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论文_舒亚林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论文_舒亚林

西昌航天学校 舒亚林 四川 西昌 6150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学教学的发展。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的来看,数学教学在对新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新教学方式的运用以及教研教改力度等方面还存在若干问题。本文笔者以初中数学教学实际为切入点,通过调查法、观察法、实证研究法、信息研究法以及探索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初中数学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学信息化手段运用滞后以及教研教改力度不大等问题。同时也对改进这些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新课改;信息化;效率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今面对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目的的教学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需求。为此,面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不足,我们要给予积极的重视,正视不足,勇于实践,不断努力改进,让初中数学教学能够早日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一、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数学教学基础设施

为改善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首先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学教学的硬件基础。尤其是在面对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设备,为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供硬件保障,优化的课堂教学。其次,从软件方面来说,要积极引入专业的数学教师,通过提高数学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等方式,改善该地区数学教师师资不足的情况。与此同时,创造教师发展和在培训的条件,强化教师的在岗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让普遍教师有所提升,也让优秀教师有所发展,留住人才。

二、教师要提高研究初中数学新大纲以及数学新教材的能力

教学大纲是教学之本,一定要强化研究和分析。通常情况下教学大纲会随着文化科学的发展不断发展,进而促使教材不断变化发展。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教育部于2000年与2015年分别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2015年的教学大纲中相比2000年的教学大纲除了在教学内容上有所调整外,在教学理念上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更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以及以现代认知科学理论支持课程改革等。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能从教材的变化来分析和理解新大纲对教学目的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此外,初中数学教材是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它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比如说在现行的初数学教材中的《方程与不等式》一章的教学内容,相较于过去而言更强调学生对方程与不等式的综合运用,从而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摆脱过去数学思维中的某些局限性。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若教师不能充分理解和认识教材内容,那么就很难在教学中突破教学重难点,更无法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所以,加强对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研究和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当务之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相较于过去正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虽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对于教师来说,每一种方法都不是最优的教学方法。因为,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彰显该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而且就培养学生能力而言,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内容,所用的教学方法必然会有所不同。比如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认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学习如函数、代数以及几何等数学知识时,教师就要注意多位学生画图,或者引导学生自己画图,从而为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造更多机会。而比如说学习平行线的特征、生活中的图形、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等数学知识时,教师则应该多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所以,针对初中数学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观念落后的情况,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优化,通过结合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进而不断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最佳作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提高教师接受数学知识和教学理论的能力

随着初中数学知识的迅速发展,许多新知识、新理念也逐渐出现在初中数学教材中。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能够积极接受这些新知识、新理念。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近几年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理较之过去有了明显的变化,比如说多了许多类似于“对比下面两个几何图形的异同,写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这样促进学生个性的培养的开放性问题。对于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更注重通过一些操作性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七年级初中数学新教材中已把实践操作纳入其中,例如利用易得的包装盒,让学生通过动手展开与折叠,了解包装盒的变化,进而发现知识的来龙去脉,改变了过去的灌输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和探索空间。又比如类似于这样的应用题“近年来中国移动通讯公司推出了两种新业务:“全球通”使用者每月缴50元基础费,每通话1分钟,付0.4元电话费;“神州行”每分钟0.6元花费,无月基础费。假设某人一个月共通话x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1元和y2元。请写出x与y1、y2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果这人一个月内所使用的话费是200元,请你为他选择更划算的通讯方式”这种题型虽然是为了让学生搭建函数模型,但是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搭起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桥梁,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来考察周围的事物的意识,促进了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提高。所以说课程改革给学生带来了深广的发展空间,转变了教师教学观念。为此,面对这一转变,的教师更不应该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而应该积极的去认真学习国内外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关于初中数学的教育理论及教学的思想方法,并积极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去,从而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逐渐缩小与普通地区的教学差距,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芳,孙晓天.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案例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4(05)

[2]孙晓天,何伟,贾旭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族教育,2013(02)

论文作者:舒亚林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论文_舒亚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