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启发艺术论文_肖静波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启发艺术论文_肖静波

肖静波(湖南省汉寿县龙潭桥镇中学 湖南 汉寿 415905)

摘要:启发是教学得法的基础和条件,研究启发的艺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由直观启发、暗示启发、疑问启发、类推启发、逆向启发等形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启发艺术;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157-01

“启发”一词源于《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说明,孔子在很早的时候就注意了“启发”的重大作用。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用高超的启发技巧诱发、引导学生,使他们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让他们学会领悟并掌握,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质就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它既符合教学规律,又遵循教学原则,是对一切教学方法提出的共同要求。既然启发在教学中有着这样巨大的作用,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很好地运用启发性艺术呢?

一、直观启发,丰富学生感性经验,扫除他们思维上的障碍

直观启发,就是利用直观教具、图表、影视、实验等手段,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启发学生较好地扫除思维上的障碍,为他们学习知识作好准备。

直观启发,在在初中教学中有特殊的意义。学生的认知,总体上讲也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中学生,尤其是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手段,给予学生启发,使他们不仅能获得鲜明生动的形象,而且可以减少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便于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加深。直观启发,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注意力、观察力的发展。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全等和相似的时候,先用硬纸块剪一些大小相等和不同的三角形,拿一些大小相同和不同的同底照片。讲解时先出示大小相同的同底照片,设疑,什么是相似形?从而引出相似形的概念。再用同样的方法出示三角形,从而引出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并对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进行区分。这样,首先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教师加以质疑,进行启发,必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精神。

二、暗示启发,调动学生无意识活动协调有意识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曾是一位精神病治疗医生,受过弗洛伊德无意识学说的熏陶。他侧重观察人的心理活动的另一面——无意识心理活动。他明确指出:在人的大脑中始终交织地进行着理智与情感、分析与综合,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一个人的见解、动机和记忆时刻都受到理智、想象与其他无意识活动所影响。只有当两种活动处于最和谐状态时,人的活动才最有益。暗示启发,能调动新时代无意识活动转化为有意识活动,能提高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刚入学的新生,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往往心情紧张、语无伦次,从而不能正确地回答教师的提问。这时,老师就要耐心地去暗示、去启发、去引导,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准确地回答老师的提问。曾有一个数学老师,在讲“怎样的两个三角形才叫全等三角形”时,他就把胖、瘦、高、矮都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叫到讲台上暗示同学们,什么叫全等三角形,学生们便在老师的这种暗示启发下,直观的、精神和谐、愉快地接受了知识,甚至出现了超常的记忆力。可见,在教学中足够重视暗示启发,有重要的作用。

三、疑问启发,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心扉,促使他们开动脑筋

宋朝著名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叫长进。”“疑”,是探究知识的起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设置疑难,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疑难、设置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开动脑筋,开拓思维,养成多思、深思的良好习惯。

当数学老师在讲到“如何平分一个已知角”时,同学们便在下面议论纷纷,“用量角器先量出这个已知角,然后把它两等分,便可得……”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这时肯定了学生们的想象丰富而合理,最后置一疑:“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一石击破水中天!教师善于诱发,让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四、类推启发,引起学生相似联想,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运用类推联想,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讨新知识和求知领域的东西,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运用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联想去解决教材的难点,达到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效果。

五、逆向启发,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其思维活跃

逆向启发,就是指逆向思维的启发,它是相对正向思维启发而言的,正向思维即在思维中,通常按照时间的先后、空间位置由近及远,习惯地按从问题的条件出发,按照一定顺序至目标终止的思考,即AB的思维。逆向思维:BA的思维,有意识地去做与习惯思维方式相反的思维训练。对于学生来说,喜欢从题设推向结论这种正向思维,而用逆向思维,证题要容易得多。

当然,启发并非只有上述五种,它还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将事物存在的真假、美丑、对错、高低等进行一一对比启发;运用准确而贴切的比喻——比喻启发;在教学中,当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或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不完全、不正确的回答时,教师不一定非要直接解答或纠正,而是“反将一军”,在“将军”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地纠正错误,找出正确答案——反诘启发;创设教学民主气氛,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各抒己见,共同做出结论——研究启发等等。

启发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就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探讨,丰富自己的启发艺术,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培养出更多的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的人才,使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才能永立不败之地。

论文作者:肖静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启发艺术论文_肖静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