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控制是一种现代化的控制技术,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应用中,智能控制不仅能够提高控制的有效性,还能够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实施操作,用传统的监控设备来进行安装、信息监控和继电器等电路线进行结合,全部进行调整应用,从而使得变电站的控制全面自动化得到有效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制方法。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智能控制;方法
1、智能控制方法概念
智能控制方法是指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主进行智能机器的驱动,达到控制目标,智能控制方法是一种自动控制技术,涉及到的学科门类比较广泛。智能控制方法与传统的控制系统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人类的控制策略,也有结构特性,有自组织能力、自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能够在已知或者陌生的环境中进行自动控制和人机交互工作,完成工作任务。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关键技术
2.1、在线监测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对于智能变电站的技术运用与发展而言,在社会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下,其技术发展也越来越成熟,尤其对于智能变电站的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而言,其主要针对变压器油色谱和铁芯接地与压力等综合信息的监测技术有很好的发展,而且其测量结果也非常的精准。但仍有一部分的技术发展水平依然比较缓慢,如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在线监测的开关和断路器接头等方面需要综合性的研究,而且从整体而言,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程度依然比较普通,使得在具体工作期间,智能变电站的监测可靠性相对比较差,最终导致智能变电站的传感器容易损坏。如果智能变电站实施长期的运营,则由于系统长期的运营而使得检测系统的精确度出现严重的下降,甚至更严重的情况则造成数据的失真情况,因此,就目前使用的智能变电站,其在线监测技术依然在测试阶段。
2.2、智能变电站中的电子互感器
在国家电网变电站发展实施智能化建设期间,电子互感器已经成为其智能电网建设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目前在智能变电站中运用的互感技术主要包括两类,即分压原理互感和光纤式互感技术,不同的互感技术运用的范围也各不相同。
但从总体而言,电子互感器在智能变电站中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并需要长时间的研究,才能在智能变电站中更好的运用。由于在实际运用期间,电子互感器在智能变电站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首先,如果智能变电站的电流比较低的情况下,光纤式互感器装置就会出现噪音问题,这对智能变电站的全面运用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其次,在智能变电站的互感装置中,其高压传感部件具有相应的电子电路设施,因而在具体使用期间需要结合外部条件完成供电,只有在供电充足的情况下,才能促使智能变电站的电路设施完成兼容性[5]。在目前的智能变电站互感器发展使用方面,还可以将二次调理线路装置与电子互感器进行全面的结合,但由于其在使用寿命方面与一次部件有很大的差别,因而在具体实施期间,工作人员要全面考虑智能变电站运行设备的可靠性,进而促使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互感器的结合运用。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制应用
本文以110kV变电站为例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
3.1、站控层设备远动通信装置负责解决与调度端的接口和规约转换,并具备足够的通信接口,实现与调度端的通信;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应能满足操作时的可靠、安全、便捷及直观等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站控层设备应具有主、备通道通信功能;配置一套集故障录波与通信记录分析功能为一体的装置,加强对网络通信状态的监视力度,若发现隐患或故障应能及时发出警报,并预先拟定处理策略,以便尽快排除故障;应能保障通信记录的完整性,以便重现故障与通信过程;还可了解到保护装置与电力系统是否做出故障应对反应,若无应对则应快速找出隐患,并予以解决;通信在线监视终端需有分析功能、远程维护与监视功能、通信信息记录功能、通信隐患与故障告警功能、通信状态在线监视功能等。
3.2、间隔层
设备间隔层设备主要包括主变保护与测控一体化装置;主变本体智能终端;110kV线路及分段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35kV线路、分段保护、测控、计量、故录四合一装置;10kV线路、分段、电容器保护、测控、计量、故录四合一装置等。
3.3、过程层设备
过程层设备主要包括主变三侧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主变非电量保护及本体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主变中性点电流、间隙电流并入主变110kV侧合并单元;110kV各间隔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110kV母线电压互感器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等。
3.4、软件控制
监控系统包括应用层、应用服务层、底层。应用层主要由系统监控服务模块、通信管理模块、系统主控模块等构成;应用服务层由应用服务器构成;底层由历史数据库和参数数据库构成。
系统组态模块包括图形监控模块、历史报警模块、曲线浏览模块、报表浏览模块、事故追忆模块。图形监控模块实时监视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并进行控制操作。历史报警模块又分为历史报警模块和实时报警模块,其中历史报警模块主要用于查询历史报警信息,可检索查询变电站发生过的事件、事故或遥信变位,为站内事件事故排查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实时报警模块用于描述实时报警信息,在结构上分为报警通知器、实时报警信息过滤浏览。曲线浏览模块又分为历史曲线模块和实时曲线模块,其中历史曲线模块实现以曲线形式(日曲线、月曲线和年曲线)浏览模拟量的历史数据;实时曲线模块中实时曲线以对象为基准,提供模拟量对象实际运行值趋势的快速浏览。报表浏览模块用于浏览报表数据信息;事故追忆模块在历史库中保存了事故前后相关模拟量数目信息和相关报警信息,模拟量数据按设定时间间隔进行采样。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4.1、创造现代化的操作控制平台
创造准确化的接口软件设备和硬件设备平台,在该平台的操作中可以自行带有数据统一性和开放性的优点,不同企业之间可以相互进行对接。通过业主进行制定相应的算法来实现相关的保护功能,整体算法都必须经过该平台才能够进行深化融合,从而大量节约该系统的物资,这样一来方便操作进行管理。
4.2、新型网络的使用
出现故障录波等相关设备在传统的操作、保护及变电站级监管流程中,主要根据相关技术来进行分布考虑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之间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传统的功能效益模板来进行整体管理许多间隔,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形成由一个模板来进行管理的间隔单元,从而达到了因为区域位置的不相同导致的大面积扩散,这样一来不但降低由于相关故障的出现而该系统直接受到影响,大量提高该系统功能的有效应用。
4.3、开展现代化人机控制相关系统
由于传统的计算机应用过于单一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就会形成机电智能化控制和保护融为一体。变电站综合管理系统研发出新型的电力控制和保护系统,在这一过程中还包含了逻辑性较强的控制和保护系统、神经区域网络控制系统保护。该控制系统要向未来的系统多样化进行发展,促进自动化系统形成综合智能化技术的有效系统应用。
总之,加强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能够提升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水平,也能够降低变电站故障发生率,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敏.智能建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实施及相关阐述[J].通讯世界,2016(20):92.
[2]任曼曼.智能变电站在线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基础组件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6.
论文作者:李陈龙1,虞超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模块论文; 在线论文; 互感器论文; 曲线论文; 通信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