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调查分析-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为例论文

农业院校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调查分析
——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为例

蓝蔚青,谢晶,孙晓红,金银哲,曹剑敏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摘 要: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课程思政”也是其落实立德树人基本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为例,通过对500名本科学生开展课程思政实施情况问卷调查,针对基本情况、教学安排与实施效果等方面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提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思政教学机制;强化思政师资建设,提升思政教学效果;注重教学效果追踪,改进思政教学模式等对策与建议,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综合质量,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农业院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调查分析

一 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同北大师生代表座谈时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具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与过硬的本领这四点要求[1];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还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高校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提出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与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三项基础性工作,进一步阐明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校相继建设了“中国系列”课程近30门,综合素养课程175门,还有近400门专业课申报开展课程思政试点改革[4]。目前,上海也有12所“课程思政”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与34所一般培育校,课程思政已基本覆盖全市高校。在此背景下,我校于2016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出“课程育人、心理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资助育人、网络育人与组织育人”的十育人体系,设立了校级与院级思政工作室,并先后建设了60余门思政类课程。我校食品学院也在近三年建设了部分思政类建设课程,具体如图1所示。

笔者近年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先后主持了多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题。为充分了解师生对课程思政工作开展情况的建议,课题组在2018年11月围绕食品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开展调研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后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二 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

本次活动采用无记名的网上调查问卷结合学生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食品学院在读本科生。采用自编的“食品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情况问卷调查表”,问卷由选择题与填空题组成,分为基本情况、教学安排与实施效果等专题,主要调查本科生对任课教师课程思政授课安排合理性与实际教学效果的评价。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4份。

由表6可以看出,当在非汛期每月采用1至3次实测流量值按照连实测流量法进行资料整编,非汛期径流量与年鉴对应的径流量的误差均小于《水文巡测规范》(SL195-2015)4.5.3中年总量的允许误差5%。

图1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2016-2018年思政课程建设情况统计

三 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在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分析中,男生206名,占比43.46%,女生268名,占比56.54%,其具体年级与专业分布情况如图2与图3所示。

在教学安排这部分专题调研中,课题组主要围绕思政内容、讲授时长、融入比例、适宜占比、讲授方式与教学建议等开展分析。具体如表1所示。

(二)教学安排

由图2可知,调查对象中以一年级本科生为主要活跃群体,其人数为293名,占比61.81%;调研群体的专业分布情况(图3)也进一步说明课程思政在食品科学与工程(195名,41.14%)、能源与动力工程(107名,22.57%)、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专业(90名,18.99%)课程教学中应用较多,学生也对课程思政内容有一定了解。

由表1可知,学生对当前国际形势、党史、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等的关注程度较高,因此,授课教师应结合当下国内外形势动态,将这部分知识点融入其中,才能增加学生的认同感,提升其参与度;适当比例的思政授课也是保证课程教师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由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时长的调查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数思政内容时长一般在10分钟左右。

图2 食品学院课程思政调查群体年级分布

图3 食品学院课程思政调查群体专业分布

表1 学生对思政内容与讲授时长统计分析

表2 学生对课程思政讲授方式与教学建议统计分析

针对以上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一些不足,做出改正和完善。就此,本段以下均是针对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从更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健全并建立大数据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及适当增加人才激励政策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地分析研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的研究做出一份贡献。

高校的思政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首先应明确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始终将学生的思想素养和政治理论教育放在首位,改变以往课程思政走过场、流于形式或填鸭式教学的不良局面。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关注课程思政,逐步完善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思政设计与教材体系。同时,加强对我国现阶段实践经验的总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师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合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国梦”的同时,创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个人梦”,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最终需求。

在教学安排部分的结果分析中,有388名(81.86%)调查对象认为教师在课堂上除讲授专业知识外,还应注重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有406名(85.66%)学生认同教师在课堂上能做到言传身教,是学生学习的模范;同时,有409名(86.29%)学生表示教师在平时授课中会注意向学生传播有关党、国家、社会与人民的正确理念;有402名(84.81%)受访对象觉得教师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有明显改善效果,有426名(89.87%)学生认为将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课程很有必要,也有437名(92.20%)学生对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教学表示欢迎,还有454名(95.78%)学生认为教师在课程中讲授思政内容能给予其积极的思想指导,使其学会正确待人处事,并有343名(72.36%)学生喜欢教师在专业课中适当讲授思政内容。此外,有433名(91.35%)学生认为学院重视课程思政工作。由最终统计数据可知,八成多学生对课程思政持赞同的积极态度,其也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据。

韩国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养生的国家,韩国的氢健康产业起步比较晚,但是在企业、学术机构和用户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除了氢水之外,韩国企业还衍生出了氢沐浴、氢足疗、氢美容等多个相关产业,并且受到了皮肤类疾病患者的高度认可。

(三)实施效果

由表2可知,近七成学生更接受教师在讲授知识点与案例时,适当穿插讲授思政内容,同时希望教师能注重思政教学的形式多样性与结合时事内容,并与专业内容结合紧密,加强课堂互动,适当开展课外活动,以提升教学效果。

四 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思政教学机制

在课程教学中思政内容适宜比例的调查中,有206名(43.46%)学生认为比例在11-30%较合适,也有150名(31.65%)学生认为比例应在10%以下。可见,思政内容在课程教学中的占比不宜过高。同时,在讲授方式与教学建议的调查中,学生的反馈结果如表2所示。

(二)强化思政师资建设,提升思政教学效果

刘云山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高校的思政工作不能只有学生,还要关注教师,以人为本,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5]。可见,思想政治工作是教师。因此,高校应在建立校院二级思政工作室的基础上,由校院级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将各级思政课程授课教师联系起来,不定期组织思政教学研讨会,通过交流取长补短,这对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与授课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还应定期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与观摩活动,充分调动教师的从教积极性,实现高校思政教学水平的总体提升。

(三)注重教学效果追踪,改进思政教学模式

在以往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少数教师仅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略了教学质量与综合效果。作为贯穿于人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只有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才能推进高校建设与学生工作。因此,校院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访谈等形式,注重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追踪调查。同时,结合翻转课堂、对分课堂、蓝墨云班课等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思政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强化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形成思想共鸣,激发其学习热情。

总之,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新要求需要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工作,其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6]。因此,需要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做好课程思政管理工作的顶层设计。作为高校教师则应不断提升思政教学方法,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因子,潜移默化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渗透,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3.1 DNA模板提取 挑取血平板上经2代纯培养的细菌菌落3~5个于200µL灭菌双蒸水中磨匀,97℃煮沸10 min,快速冰浴冷却 2 min,13 0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上清即细菌DNA,作为PCR反应模板备用。

参考文献

[1] 刘欣.“ 课程思政”的内在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9(6): 46-51.

[2] 陆祉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模式的构建[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73-75.

[3] 石中英.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8,06: 9-15.

[4] 李国娟. 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 中国高等教育 , 2017,08: 25-26.

[5] 李花. 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 音乐教育,2018,02: 76-77.

[6] 冯跃飞,柳萍.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政课程调查研究[J]. 高教学刊 , 2016,04: 38-39,41.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e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SHOU as an Example

LAN Wei-qing,XIE Jing,SUN Xiao-hong,JIN Yin-zhe,CAO Jian-mi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also an important method to implement the basic goal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this paper, Taki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in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s conducted by 500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al survey were analyzed in terms of basic situation, teaching arran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 several opinions could be put forward, such as the clear objectives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echanism,the strengthen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construction, and the enhanc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ffect, as well as the emphasis on teaching effe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personnel training, we should follow up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effect;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本文引用格式: 蓝蔚青,等.农业院校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调查分析——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9,6(77):245-248.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7.081

基金项目: 上海海洋大学教学发展工作室建设项目(A1-2005-00-300416);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食品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室建设项目;上海海洋大学思政建设项目(A3-2012-00-001121);2019年校级课程思政重点建设课程项目;2019年校级在线建设课程建设项目(A1-3201-19-10020707);第三届上海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蓝蔚青,男,福建闽侯人,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通讯作者: 谢晶,女,浙江嵊州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食品科学。

标签:;  ;  ;  ;  ;  

农业院校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效果调查分析-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