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消融法与传统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论文_张建

(南部县人民医院 四川南充 637300)

摘要:目的 针对子宫肌瘤患者探究选择超声消融法和传统的方法展开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非盲选子宫肌瘤患者共90例(于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诊断),均分为观察组45例选择超声消融法展开治疗、对照组45例则是同期进行开腹治疗子宫肌瘤,探究两组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以及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进行对比,观察组在各项时间上更短,在术中出血量上更少,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4/4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占比7%(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12/45),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传统的开腹治疗和超声消融方法治疗子宫肌瘤,从治疗效果上分析超声消融法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患者治疗阶段的各项临床指标更好,不良反应少,在临床非常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消融法;传统开腹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效果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ultrasound ablation and traditional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ltrasound ablation and traditional methods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leiomyoma.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uterine leiomyoma(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 to June 2018)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45 cases)and control group(45 cases). To explore the two group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the indicators and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ime of treatment,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the time of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compared.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44/45),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5%(34/45),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 0.05).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3/45),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27%(12/45),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 0.05). The traditional open abdominal treatment and ultrasound ablation of uterine fibroids,from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alysis of ultrasound ablation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very significant,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stage of the various clinical The bed index is better,the adverse reaction is less,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the clinic very.

[Key words]:ultrasound ablation;traditional open surgery;hysteromyoma;clinical effect

子宫肌瘤在女性各项生殖良性肿瘤疾病中,占比较高,发病概率可达到30%~80%。当前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可选择药物治疗或是手术治疗【1】。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技术在近年来逐渐发展,这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这种新方法无需开刀、也不用穿刺、不麻醉的无创式治疗方法,在2002年国内就有学者率先选择这类技术展开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2-3】。这类技术发展至今已经逐渐完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但仍不可避免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就此我院选择患者展开研究,分析其安全性和不良反应,详细研究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非盲选子宫肌瘤患者共90例(于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诊断),均分为观察组45例选择超声消融法展开治疗、对照组45例则是同期进行开腹治疗子宫肌瘤,探究两组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以及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临床表现上,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期量增加且经期周期缩短症状,经期时间延长、强烈的经痛,以及严重的下腹不适症状。纳入标准:①在我院临床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4】。排除标准:①不能长时间住院治疗患者;②家属对本次治疗知情后不同意的患者;③合并其他脏器疾病且病情严重患者;④患有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变等恶性病变的患者;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对照组年龄在29~62岁之间,中间值(54.2±10.4)岁,体重45~68kg之间,中间值(53.2±10.4)kg,子宫肌瘤直径在0.80~8.3cm之间,中间值(4.39±3.21)cm。观察组年龄在29~65岁之间,中间值(54.7±10.1)岁,体重44~69kg之间,中间值(53.6±10.9)kg,子宫肌瘤直径在0.80~8.1cm之间,中间值(4.33±3.52)cm。。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学会批准,两组数据的体重、年龄、子宫肌瘤数量和直径大小无显著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治疗,注意子宫肌瘤的直径和位置、大小、数量,详细开腹方式和方向、切口大小根据以上数据进行分析。

观察组患者选择超声消融的方法展开治疗,详细如下:超声消融治疗展开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镇静和镇痛处理,这样的目的是缓解患者的紧张感,减少治疗过程中患者存在的不适感;另一方面也使得患者处于安静和放松的状态,保持患者处于清醒状态。选择静脉注射芬太尼,计量控制在1μg/kg,并选择0.03mg/kg对患者静脉注射咪唑安定,中间间隔30min左右,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重复注射。镇静和镇痛后患者对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忍耐力有明显的提升,同时能够对治疗过程中的轻轻触摸和语言刺激保持正确的反应。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心率等均展开全面的监测。手术期间取俯卧位,患者卧在超声消融治疗床上后,对治疗区域的皮肤进行低温脱气处理。腹壁以及治疗头两者之间放置脱气水囊,调整治疗头使得术者能够更好的对治疗区域和周围组织进行观察。随后选择超声消融对子宫肌瘤选点进行扫描,层面厚度为5mm,治疗区的边界和肌瘤上下左右的边界距离为10mm最佳,肌瘤深面和浅面边界的距离也控制在10mm最好,和内膜之间的距离应该不少于15mm,与此同时注意在治疗过程中照射焦点和骶骨表面的距离控制在15mm以上。

治疗中若是出现扩散性的团块状灰度变化之后,可将照射焦点移动至灰度变化区域的边缘,以便更好的完成下一个治疗点的照射。上述过程重复展开,直至计划消融的范围完全治疗完全后停止照射。所有治疗结束后将患者的膀胱立即排空,再选择300ml大约4摄氏度的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膀胱灌注,最后拔出尿管。患者在观察室俯卧2小时后,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患者阴道有异常分泌物分泌出,应该安排专业的人员对分泌物的性状和颜色、分泌量进行观察。若没有特殊情况患者可回到病房,一天后可安排办理出院手续。术后患者需要在3~5天内口服抗生素药物。

1.3 指标观察【4】

对患者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对患者进行治疗效率的统计: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子宫肌瘤瘤体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子宫肌瘤瘤体有缩小但未完全改善;无效:临床病症未见改善甚至加重,子宫肌瘤没有变小甚至出现增大。统计治疗有效率,并对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展开研究。

1.4 统计学处理

以芝加哥SPSS 22.0专业医学数据软件对本次需要进行对比计算的数据展开统计后计算,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占比为计数数据从%中分析,以x2检测;各项临床指标则是计量数据从(标准数±方差)进行统计,以T检测。若P<0.05则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进行对比,观察组在各项时间上更短,在术中出血量上更少,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4/45),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治疗后患者出现肠胃功能异常、感染以及盆腔粘连的不良反应,肠胃功能异常主要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骤减的情况,感染则是表现为皮肤出现水泡。观察组不良反应占比7%(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12/45),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子宫肌瘤一般在妇女生育的高峰期最常见,是一种性激素依赖性的良性肿瘤。详细分析,卵巢分泌产生的激素和这类疾病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患者卵巢功能表现刷街的时候,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会明显降低,肌瘤会表现为缩小或是消失。雌激素受体的mRNA和蛋白会在子宫肌瘤内有超过正常组织的表达,所以选择拮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药物对患者展开治疗,能够获得较好治疗效果【5】。

开腹治疗适用于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较大,且患者希望保留子宫的情况。开腹治疗操作步骤简单,术中能够直接实现肉眼可见的剖除和止血等,妇科医生对这类疾病的掌握程度较好。开腹手术患者不得不接受腹壁切口较长的问题,术中因为肠道的干扰,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并住院观察,避免出现其他情况。此外患者因为开腹手术,感染、胃肠道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粘连等情况较为明显,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针对子宫肌瘤选择手术治疗可根据不同的方式分为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以及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共三种。手术治疗会使得患者的盆底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需要在医院接受治疗时间较长,患者还可能因为手术的影响丧失生育能力。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可能因为手术影响,卵巢功能出现严重的衰竭。药物治疗则是根据患者子宫肌瘤是良性妇科肿瘤中的一种,这种性激素依赖疾病可选择性激素类拮抗剂展开治疗,常见的性激素类拮抗剂有二苯氧胺以及米非司酮等。这类药物进入机体后能够使得机体短期内通过阻止生长,将子宫肌瘤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一旦停药或是出现耐药性疾病会立即复发,复发后病情加重【6-7】。

综上,对传统的开腹治疗和超声消融方法治疗子宫肌瘤,从治疗效果上分析超声消融法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患者治疗阶段的各项临床指标更好,不良反应少,在临床非常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艳梅,田仕娟. 超声消融法与传统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2):5779-5781.

[2] 宋丹. 探讨超声消融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159-159.

[3] 林思瑶,龙小云,甄曼华,等.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2):1747-1749.

[4] 张露芳.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较大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D]. 新乡医学院,2016.

[5] 刘雯雯,吴良芝,张艺,等. 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的近期疗效与优越性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6):47-48.

[6] 张秀英. 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瘤体供血动脉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3):37-37.

[7] 曾召红,温贵萍. 超声消融治疗肌壁间、黏膜下和浆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s1):86-87.

论文作者:张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超声消融法与传统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论文_张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