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汉语,背诵经典,注重培养未成年人_国学论文

学习汉语,背诵经典,注重培养未成年人_国学论文

学国学、诵经典,着力培养未成年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成年人论文,国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吉林省蛟河市文明办在调研的基础上,于2010年3月倡导传统文化试点进校园活动。在2011年3月,市委宣传部与市教育局共同开展了“读国学经典,做美德少年”活动。

一、调查研究,探索未成年人容易接受的德育方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按照部领导的要求,2009年10月,蛟河市教育局关工委的同志深入部分学校对青少年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对青少年思想现状有了一定了解,并对存在的问题思考了有关对策。

1.青少年思想现状分析。青少年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大部分青少年满怀爱国之情,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注重自身努力奋斗和团结合作。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思想状况。一是部分青少年理想信念淡漠。由于受一些外来思潮的腐蚀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理想信念淡漠,有的甚至没有信仰,有的崇尚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二是部分青少年价值观追求利益现实化。当代青少年在价值观的选择上,立足自我兼顾他人,行为方式更多受到现实利益的驱使,敢于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三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崇正义美德方面的个人的实践和行动不够。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针对在青少年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一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当代青少年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形形色色的思潮冲击着校园,一些不良的风气和不健康思想,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二是青少年思想教育体系尚不完善。目前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完整而科学的青少年思想教育体系,学生对单纯的说教存在逆反心理。三是初高中学校德育教育存在偏差。部分学校升学率的指挥棒下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抓智育和德育一手硬一手软,使学生缺少一个丰富有效的德育课堂。

3.确定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实践证明,采用青少年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来,在该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08年末,蛟河九中和实验幼儿园等单位尝试《弟子规》进校园,不仅使学生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记忆力,还改善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实验小学的孙荣一小朋友经常耍小性子不理会父母的劝告。当她拿到《弟子规》的第一天,就知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每当妈妈召唤的时候,总是很快的答应,也听话懂事多了。据蛟河九中附近的居民反映,以前九中放学总有成群打架、说脏话的现象,最近变得举止文明多了,也不影响居民的生活了。考虑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壮大发展的动力源泉,并且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有显著作用,蛟河市文明办决定于2010年在部分学校试点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二、切合实际,在学校试点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创造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社会环境,对增强青少年对民族和祖国的热爱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2010年3月,该市确定蛟河九中、黄松甸九年制学校、庆岭九年制学校、新区九年制学校、红星小学、实验幼儿园等6所学校(园)为国学经典诵读试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由于传统文化中《弟子规》最基础、最好理解,所以各校学习传统文化活动普遍以《弟子规》为主。对这些学校,加强了重点指导,并组织参加了“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活动,听取专家学者报告,使他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从而有效开展工作。除了上述几所试点学校,还有实验、胜利等16所学校(幼儿园)也在自发开展“《弟子规》进校园”等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占全市学校(不算村小)总数的48%。目前,全市从幼儿园小班到九年制学校8年级,共有12045名学生参与了此项活动,占全市学生总数的25%。试点学校采取每日晨读五分钟、观看《弟子规》光碟、走廊校墙张挂《弟子规》文图、评选学习践行《弟子规》优胜班级等,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如:庆岭九年制、松江九年制、新站中心校等许多学校都将《弟子规》作为校园主题文化的一项建设内容,精心设计,文图并茂,生动易懂。师生随时随地都可以驻足浏览、学习背诵、领会理解,起到了环境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各校还都组织了《弟子规》为主要内容的演讲、征文、默写竞赛等活动。同时,还带动家长,共同学习,组织了“亲子共学”、小品剧等活动。如:红星小学结合自信教育主题,在家长中开展“学习践行《弟子规》我能行”活动,深受家长欢迎。有的学校还结合语文教材,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篇目,如:《论语》《道德经》《三字经》和唐宋诗词、民族(朝鲜族)传统礼仪文化等作为重要教育内容,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利用课前、午休时间,组织课前五分钟诵读、道德午餐等,加以学习渗透。有些学校还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编写有相关校本教材,如《共筑诚信》《雷锋精神与孔子思想》《经典诵读》等。同时还组成各种传统文化兴趣小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乌林九年制学校的朝鲜族辣白菜制作、青背九年制学校的《剪纸》等。“传统文化进校园”等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许多学生都能对国学经典尤其是《弟子规》出口成诵。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有了明显的提高,课间楼道秩序井然了、有的学校学生走路能够自觉排队了。在学校尊敬师长向老师鞠躬问好的学生多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的现象增多了;在家里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孩子多了,孝敬父母的事迹也增多了;在社会,文明守法的小公民多了,青少年做好人好事的现象增多了。可以说传统文化的学习为创建和谐家园、和谐学校、和谐社会提供了无穷的精神源泉。2010年,该市共评选出60个吉林市级三好学生、82个和谐班集体、157名三文明学生。全市近5万名中小学生无一例违法犯罪、群殴伤害事件。有九所学校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被评为校园文化先进校。当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效果,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不是都能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的。只要坚持持久,必将有效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三、全面铺开,开展“读国学经典、做美德少年”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多年历史中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与历代圣哲学人的研究探索的成果,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既是提升自我修养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按照2011年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安排,经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读国学经典、做美德少年”活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便于参与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未成年人不但能诵读经典,而且能践行经典,在培养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美德少年。各单位以《论语》、新《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围绕着“为什么读经典、怎样读经典”探讨研究适合本学校学生学习的国学经典,组织晨读朗诵、课前齐诵、广播听诵、赏析吟诵和请专家作报告等形式学习国学经典,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各校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板报、走廊、墙壁等空间,印制精美诗文图画,利用班级黑板报刊出经典诗文,提供诗词析义,营造经典诵读的浓厚氛围。同时,广泛开展了“国学经典”知识竞赛、诵读、征文、书画比赛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广大未成年人熟知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道德要求,增强道德观念,筑牢道德基础,为弘扬社会新风正气、创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标签:;  ;  ;  ;  ;  

学习汉语,背诵经典,注重培养未成年人_国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