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论文_谢末艳

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论文_谢末艳

鄂州市建筑设计院 湖北鄂州 436000

摘要: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医院的职能已发生了很大改变,以人为本的新型设计理念也渐渐成为医院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文章重点就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医疗建筑;设计;人性化;应用

引言

医院建筑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融合了医学、建筑学、社会学、心理学、护理学及环境保护等诸多学科,其根本出发点就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早日康复为目标。因此,现代医院建筑应为满足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要提供条件,将园林化、艺术化、人性化融入到现代化医院的建设中,实现人性与自然的融合,表达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思想,它不仅仅要包括传统医院所需要的一流化设备,还包括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的优美舒适的环境,医院建筑中的人性化是现代医院建筑中关注度较高的一个方面,也是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1我国医疗建筑设计面临的挑战

目前,由于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医院建筑也随之不断发展。而且伴随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和要求日益增强。因此,对医院建筑的功能布局、技术设备、医疗环境等条件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单纯的“医疗型”医院正向着“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复合型转变。而我国现有的许多大型医院建筑并不能满足这些需求,它们的建设模式基本都参照欧洲的BEAUNE模式,即将医院整体分为三大部分,即门诊部、医技部、住院部,相应的主体建筑相互独立设置,其他附属功能的建筑零星布置的模式,这样的建筑模式虽然使功能规划比较明确,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就医流程线过于冗长,医生、患者和家属经过漫长的路程才能到达目的地,形成了巨大的人力浪费。而且,有些新医院进行了新的设计探索,把三大机构拼在一起,但因平面布局和流线设计不明确,使医院更加变为迷宫一样的建筑,也让人身心疲备不堪,这就是一些医疗建筑设计者太注意建筑的功能而忽略了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所致。不论医疗建筑其功能如何复杂,医院里最根本的还是“人”,无论建筑如何庞大且复杂,其服务主体不变还是病人。而建筑和其内部空间与其他基本物质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游走于其中,用“看、听、闻、摸”等身体触觉来感受此物质。当代很多医疗机构和设计师也普遍认可,现代医院设计的路程是从“技术”走向“人”,是以人的感知为设计之根本的“以人为本”原则下的产物。

2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

2.1门诊部设计的人性化

第一,科室的科学布局。急诊入口和门诊入口要分开,因为急诊都是突发病痛的病人,好多是急救车送来,会给一般门诊就诊人员造成紧张情绪,不利于就医,利用单独的入口布置可以规避这一矛盾,并在急诊入口设置供急救车直达门厅的坡道。人流量大的科室要布置在楼层低的位置,手术部附近设置中心供应室方便供应手术室、住院部及其他科室。门诊楼的挂号、检验、药房、收费等窗口设计在人流比较集中的一楼,窗口采用半开放式,设置对讲系统,窗口间距不大于1.2m。在候诊大厅设置液晶电视、自动取号机,对于网上、电话预约就诊或者是使用机器取号的患者可以方便取号,并能关注叫号顺序,体现人文关怀。门厅设置非常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门厅应尽量宽敞,开阔,大气,门厅里各功能的布置简洁,能让患者及其家属一目了然,还没有压抑感;

第二,交通的便利。为了提高就医效率,给就诊病人简洁、明确的路线指示,建筑入口处要设计核心交通厅,布局为电梯在中央,疏散楼梯紧邻电梯设置,背靠背朝向不同人流方向,四周为宽敞的环形走道,便于人员快速集散。核心电梯分区一般为病房、手术部及门诊三大块;其余部分再细分有医务人员专用梯、医用电梯、污物梯;供应室要有专用提升机等。人流量大并考虑效率时可参考商场设计,在门诊大厅设置自动扶梯,更能方便直接到达就诊科室。这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第三,小空间的设计和预留。对于一些科室的特殊要求,需要患者等待很长的时间,如检验室和制片室等这样的科室,只设计一个简单的等候大厅是不能改善患者焦急等待的心情。医院在功能布置齐全的同时还要满足患者一定的心理需要,营造一定的缓解焦虑的生活氛围。设计中就需要考虑一些放松心情并带有生活意义的设施场所,以此来改变医院之前的沉寂气氛,使得病人和病人家属都能够在尽量轻松的环境中等待就医;

第四,增设护理人员服务空间。由于护理行业的兴起,未来专业护理可能是医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家人忙碌顾不上照看病人,或者是为了给患者享受更好的服务,愿意花钱来找专业人员办理相关手续、生活起居护理或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等服务,所以要设计一定的空间适应此类行业人员对患者的服务。

2.2住院部设计的人性化

住院部设计虽然没有门诊部复杂,但是对病人来讲,尤其需要注入更多的关爱与尊重。首先,医院建筑要按照无障碍要求进行设计,为行动不便者提供方便。病员电梯要使用病床梯,并单独设置工作人员电梯和医务人员专用卫生间,独立的医护人员内部走廊使病人得到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医务人员用房面积要宽裕,使医护人员更衣室、办公室、值班室以及示教室均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护士站设于护理单元中部,增大面积宽度,使护士能够方便观察病房,同时使护理路线大大缩短。对于濒临死亡的病人,尽量在每个护理单元靠近电梯楼梯出口处设有专门的病房;

其次,大部分病房要布置在南侧,以便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病房开设在层高3.6m及以上为好,保证房间的宽大明亮,给病员舒适的心理感受。病房隔墙要设置挂衣橱、液晶电视机,在对应的每个病床位置的天花板上设垂挂式输液轨道,病床床头一侧墙上距地1.5m处设置供氧、紧急呼叫装置。每间房间均设独立卫生间,卫生间内部至少设置三件套,即洗手盆、淋浴、坐便。病房内卫生间墙拐角做45度处理,方便病床进出、拐弯,坐便,淋浴处设安全抓杆;

最后,病员走廊要宽敞明亮,净宽至少2.4m,病房的门在走廊处宜设置进深0.6m左右的缓冲,方便病员家属停留时不影响走廊中医务人员推病床穿行,避免了拥挤。在公共区域要设置方便病人家属使用的公共卫生间和开水房,这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这样人性化的设计不仅更多地利用了空间,减少资源的闲置浪费,而且为病人带来方便与温馨,尽量减少患者情绪上的抵抗性,为患者营造一个相对轻松。舒适的环境。

2.3家具和陈设设计

家具和陈设设计是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人关系最为密切。而医疗建筑室内设计中,尤其以病房内的家具为重,除美观外,更主要的是可满足患者活动行为的需要。家具造型尽量简洁,便于擦洗、消毒,活动家具应便于搬运且摆放合理,预留足够的转移空间,方便医护人员施救时,快速移动相关设施,放置各种医疗设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医院模式的新变换,也引起了医院的建筑设计的相应变换。以上就是关于建筑元素在医院人性化管理设计中体现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主要谈及建筑的主体、建筑的环境、建筑的理念等方面关于人性化的体现,希望此文能对医院的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谭龙.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2):15-16.

[2]金晶.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儿童医疗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3]张璐茜.儿童康复中心室内医疗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4]于显慧.医院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

[5]李柯纬.医疗建筑室外环境园林化设计初探[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

论文作者:谢末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医疗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论文_谢末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