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十五”期间农业调整的主线_农业论文

牢牢把握“十五”期间农业调整的主线_农业论文

紧紧抓住十五时期农业调整的主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线论文,五时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指出:“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是进入新世纪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如何抓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加速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是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充分认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紧迫性

《建议》指出:“十五”期间“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艰巨性,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世纪要使农业和农村工作上一个新的水平,要做的事情很多。只有紧紧抓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许多工作才能有序地展开,农业发展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才能逐步得以化解。因此,在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域,紧紧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只有加速农村结构调整的步伐,才能使农产品生产适应市场向优质化、高品质和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农村改革20多年来,虽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很大提高,农业结构经过多次调整,农、林、牧、渔全面发展,高产优质农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农业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步凸现出来,农村结构调整在地区之间进展很不平衡,许多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产销不对路,价格大幅度波动和下跌的状况。如果不及时对结构作战略性调整,使农业生产从过去主要追求产量转变到主要追求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就很难满足市场对农产品新的需求。

2.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确保农民收入的有效增长,这不仅关系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近几年来,大部分农产品价格持续偏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且增幅明显下降。1997年农民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4.6%,增幅下降了4.4个百分点。1998年实际只增长4.3%,比1997年回落0.3个百分点;1999年农民收入2216元,实际增长3.8%,比1998年又下降0.5个百分点。改革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连续三年下降,这还是第一次。而且,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又扩大到2.62:1,超过了改革初期1978年2.4:1的水平。而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所显露出来对市场供求的不适应性,是不少地区农产品价格下跌,效益下降,农民收入受影响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尽快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加快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

3.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迫切需要我们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尽快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和市场竞争力。面向21世纪,特别是加入WTO,我国农业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日益紧密,世界经济体制与国际市场情况的变化,将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将我国农业放在世界农业大背景下看,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挑战与机遇并存。关键是如何抓住有利机遇,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进入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特殊资源条件下的农副土特产品丰富等优势,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有效地提高我国农产品在价格、品质和服务等方面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总之,我们必须从农业进入新阶段所显露出来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角度,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来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当前,战略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要面向新世纪,立足新阶段,以新的思路,新的姿态,新的工作方法,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明确调整的战略目标和指导原则

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的品种较单一,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大宗低质产品多,优质高效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二是农业生产存在区域性结构雷同,一些地区开发的支柱产品缺乏特色,地区的比较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地区之间发展不协调,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四是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水平较低,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

所谓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适应性调整,应当是进行对农村经济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调整。具体地讲,就是要对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产业发展方向、经济增长方式、产业重点、发展布局以及地区结构有计划地作出较大力度的调整。调整的总体目标,是要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营造符合市场农业要求的农村经济结构,构建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的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具体目标,首先是在确保农产品总量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使农产品品种、质量能适应市场需求。其次,通过农业向深度广度进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加工增值,确保农民收入的有效增长。第三,通过提高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为此,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和新形势要求,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结构调整的信号是市场供求变化,因此要依据市场的需求变化来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当前,特别要注意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由低品质向高品质、优质化转变,依据这些潜在的新需求来全方位调整农业结构。

2.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重要目的。在安排种什么、养什么时,要效益优先。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实现增值。既不能畏难观望,无所作为,又不能主观决断,盲目调整。要积极稳妥地对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进行更新换代,实现产业升级。

3.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基础。我国农村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各种农产品生产所需条件也不相同,因此,调整农业结构,不能“一刀切”,照搬照套外地经验。根据当地实际,合理安排,做到适时适地适种适销,要坚决调整不适种、不适销和效益差的产品。

4.坚持循序前进的原则。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动态过程,它涉及到生产、科技、体制等多种因素,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和长期的工作。要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一劳永逸,要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当地资源、生产力条件的实际,循序前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调整。

5.坚持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入新世纪,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调整农业结构,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保障,就无法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因此,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与改善生态环境同步,相互促进。通过结构调整,使经济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思路

1.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对优质、高效、有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力度。

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要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进行调整。从指导思想上,在当前农产品出现相对的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紧扣市场需求,既要满足居民餐桌消费的多样化、优质化要求,又要满足农产品加工业原料专用性特色化的要求。既要以当前市场行情为导向,还要注重市场变动的新趋势、新变化,增强结构调整的预见性、超前性。

当前,要面向国内外市场,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核心问题是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要特别注意避免产业和产品的低层次趋同现象。有些分散经营的农户市场信息不灵,调整结构很大程度是相互模仿,在较大范围内这种相互模仿,是造成结构趋同的重要原因。其结果是出现同一产品的价格下跌,形成积压,使农民造成损失。因此,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开发优质、高效、有特色的农产品。

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一是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原则,立足于自身的资源和产业、产品优势,大力开发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种做法,本质上是以资源置换生产能力,以特色置换市场空间。二是要推广福建等省很多地区“特色+规模”的经验,集中财力物力,使特色产品形成规模,获取更大的规模效益。三是要注重发挥特色产品的动态优势。特色产品不是一劳永逸,凝固不变的。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某些产品是否能保持特色,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特色产品也要注意不断改进、提高和更新。四是要注重品牌建设。开发的特色产品要树品牌、创名牌,充分发挥名牌效应。增强品牌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进入市场的钥匙,对于其在市场的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积极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讲求规模效益,就要注重在区域间进行合理的布局配置,突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具体讲,就是依据一定区域范围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适合种养什么就种养什么,并努力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打“草原牌”,黑龙江突出“绿色农业”,福建省念“山海经”,集中力量开发有区域特色的产品,都是这种思路的良好体现。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不同地区,必须凭借本地的自然、市场、科技等优势,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从宏观上说,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要合理调整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加速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根据各地资源、市场、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城郊型农业、外向型农业、特色型农业、设施型农业和休闲型农业。使沿海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农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建立优质高效的大型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生产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西部地区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加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步伐,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特色高效农业、旱作节水农业,同时要延长农畜产品加工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实现加工增值和产业升级。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素质。

《建议》指出,“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是一种制度变迁。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现代组织形式,是结构调整重要的推动力。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的“龙头”企业与农户生产经营的联结,可以促进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农产品基地的发展,形成各种有特色农产品的产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在科技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推广运用方面发挥的许多优势,依靠科技促进农产品产业重建的延伸,将成为农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上,根据各地经验,要实施“四大战略”,即优质名牌战略,“龙头”带动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外向推动战略,通过多种战略思路的实施,不断把农业产业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根据开发支柱产品的不同特性,采取不同的组织模式,帮助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并形成新的规模效益。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使分散经营的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与市场进行有效的联接,通过交易的联合形成新的规模经济,使农户的经营地位得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形成一种制度性保障。打破行业、区域和所有制界限,重点培育一批产品有竞争力、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一批农畜产品及加工品的名牌产品,通过生产与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实现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和整体素质。公司(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接,要探索多种形式的利益分配机制,采取合同制度,使公司与农户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同时,通过建立内部价格、确定利润返还比例、建立风险基金、股份合作等多种办法,使利益联接逐步由松散到紧密,农户的经营利益切实得到保护。

4.加快西部地区农业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农产品精深加工。

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十五”期间中央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加快和做好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加大对绿洲林业投资强度,建设和保护以绿洲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如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没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战略就会落空。要结合西部特点依靠生物工程、节水工程、高科技发展农业和开发利用其他资源。特别要把节水问题放到一个战略性高度看待,大力提倡节水农业。选择符合本地区特点和有明显特色的优质牧草、水果、畜牧业、特色中草药、杂粮及其加工品、绿色农产品进行开发和综合利用,从根本上改善西部地区农牧业结构,实现生态环境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放在突出的地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有着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但从农村经济增长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差距是非常明显的。近几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分布,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之比为66:24:10,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总值只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农业总产值与食品工业产值的比例,西部地区比全国平均水平也低40%左右。说明西部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还是一条短腿。而西部地区农业的优势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在西部开发的结构调整中,突出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的发展,是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要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畜牧业及粮棉、糖料、水果、蔬菜、花卉、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紧密相连、协调运转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食品工业的发展,要根据面对21世纪出现的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和国际化的新趋势,积极加以组织和引导。近几年陕西、甘肃等省明确提出了“把粮食大县变成食品工业之乡,让农产品基地成为食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着力建设一批食品工业强县,对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新的增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要总结经验,积极实施和推广。

5.探索建立多元化农业投入的新机制。

资金是我国农业发展最稀缺的要素之一,也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龙头”企业和社会法人投入为骨干,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近几年集体投入虽逐年有所减少,但农民和社会法人对农业的投入出现新热潮,是农业投入的主体和骨干,要积极加以引导。要探索多种能吸引农民将闲散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来的新机制,充分调动农民投入的积极性。山东省莱阳市农民在专业合作社投股的资金,四川省农民在股份合作制形式办起来的专业技术协会中投入的股金,都超过一亿元。山东、江苏、河北等省的许多地区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民个人特别是种养、加工和运销大户的投入积极性不断高涨,很多蔬菜大棚、养鸡的鸡舍以及水果,奶牛、肉牛等基地建设中,农民投入的资金占主导部分,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这些经验要很好推广。

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加大对金融政策的支持,至关重要。调整结构需要大量资金,仅依靠农户或有关农业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金融部门信贷资金的积极支持。要在重点农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建设,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银行点多面广、市场动态灵敏、信息灵通的优势,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区域信贷政策,积极主动地加以支持。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政府公益性投资方面,建议重点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品质改良,品种优化;引导科研单位转型和“龙头”企业办科研,促进科研与产业化的结合;围绕促进中介组织发育,支持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市场开拓,支持建立、健全信息服务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6.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建议》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这是非常正确的。中央已经作出决策,今后农产品加工业不再在城市兴建,要同原料基地结合起来,同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这是农村改革20多年来我国广大农民探索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也是对传统的农村经济结构实施的战略性突破。

我国目前在乡镇企业就业的人数已达1.3亿人。“十五”期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亿人左右。大量剩余劳动力困守在农村,这是进人新世纪相当一个时期内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从改革实践看,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对吸纳剩余劳动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应当把它作为解决亿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一个重要战略,也是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从结构调整角度抓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一是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要充分发挥与农产品生产基地距离近、联系紧密的优势,大力发挥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储藏、保鲜、运销业。乡镇企业应当积极加强与农业、农村、农民的联系,充当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带动广大农民推进专业化、产业化生产。二是要加强布局规划,把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独具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实现乡镇企业产业、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在交通、基础设施和资金人才集中的城镇,建立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小城镇集聚。新建企业应尽量建在小城镇,有条件的老企业逐步向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逐步形成乡镇企业集中建片发展,提高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三是要按照改革的思路,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老路子,实行新城镇新机制。在改革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开辟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都应进行大胆的制度创新。

7.加强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现阶段,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够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政府行为对要素的配置仍然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在结构调整中的组织指导和服务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应当是结构调整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经营权,不包办代替,不搞强迫命令。政府部门重点做好规划和信息引导、政策支持、技术服务和典型示范等工作,着力营造有利于农村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

当前重点要做好的工作:第一,制定好规划。根据本地资源特点及市场供求状况,参照国家出台的产业政策,以及农业主管部门制定的结构调整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好本地区的规划,加强对农村结构调整的规划引导和指导工作。第二,加快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尽快研究确定评价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制定和修订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强化现代化的质量检测设施手段,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监测体系。同时,要深化价格体制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合理拉开农产品的质量差价。做到按质论价、优质优价,充分调动农民增加优质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第三,加强农产品信息和市场体系建设。目前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在结构调整中很大的困难,就是吃不透市场供求状况,很难及时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来安排生产。要逐步建立和健全中央与地方的农业信息网络,尽快实施能覆盖各地区的农业系统卫星通讯工程,努力扩大信息的覆盖面;同时,不断提高农民掌握和分析利用信息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扶持培育农民个体运销大户、农村经纪人队伍,鼓励和支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销商联合组织以及各种服务中介组织,有计划地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市场交易规则和交易秩序,做到物畅其流,使农产品流通能跟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标签:;  ;  ;  ;  ;  ;  

牢牢把握“十五”期间农业调整的主线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