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转换层框支梁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楼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沈明霞

(湖南株洲跃达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是随着楼层的增加,对施工工艺的要求也在不断强化。转换层框支梁是高层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对于整个高层住宅楼层的安全性有着决定性影响。为了优化高层住宅施工中转换层框支梁施工质量,研究高楼层建筑中转换成以及框支梁的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转换层框支梁;高层住宅;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高层建筑因为自身特殊性以及使用功能等特点,其上层与下层之间的跨度和结构形式具备相应的差异型,这种上下楼层的结构差异会导致整个楼层无法呈现在一个轴线上面,这也就是转换层框支梁必须应用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因素。通过转换层框支梁能够给予高层建筑相应的负荷承载能力,使上面楼层的横向纵向承受力传递到低楼层中,从而使整个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得以保障。

1.转换层框支梁技术

1.1转换层技术

和常规的结构形式不同,转换层的结构占地面积比较大,其施工的整体负荷量也会超出一般情况下的常规数值[1]。对此,对于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必须以楼层高度等实际特征进行专用性施工设计,从而保障整个施工能够安全、有序的开展[2]。对于转换层结构而言,其设计的主要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需要对转换层之下楼层的梁板的承载能力进行整体性的计算,验算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并充分考虑建筑在实际应用中所可能产生的各种制约因素,从而以最大承载负荷作为设计值设计转换层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是在转换层处于施工过程中的支撑结构的整体,需要支撑结构自身就具备相应的抵抗能力,具备一定的外力强度和刚度,详细分析支撑结构的安全性能,从而使转换层具备真正实现“转换”能力。

1.2框支梁技术

高层建筑的框支梁的施工流程普遍情况下是首先对模板实行支立和计算,然后绑扎处理钢筋的配料,最后使用混凝土进行养护和浇筑[3]。施工的重点是模板的材料选择和使用层面,对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刚度等进行计算的结果准确性以及柱节点钢筋的位置设计和处理等等。

2.高层住宅楼施工中转换层和框支梁的施工技术分析

2.1案例简介

以我市某高层建筑施工工程为案例进行分析,其高层建筑主要是以住宅为主,建筑的整体面积为32000m2,低下有两层为车库,地面有25层,整体高度为82.5m。整个建筑中有4层转换层,在该层总共有15根框支梁,其中界面的高度分别为700毫米至3000毫米,平均长度为(1800±450)毫米,横截宽度为500毫米至1200毫米,平均为(800±200)毫米。

2.2施工方案

因为框支梁的截面积较小,其钢筋深入3层楼板的800毫米位置,促使整个梁柱的核心区域的钢筋交叉纵横,整体数量在150根左右[4]。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安全性,经过全面分析,最终以两次浇灌方式进行施工。第一次的浇灌高度为1200毫米,从梁低500毫米位置开始,第二次浇灌高度为1600毫米,从第四楼的楼板开始。

2.3模板的支撑施工

在整个转换层的框支梁截面都是按照680×2800计算。在第一次浇灌的混凝土重量均以梁下的CKC双门式架实现支撑,并在第一次浇灌15天之后开始第二次浇灌[5]。在浇灌之前,需要将混凝土保持在25℃的温度下保养几天,在其强度在70%以上并且具备相应的承载能力之后再进行施工。

框支梁的承载负荷主要包含模板的重量、施工活载以及混凝土自身的重量,本案例中总共质量为26kn/m[6]。依据双层门式架支撑每个安全负荷17.5kn/m计算,需要将门架的间隔控制在500毫米左右,并使用斜梁进行交互性支撑,并在架定额外增加U型的托架,并在每个支撑托架上增加两条80×80的横木,在横木上加装梁底板。为了使门架支撑不会影响其他楼层的楼板结构,在下垫增加100毫米的厚度板意外,在楼层的门架下面的相应位置使用钢支顶架在横木上增加两层1000钢进行支撑从而达到承载力的传递目的。在梁侧模使用7层夹板,铺设80m2的纵横木枋,并使用对拉螺栓以双相间距600×400的螺栓在钢板的连接位置进行焊接,梁侧模以及对拉螺栓的结构图见图1。

图1 梁侧模以及对拉螺栓的结构图

2.4钢筋施工

因为框支梁钢筋的密度比较密集并且跨度比较大,使用常规的施工方式很难保障施工质量[7]。对此,为了确保钢筋的施工质量,经过分析,最终决定以以下几个方式进行施工:1、把密封型箍筋更改为开口型,并在钢筋安装完成之后使用加筋进行焊接密封,并使用焊接接头将其错位,从而预防纵向的受力筋或者腰筋的施工能够从下至上的逐排进行捆扎;2、把面筋水平段切断之后补焊,也就是在第一排的梁跨一半的位置切断4根,并在第二排的四分之一位置以及第三排的垂直段切断4根。在切断之后的水平段钢筋在第一段的混凝土浇灌之前埋入到柱中,并根据控制好的同一截面接头数量,解决梁面筋在首次浇灌之后,因长度过长而形成的无法预埋在摇晃在空中的现象。

2.5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转换层的框支梁四周需要配备相应的结构钢筋,这样的施工方式便于抵抗混凝土因为水化热而形成的内外温差,从而保障混凝土浇灌施工的质量[8]。除此之外,还需要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养护,尤其是在施工前七天,必须使用麻袋或类似材料覆盖在表面,并派遣专人进行定时邻水保养,保障混凝土能够处于潮湿状态,从而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2、框支梁的水平施工图见图2。由图2可见,为了保障两段混凝土之间的接缝效果,在首次浇灌混凝土之后,使水平施工的缝制作成为凹凸槽,并保障梁的宽度相同,深度为300毫米,宽度为200毫米。与此同时,使用长度为1,m的Φ20@1200的钢筋沿着横梁以垂直方向插入到混凝土当中,插入长度控制在500毫米左右;3、因为梁柱的节点位置上钢筋较为密集,所以需要使用半径为35的振捣棒在内外进行同一时间的振捣,并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人工钢线插捣。

图2 梁水平施工图

3.结语

综上所述,转换层框支梁是高层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构,其施工方案必须以模板的支撑体系以及混凝土建筑为核心进行详细、合理的设计,保障转换层的结构符合施工的整体质量要求。与此同时,在转换层一次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要保障混凝土的浇筑量符合实际,应当合理的设计测温网点的观测位置以及指标,使用合理的措施确保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差在20℃以内,进而强化高层住宅建筑的整体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鲍春喜. 钢纤维混凝土在高层建筑转换层框支梁中的应用[J]. 建筑, 2012(23):5445-5446.

[2]蔡志坚, 郑义玲. 框支梁技术在高层转换层施工中的应用[J]. 民营科技, 2010(2): 222-222.

[3]柳俊民. 高层建筑框支型钢混凝土梁式结构转换层实腹式钢骨梁柱节点施工技术[C]// 2012中国钢结构行业大会. 2012.

[4]汤卫星.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24):309-309.

[5]黄春泉. 浅谈高层框支剪力墙转换层施工技术[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33):8713-8714.

[6]吴瑞星, 叶新明, 孙成烟. 高层转换层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C]// 施工企业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7.

[7]沙加存, 田梅. 高层双塔框剪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19).

[8]杨胜虎. 基于建筑钢筋工程转换层梁支撑施工探讨[J]. 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 2016(16).

论文作者:沈明霞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7月总第2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4

标签:;  ;  ;  ;  ;  ;  ;  ;  

试析转换层框支梁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楼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沈明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