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科技园建设的成功实践与主要问题_大学论文

我国高校科技园建设的成功实践与主要问题_大学论文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成功实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园论文,我国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兴起和发展状况

“大学科技园”一词是我国独有的称谓,《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国科发高字[2001]84号)将“大学科技园”的概念和功能定位明确表述为:“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体为依托,利用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资源优势,通过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在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的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它是高校技术创新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的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催化的基地。”

追根溯源,大学科技园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只有十多年的历史,国家在政府层面上统筹规划和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也只有五年左右时间,大学科技园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目前其发展在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1990年东北大学科学园率先建立,1992年上海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先后建立大学科技园,1994年清华科技园建设正式启动,南京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建立科技工业园,与此同时,四川、山东、辽宁等地许多高校也先后开始规划建设大学科技园。至1995年11月国家科委火炬计划办公室与国家教委科技发展中心联合召开“大学科技园工作座谈会”时,全国已有31个大学建立了科技园。尽管那时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受办园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社会环境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仍处在相对自发、分散和萌芽的阶段。

直到1999年7月,为贯彻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以及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召开了“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研讨会”,9月又联合成立了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指导委员会,并在1999年底正式启动首批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建设工作。2001年科技部、教育部对包括试点单位在内的22家大学科技园进行评估并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这标志着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此基础上,2002年科技部、教育部决定再启动建设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截至目前,全国已经认定和启动建设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共计44个,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达104所。此外,一些省市还批准规划建设了一批省级大学科技园。

总体看来,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虽然时间短暂但却方兴未艾,成效显著,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汇集、融合的新焦点。《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05年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五十个左右服务功能健全、管理运行规范、具有示范作用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五千家左右,争取培育出五十家左右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并在国内外占有一定市场;培养和凝聚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企业家和创新创业人才。由此可以预见,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宏观指导、规划协调以及相关政策支持下,我国大学科技园数量将继续稳步上升,实力将持续壮大,发展环境将日益优化,其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同时调动了三方面的积极性,一是教育部门(包括依托大学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二是科技部门,三是地方政府。首先,兴办大学科技园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延伸,同时也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体在当前国情下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生力军,长期承担着大量的科技项目。目前全国基础研究项目的60%、“863”计划项目的40%、国家攻关项目的25%都由高校在承担,而且每年都取得大批研究成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仅有10%—15%的高校科技成果能成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相当一部分具有市场价值和产业化前景的高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在这种情形下,通过“官产学研资”的共同努力,兴办大学科技园能有效地促进高校丰富的科技资源与其它社会资源优化组合,为大量积压和不断产生的高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及产业化提供重要平台,并且为高校优秀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提供便利条件,极大地加深了“官产学研资”合作的力度,从而更有可能将蕴藏在高校中的人才与技术优势转变为产业与经济优势,更有可能促进高校上游学科建设与发展。对我国研究型大学而言,兴办大学科技园不仅是其社会服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同时也是它们在当前国情下自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仍非常有限,而绝大多数企业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前者为我国研究型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林带来经费支持上的困境,后者则为高校发展科技产业留有重要机遇。在这种情形下,大学惟有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之路,兴办大学科技园以实现“异军突起、出奇制胜”。一流的大学科技园也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次,兴办大学科技园是构建和优化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其他机构等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家范围内的创新网络,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国家创新体系功能的优化。大学科技园因为具备提供“官产学研资”紧密结合的机制和条件,所以能够在所依托大学周边形成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高新技术企业密集区和产业集群。

再次,兴办大学科技园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创新源泉。大学科技园是高校服务社会,尤其是服务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通道和桥梁。通过大学科技园的建设,高校的技术、人才和知识等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辐射,从而推动所在区域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正是基于这个因素,大学科技园建设受到各地方省、市、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其视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纳入当地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计划,并在政策、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具体支持。浙江、山东、陕西、湖南等地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关心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并把它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任期考核的重要目标。

从地区分布来看,目前4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本部覆盖了我国22个省、直辖市,园区总部聚集在全国27座城市,其中有几个城市数量相对集中:北京7个、上海5个、南京3个,其他城市如西安、哈尔滨、成都、天津、重庆等均各有2个。另外,4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中有26个位于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另外有2家部分在国家级高新区内。

4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创建模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种:一、“一校一园多点”模式,如清华大学创办清华科技园,并在广东珠海、江西南昌、陕西西安和咸阳、河北廊坊、江苏昆山等地建立辐射分园;二、“多校一园多点”模式,如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由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大学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园、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园以及综合大学科技园等组成;三、“虚拟大学园”模式,如深圳虚拟大学园是深圳市政府为吸引和促进国内外名校、科研院所来深圳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业型企业孵化而建立的高科技园,目前园区已吸引国内外名校43所,网络成员18家;四、“院校合作”模式,如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就是重点依托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长沙矿山研究院、湖南中医药研究院和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等四校四院创办的。大学科技园的创建无论采取什么模式,都不同程度地获得所在地地方政府的积极扶持,有些甚至就是由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建的,如长沙岳麓山区政府、南京鼓楼区政府、重庆沙坪坝区政府就分别与辖区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了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冠名方式也不拘一格,主要有以下四种:一、以单独一个大学冠名,如北大科技园、复旦科技园等,这主要适用于按“一校一园”模式创建的科技园,这部分占绝大多数;二、以联合共建大学冠名,如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北师大—北中医国家大学科技园;三、以所在地省、市、区冠名,如以所在省份冠名的有云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以所在城市冠名的有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青岛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以所在具体区域冠名的有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大连七贤岭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四、以独有特色冠名,如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

由于各地大学科技园的区域环境、已有基础和自身条件、建设理念以及发展模式各异,4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总体上是不平衡的,各自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2003年科技部、教育部对首批认定的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评估中,清华科技园被评定为全国唯一的A类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是迄今为止中国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它在硬环境建设、创业孵化、专业服务以及国内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大学科技园的前列,而且清华科技园在十年来的不断开拓进取中已经逐步形成比较系统和先进的发展理念,代表着全国大学科技园的最高水平。1999年清华科技园将园区的功能定位于“三个基地”,即创业企业孵化基地、创新人才培育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001年提出园区发展的“三大战略”,即以国际化战略为龙头,以支撑平台战略为基础,以辐射园区战略为外延;同时还提出“三重两级孵化体系”的构想,即孵化成果、孵化企业、孵化人才、面向创业型小企业的普通孵化和面向有一定基础企业的催化。2002年提出主要用于指导园区孵化器工作、投资行为以及企业间合作兼并重组等活动的“要素理论”;而且还提出了“核心竞争力构成三角”理论,即大学科技园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创新资源的整合、创新文化的营造、专业服务的提供方面,因为创新资源的拥有状况决定了大学科技园的产业方向和对企业创新的参与程度,创新文化的氛围决定了大学科技园对企业和人才的吸引,而服务则直接决定了大学科技园的竞争力与成功率,这三方面构成了大学科技园的核心竞争力;2003年清华科技园总结出以“六个建设”打造世界一流园区的经验,这六个建设包括空间建设、服务建设、资源建设、文化建设、理论建设、品牌建设等。2004年清华科技园进一步提出“一流大学科技园的四个主要标志”,即一流的企业在这里聚集和成长,并能够对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能够对大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一流的科技成果在这里不断涌现,并带动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一流的人才在这里汇集,并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一流的服务在这里展现,并形成高价值的品牌、信誉和国际知名度。

2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成功实践

自科技部、教育部从国家层面上联合推动大学科技园工作以来,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官产学研资”的积极协同努力下,进展迅速,成绩斐然。仅截止至2002年10月底,4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就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累计297亿元,投入使用的孵化器面积227万平方米,园区已进驻各类研究开发机构1200多家,入驻企业555家,在孵企业2276家,累计孵育成长了923家企业,其中已上市企业29家;园内在孵企业累计转化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860项,累计获专利授权1923项,累计开发新产品4116种,吸引留学回国创业人员1334人,创造了近10万个就业岗位。各地大学科技园建设虽然时间较短,仍需在发展中不断探索和提高,但也在已有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值得总结、可供参考和进一步发扬的成功经验。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

2.1 大学科技园建设应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和规划下进行以形成最大合力 实践证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大学科技园快速发展的可靠保证,否则难以达到现今蓬勃发展的局面。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大学科技园建设需要中央政府的推动。宏观规划、指导和协调,需要政府的政策和种子资金支持,需要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已加强有关工作的协同和集成,通过将“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技术创新计划”、“863计划”、“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结合起来,共同支持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从地方层面上来说,大学科技园所在地政府应将大学科技园区内的水、电、气、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计划,并在资源配置、孵化平台建设和土地使用、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使之能够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总而言之,各级政府在大学科技园建设中肩负的职责是创造环境,制定政策,进行宏观指导,培育发达的市场机制,多扶持少干预,吸引社会资源向大学科技园汇聚以形成最大合力。

2.2 大学科技园与依托大学或大学群体之间应是以资产为纽带的互动关系 大学科技园的优势及其有别于社会其它科技园的地方就在于它以科技实力较强、学科优势明显的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体为依托,充分整合和挖掘依托大学丰富的科技、教育、学科、智力、人才、校友、信息以及校誉品牌、创新文化等可利用资源,加速入驻园区高科技企业的快速成长。如果失去大学在资源开放、鼓励政策措施、启动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的支持和联系,大学科技园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发展的持久动力。然而,大学不是政府,大学科技园与依托大学或大学群体之间的合作应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大学科技园自身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依托大学应理顺与科技园及园内企业的资产关系,尽量避免对大学科技园的行政干预,同时也不直接参与园内企业的经营活动。当然,作为研究型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大学应将大学科技园发展纳入学校总体战略规划予以高度重视,使园区的空间、研发、孵化、创业、产业、培训、中介等平台能够分别与学校的科技产业、科研机构、重大项目、创业教育、学科建设、继续教育、原创技术转化等链接互动,从而为依托大学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2.3 大学科技园的支撑服务体系要为创新创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服务 从本质上讲,大学科技园是一个大型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通过资本引入和建立支撑服务体系来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它本身不应成为园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应间接地参与创新,或者是间接地服务于创新。目前大学科技园区内除承担科技园建设、管理及运营的单位外,入驻园区的一般还有孵化项目、研发机构、小型高科技企业、中介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当地政府工商、税务、国土、环保、技监等相关部门设立的办事处等。此外,依托大学的一些国家、部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也积极参与进来。当前大学科技园的赢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房屋出租收入,二是服务收入,三是项目及股权增值收益,前者有赖于园区的空间开发,而后两者则依赖园区针对不同孵化项目、不同产业领域和不同创业企业需求及时提供有效的支撑服务。大学科技园的支撑服务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组成,它具有协调园区整体服务和提供政府资源的功能;另一部分则由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自办,或联合社会力量创办,或引进由社会成熟的专业机构开办的专业化服务公司组成,主要提供包括人力资源服务(如委托人事代理、创业培训、社会保险等)、企业支持服务(如银行开户、财务代理、贷款担保推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软件企业认定、各种基金申请等)、资本技术服务(如组织设计、创业管理、市场营销、融资顾问、上市策划、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商务物业服务(如商务服务、招商服务、保安、保洁、装饰装演、园区信息库等)等各种服务。总的来说,大学科技园在支撑服务方面要重视构建好与各种外部资源的联系,做好整体规划,帮助园区项目和企业获取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场所、服务等发展必需的要素,并且园区自身要专注于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优势或者其他机构不能提供的业务,专注于协调调度的角色。

2.4 大学科技园建设要切合实际地走开放式、官产学研资紧密结合的道路 大学科技园建设要符合国家的实际、当地的实际以及依托大学的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这首先体现在大学科技园的建园模式上,既可以与地方政府共建,也可以与企业、甚至是国外合办;既可以办成综合性的,也可以办成专业性的,如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就是我国迄今为止“信息”专业领域唯一的高新技术科技园。此外,因地制宜也体现在园区管理体制及机构设置上,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管理和运营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操作,要根据“精简、高效、服务”的原则建立有利于“官产学研资”紧密结合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等多方面的建园积极性。

实践证明,大学科技园无论采取哪种发展模式,都不能自我封闭、自成体系,而要面向整个社会、面向国内外开放,多元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园区投资主体和服务对象的多元化,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园区内最大限度地实现国际、国内多种资源的聚合,从而将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所需的各种要素在园区内实现合理配置并推动园区迅速发展壮大。北大科技园在运作过程中就始终注意正确处理好“四个面向”,即“面向政府、面向大学、面向企业、面向国际”的关系,在支持入园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自身获得更大发展。

2.5 大学科技园建设应注重营造一个明确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在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起步阶段,一流的硬件环境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是园区发展的基础,然而,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却是应注重营造一个明确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园区文化,文化才是园区的灵魂。文化氛围决定了园区对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它在更深层次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园区的各类机构。有什么样的园区文化,将决定办出什么样的科技园,有什么样格调的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格调的园区企业和人才。大学科技园的创业服务体系是帮助园区企业获得必要的资源和服务,而创新文化氛围则是驱使企业自己去获取或创造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也促使企业从各个方面去完善自己,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素质。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则园内的各种机构必然会先天不足、发育不良。因此,大学科技园要积极运用各种方式营造一种与其功能定位相一致的创业文化和科技氛围。无庸赘言,一个优秀的园区文化环境的形成,需要相当的时间和努力。为了能健康地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大学科技园在起步期的理念构造、定位及其它各类政策环境的建立都相当重要,都必须着眼长远、深思熟虑。

清华科技园在十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中致力于通过各种方式营造“鼓励创新、扶持创业、宽容失败、倡导协作”的园区氛围,营造以创新为灵魂的园区文化,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创立了“开放、超越、融合”的园区文化和“以人为本、崇尚合作、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的园区精神。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园的文化理念是:“求实、创新、开放、融合”。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利用各种方式营造“鼓励创新、扶持创业、宽容失败、倡导合作”的园区氛围,营造以创新为灵魂的园区文化。

3 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只有十多年的历史,还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虽然已经取得上文提到的很好的成就和经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3.1 一些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还不够准确 当前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问题,即大学科技园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建设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明确。社会各界,包括大学和大学科技园的管理者,对大学科技园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指导思想和功能定位还不够准确和明确。一些大学科技园的定位偏离孵化器的功能,将大学科技园视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地;一些大学科技园显露出独立的大学产业园的发展趋势,存在一定程度的急于铺摊子、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倾向;还有部分地区出现了把大学科技园办成第二个高新区,片面追求产值,过分热衷于招商引资的现象。

3.2 大学科技园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由于目前参与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有各级政府、大学和社会企业等部门单位,加上建设模式的多样性,情况比较复杂。大学科技园的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既制约发展,又在管理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校府共建各方在建园时出台了许多管理办法,但常常被束之高阁,没有付诸实施,在管理运行过程中出现校方和当地政府各自为政的局面。另外,“多校一园”的大学科技园多数是“帽合神散”,共同戴着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帽子,各干各的事,没有充分整合和发挥各依托大学的优势。

3.3 大学科技园建设和运营的风险投资及退出机制不健全 风险投资资金对于高科技项目的孵化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体制尚未完善,虽然各级政府建立了中小高科技企业初创资金,但高科技风险资本及运作方式仍落后于中小IT企业发展的需要。由于园区创业企业规模较小,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有许多不确定性,金融机构投入较为谨慎,多数大学科技园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缺口大始终困扰着孵化项目的转化和企业的成长,从而制约了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同时,由于缺乏市场化的高校资产撤出机制,高校在创新方面的再投入能力和积极性也大受影响。

3.4 大学科技园仍缺乏适合自身的政策优势 目前国家对大学科技园尚无在财政税收、投融资、基本建设、工商管理、人才激励等方面明确统一的扶持和激励政策,地方政府和依托大学制定的相关政策也还需进一步落实。大学科技园区内基本都是套用当地高新区或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然而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或经济开发区在定位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高新区或经济开发区的政策并不完全适用于大学科技园,如果没有一定的适合自身的优惠政策,大学科技园建设必然会在诸多方面和环节上受阻。

3.5 大学科技园的管理队伍还有待进一步成熟 人才始终是第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大学科技园缺乏一批懂科技、懂经济、善管理、善经营的领军人才,特别是在大学科技园初创时期,这支带头人队伍是大学科技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大学科技园经营管理团队、技术开发团队、项目组织团队、资本运营团队建设还需随着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深入推进,不断加以培养和补充。

3.6 大学科技园的企业文化与依托大学的校园文化没有很好融合 许多大学科技园设在校园之内,或者总部、主要部分设在校园之内,或者在学校周围。这种近距离的技术转移模式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制约因素,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大学科技园内的企业文化与依托大学的校园文化的融合问题。大学科技园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行企业化的运行机制,而学校现有体制与科技园区创新创业的文化需求构成很大的矛盾反差。例如,学校的创业氛围不足、科技创业需要的人才和项目的流动不畅等等。这些矛盾的存在会对决策目标、管理方式、运行节奏等各个方面有所影响,从而抑制了依托大学发挥其资源优势。除以上问题外,还有大学科技园区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技术和产业发展领域雷同、有些依托大学的创新资源对园区开放不充分、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不够有力、应适当控制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数量和规模等问题。

标签:;  ;  ;  ;  ;  ;  ;  ;  ;  ;  

我国高校科技园建设的成功实践与主要问题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