化新创企业转向涵盖市场机会的识别以创建企业本身。(4)创业孵化集团的出现(20世纪90 年代后期)。创业孵化集团的出现是孵化器发展的一次革命。创业孵化集团的基本特色是它本身就是新创企业,而且通常是由成功的创业者主导孵化新创企业。这改变了过去孵化器是政府部门发展地方经济的一种手段的定位。从孵化功能上看,创业孵化集团融合了风险投资、多元化控股集团和孵化器的功能。除了向新创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和相应的互联网设施,创业孵化集团的企业管理咨询支持和服务也包括企业发展和技术开发、市场营销、竞争研究分析、法律顾问、会计等。创业孵化集团的革命性在于其解决了传统孵化器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具备了独立的投资功能;二是解决了传统孵化器难于吸引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问题。创业孵化集团的支持网络是创业者、经营者和投资者构成的混合体,截然不同于传统的孵化器以政府机构和社区团体为主的支持网络。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通过创业者和风险投资的联盟结合了巨额的资金和大量具有创意的新创企业,通过巧妙的安排吸引了优秀的管理人才加盟。

通过对美国及国际上其他一些国家孵化器产业发展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条基本经验:(1)政府支持是孵化产业发展的前提。 在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史中,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扮演了一个积极、重要的角色。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投资、给予补贴等方式,支持孵化器的建立和发展;但政府并不参与孵化器的运营。(2)企业化运作是孵化器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任何情况下, 孵化器都必须像一个企业那样进行专业化的管理,提供综合性服务和必要设施。(3)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结合是孵化器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孵化器与风险投资并非一回事,两者难以替代,但两者的结合则有利于孵化器向产业化发展,创业孵化集团实际上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4 )立法是孵化器产业发展的保证。政府对孵化器的支持不仅表现在资金和优惠政策方面,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健全法规,使孵化器的运作做到有法可依,才能保证孵化器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5 )科技型企业是目前孵化器的主要对象。理论上讲,任何类型的中小企业都可通过孵化器孵化而成;但从国际经验来看,目前孵化器中孵化的基本上都是科技型,尤其是高技术型企业。这也许与这类企业具有技术复杂且变化快,包含的不确定性大,创业的风险也大的特点有关。

四、我国孵化器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孵化器实践始于1987年,以武汉东湖创业中心为起点。目前,全国有企业孵化器或创业中心共100多家,居世界第3位,其中国家级创业中心37家。

10多年来,国家对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投入4300万元,吸引地方资金10亿元用于创业建设,正在孵化和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4100多家,已经培育成功的企业1300多家,年技工贸总收入101亿元,从业人员14 万人,转化科技成果4000多项。孵化器在我国也逐步成长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我国孵化器大致分为七种类型:(1)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 (2)专业技术孵化器;(3)大学创业园;(4)海外学人创业园;(5)国际企业孵化器;(6)企业孵化器网络;(7)专利技术孵化器、流动孵化站和行业技术孵化器。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孵化器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 )研究试验阶段(1987~1988年)。以1987年国家科委下发的《关于开展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的通知》和同年6 月成立的武汉东湖创业中心为标志,孵化器事业在我国开始兴起。(2)初创阶段(1989~1993年)。在这一阶段,国家科委提出了“服务为主,开发为辅”的工作方针。孵化器的基本工作方式是从项目孵化入手。(3)发展阶段(1994 ~1995年)。这一阶段,我国创业中心已发展到73家,并成立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创业服务中心专业委员会。 (4 )提升阶段(1996 ~1998)。1996年11月,国家科委在重庆召开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在总结“八五”期间创业中心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创业中心“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5 )新阶段(1999 至今)。1999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1999年全国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召开;2000年世界企业孵化器与技术创新大会召开。这一切都表明,我国孵化器建设的新阶段已经到来。

我国孵化器产业在有序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投资主体单一,政府色彩浓厚。从孵化器的主体来看,我国的孵化器基本上都是由各地的科委、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或高校投资兴建并派员运作的,一般都定位为公益性科技事业服务单位,有着准政府的性质。主持孵化器运营的管理人员大多具有政府背景而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由于事业单位编制所限,孵化器的管理人员一般都较少,只能对在孵企业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

在孵化器建立的初期,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必要的。但是,政府不可能具备发明新技术和管理企业内部复杂事务的能力。因此,政府只能对孵化器进行全面的支持,而不能成为承担新创企业风险的主体。

从国际经验来看,孵化器有多种所有制形式,但孵化器的经营都是采用企业化经营模式。事业单位的运作模式基本上是直接或间接地依靠政府资助,自身没有创造价值的紧迫感和相应的能力,创造的价值相对有限,从长期看是不可持续的。

2.硬件设施有余,管理服务支持不足。我国现有的孵化器基本是由政府划拨土地并直接或间接地提供大量的资金专门兴建的,硬件设施完备,收费低廉,对在孵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服务支持。大多数孵化器都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房租,一些孵化器甚至给予零租金的优惠条件。但是,除极少数孵化器有过对企业的具体管理提供支持外,绝大部分孵化器都不直接对在孵企业提供管理支持,而且往往也无能力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服务。这与国际上的孵化器所提供的全面服务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3.部门所属,孵化器效用难以充分发挥。我国孵化器的建立源于政府发展高科技的努力,目前各地的孵化器都由各地科委管辖,有些直接是科委投资兴建的,它是作为当地政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一种方式,还没有涵盖孵化器的完整意义。

根据界定,孵化器是通过提供一系列新创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帮助和促进新创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经济发展手段或企业运作形式。它是培育新创业的一种社会经济组织,是当地政府发展区域经济、促进本地就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重要手段。培育高技术企业是孵化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孵化器功能的全部。

另外,各地科委所属的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十分有限;而事业单位的运作体制,又使得目前的孵化器难以与风险资本有效的结合起来。这一切,既阻止了孵化器这种组织形式效用的充分发挥,又影响了我国孵化器产业的发展。

4.各地发展一哄而上,孵化器数量很多但质量不高。我国孵化器产业的发展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起步较晚,但目前数量已达到100多家,位居世界第三;并且各地政府都提出要发展孵化器。就孵化成绩而言,很多孵化器并不理想,无论是孵化出来的企业还是孵化器本身的质量都不高,不少孵化器的设施还出现大量闲置。

当然,目前我国孵化器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如孵化含义不明晰,重技术而轻企业迹象严重,孵化器产业立法滞后等等。

引致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多种,但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既有历史影响因素,更有我们对孵化器本身的认识不足。

1.历史影响因素。我国的孵化器是在借鉴国外企业孵化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在科技部、地方政府及其科委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领导和支持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它是实施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这一特定的历史起源与国际孵化器诞生的原委截然不同,它赋予了我国孵化器特定的历史使命,导致了我国孵化器的体制障碍,也制约了我国孵化器产业发展的方向。

2.对孵化器的认识不足。从前面的分析可看出,孵化器的运作机理是与创业紧密相联,它是利用社会网络而创造出的一种有效平台,使不同的企业能力得到合理组合,从而完成新创企业的孵化。因此,企业孵化器的本质是组织和提供一些共同的企业能力,用以结合其他独特的企业能力,如一种创意或一项技术等,从而培育出可以独立运作的企业。孵化器的这一特质决定了孵化器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宽广的发展空间。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孵化器产业人士还没有能够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特质。结果,大多数孵化器不是被看成是一个小型工业园区,就是被看成是现有工业园区的附设机构。孵化器的总体政策,基本上是沿用工业园区的模式,孵化器的优惠政策也是向工业园看齐。事实上,工业园是依靠投资推动经济发展思路的产物,而孵化器则着眼于以创新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无法等同。

总之,我国的孵化器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正在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已经逐渐产生影响。但是,我国孵化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突出,亟待解决。

五、促进我国孵化器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已充分展示:孵化器在孵化中小型科技企业,培育企业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大力支持孵化器产业的发展。我们认为,促进我国孵化器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对孵化器的认识,转变孵化器的经营机制;要引进风险投资,实现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有效结合,走多元化的孵化器产业发展道路;要加快孵化器立法的步伐,促进孵化器产业的规范化发展;要在加强社团网络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孵化能力和质量的同时,加强孵化器经营人才队伍的建设。我们可以将孵化器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要点归纳为“三识”和“三化”。

服务意识,是指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化,即从目前的提供硬件设施服务、政策优惠服务转向根据企业的需要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政府部门应通过立法来规范孵化器产业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政策舆论导向、资源配备、中介组织、信用授予和形象提升等功能来改善创业环境。

由于不可能具备发明新技术和管理企业内部复杂过程的能力,政府部门不可能成为新创企业风险的承担主体。政府部门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对企业行为越俎代庖的时代应该结束了。

市场意识,主要是指孵化器在选择孵化对象时,要从单纯的注重技术水平向注重技术与市场并举发展,防止忽略以营销服务为主和信息处理为主的企业,影响孵化企业的成功率。

创意是市场机会的识别,而不只是技术的发明。创意并不同于技术产品或服务,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创意是具有可实现的市场价值的。也就是说,创意内在地协调了新颖的技术产品或服务与其现实的市场之间的对应关系,技术成果的转化率所揭示的正是创意和技术创新之间的鸿沟。一项技术可能有多种商业化应用,但并不是每一项应用都值得去创立相应的企业。

就像追求产值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力一样,技术水平并不能保证新创企业的成功。技术无疑是高新技术企业创立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杠杆,但是技术的先进性和可实现的市场容量大小往往并不能划等号,这正是在新创企业中“新颖”和“价值”不可偏废的原因。

社团网络意识是指把和企业孵化有关的各种主体联合在一起,实现孵化功能和优势互补。社团网络意识实际上是将通常意义上两两之间的合作扩展为群体内部多个主体之间的合作。也可以说是将已经广泛应用于组织内部个体管理的团队管理理念扩展到组织之间。合作联盟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地认识到,但是和企业孵化有关的主体很多,将两两之间的合作交流信息扩展为社团内部的交流,有利于降低企业孵化主体之间信息交流成本和学习成本。

社团网络意识不仅有利于实现企业孵化过程中不同主体的孵化功能的互补性,更关键的是,在目前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以建设性的协商交流为基础的社团意识有助于确立和完善组织制度和社会文化条件。

企业孵化方面的社团网络意识的培养,不但表现在不同企业孵化主体之间,孵化主体和新创企业之间,还表现在不同孵化器之间。孵化器和孵化器之间要既竞争又合作,竞争有利于提高各自的服务能力,合作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在功能拓展上也要形成优势互补。

企业化是指把企业运作机制引入企业孵化的运作。一个企业孵化器的中心任务是帮助创业者开创和发展企业,孵化器本身不应该只是一个准政府机构,而应该是一个新创企业,只不过孵化器的产品是健康发展的新创企业而已。孵化器本身的运作需要足够的创业精神,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服务才能满足新创企业的需求,最终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转。一个充满官僚习气的孵化器,不可能向依靠灵活多变地适应环境求得生存的新创企业提供任何真正有价值的创业支持。一个适应不了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而危机重重的孵化器所能给予新创企业的只能是失败的教训而已。

孵化器企业化运作的核心是,孵化器的经营改由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管理者来承担。孵化器的企业化运作的四大基本原则是:将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到新创企业上;像管理新创企业一样管理孵化器本身,不同之处只是孵化器的产品是能够独立运作发展的企业;根据处于不同阶段在孵企业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采用类似衡量企业运营绩效的衡量标准。

虚拟化是指引入虚拟化孵化系统的概念。现有的孵化器应该以互联网为平台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如信息的发布、拟孵企业入住的申请、与在孵企业的沟通等。通过将孵化器的网站与孵化器关系单位网站的链接,孵化器可以非常容易地将一些相关的服务整合进孵化器所提供的服务,使新创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阶段和类型进行选择。孵化器采用互联网的开放式服务也有利于孵化器之间的良性竞争,因为创业者能够从网站上对所能提供的服务一目了然。

孵化器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在孵企业作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市场营销,提高在孵企业的知名度,为在孵企业创造合作机会。

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和信息,覆盖更广阔的范围。互联网应该是孵化器吸引国内外拟孵企业的一个重要武器,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孵化器的运作成本。即使当地的创业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以更低的成本接受服务。

快速化是指按照新创企业的需求引入外部的企业能力。对缺乏资源、企业能力相对单薄的新创企业求全责备无异于叶公好龙。创业的过程实际上是以体现于智力的企业能力吸引组合新创企业外部的体现于资本的动态企业能力的过程。不同产业的企业能力的发展重点不同,因此,不同产业的孵化器运作的模式应该有所差别。不同的新创企业其具备的企业能力不同,新创企业不断培养企业能力是保证生存的唯一途径,要迅速地实现价值的创造需要有效地组合外部的企业能力。

已有的大机构通常是新创企业成长所需资源、管理人才和企业能力的主要来源。新创企业常通过吸引大机构管理者的加盟和与大机构直接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来获取所需的资源和企业能力。

标签:;  ;  ;  ;  ;  ;  ;  ;  ;  ;  

孵化器经营的国际经验与我国孵化器产业发展对策_科技孵化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