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及维修养护措施论文_方明

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及维修养护措施论文_方明

大庆工务段 黑龙江省绥化市 151100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无法忽视的,不然会被世界其他国家所赶超,尤其是对于我国的基础行业的发展一定不可以落后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在所有基础行业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关于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鉴于此,本文就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及维修养护措施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常见病害;原因;措施

1.铁路线路病害类型与原因

1.1曲线钢轨病害

曲线地段由于受到列车的影响,其上股钢轨内侧所具有的作用面会因列车车轮的作用向外冲击,下股的钢轨轨面因列车的作用,其线路的钢轨产生不均匀的受力。列车在超负荷运转的作用下,极易导致上股钢轨的内轨产生严重磨损,致使线路产生晃车问题。在半径较小的曲线地段,因其半径较小,所受到的重力及离心力的缓冲力较小,极易产生以上病害。一部分曲线没有进行有效调整、不具备正确的位置,这些都是导致线路产生晃车问题的关键病害之一。

1.2线路道岔病害

道岔是一种铁路线路连接设备,主要作用是保证列车安全平稳地从一股轨道转入另一股轨道,在铁路所有组成中相对薄弱,极易出现病害问题。列车在行驶过程,通常会产生较大的横向水平力,在该力的影响下,道岔这种使用频繁且薄弱的位置极易出现病害,产生的病害被称为线路道岔病害。除了横向水平力,钢轨的温度变化、列车运行的制动力,都会对铁路的线路道岔造成一定影响,如没有及时治理,病害会使列车运行时时处于危险中。

1.3线路爬行病害

列车在钢轨上行驶时会产生纵向力,受纵向力的影响,钢轨沿着道床发生纵向移动,将这种移动现象称为线路爬行。该病害对铁路的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比如:将钢轨之间的缝隙拉大,导致线路接头钢轨磨损严重,某些组成零部件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将铁路轨枕拉斜,使得铁路的轨矩与轨向发生变化,影响列车安全运行。导致线路爬行病害发生的原因大致有“列车运行产生的纵向力”、“列车制动”、“车轮撞击”、“钢轨温度变化”等,如果道床的纵向阻力与防爬设备的扣件压力不匹配,直接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产生线路爬行病害并随时间变化而加剧。

2.铁路线路病害治理与维修

2.1曲线钢轨的治理与维修

(1)在铁路线路发生曲线钢轨病害现象时,应对铁路轨道的曲线进行重新调整,采用“方位误差曲线”计算法对钢轨分布曲线进行核算,定期对曲线钢轨上的桩位进行核校,保证桩位置没有发生变动或在允许范围内变动,为了缓解钢轨承受的横向水平力,要及时更换外口接头夹板,巩固曲线两端的拔道。(2)在铁路线路的曲线半径较小时,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平稳,需要对列车的运行速度、钢轨的荷载能力进行检测与匹配,根据列车运行要求设置科学合理的曲线超高,以防止曲线钢轨病害发生。(3)通过定期涂抹润滑油的方式,降低钢轨的磨损程度,在润滑油的作用下,车轮对钢轨造成的冲击力与摩擦力减小,不仅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还能维护铁路的运营安全。(4)定期对钢轨的各个组成零部件进行检查,对于磨损程度较大,或已出现损坏的连接零件,应及时进行更换,做好预防工作。

2.2线路道岔的治理与维修

(1)对于线路道岔缝隙较大的问题,先将线路基本轨拨回原来的方向,然后对发生弯曲的轨道进行校正,为保证经过校正的轨道与道岔使用要求相符,应反复对基本轨的内侧飞边进行打磨,最后对道岔基本轨所处的位置间距进行调整,安装电子监控检测装置,对道岔后续变动情况进行监管。(2)对于道岔方向发生改变的问题,首先要拨正道岔两条基本轨,然后根据钢轨桩位调整道岔的横向水平位置与纵向水平位置,随后在距离道岔(50~100)m范围内对方向进行校正,最后打磨道岔的基本轨侧面飞边,将厚度控制在1mm左右,以避免列车因道岔问题影响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线路爬行的治理与维修

(1)维修人员要增强铁路线路道床与轨道连接处的纵向水平阻力,按照国家标准与行业规定对道床进行维修,为加强道床的承载能力,可以在轨枕下铺设道砟,以此解决线路爬行问题,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保障。(2)由于线路爬行病害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因此维修人员可以通过定期对道床进行全面清洁的方式进行治理,清理道床上的泥浆与污染物,保证轨枕下方两端道砟平直,对治理线路爬行、提高铁路线路纵向水平阻力具有重要作用。(3)治理线路爬行时,可以提高钢轨与夹板、垫板之间的阻力值,增强防爬设备扣件的压力,对于已经失效的扣件,维修人员要及时更换。

3.铁路养护优化策略

3.1建立动态监控机制

对一些动态及静态的检查设备进行有效检查,例如轨检车、动检车、探伤车等等,创建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线路设施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增强动态及静态的材料分析与应用,促使动态与静态的检测相融合,对动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创建有效的动态病害信息反馈体制,及时找出问题,并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处理结束之后,将治理状况进行及时反馈,对不合格的区域实施复查。

3.2施行“检养修”制度

开展专业性的管理,在车间设置专门的检查及线路工区、维修的队伍,促使管理具备较强的专业化。设置检查工区是显示病害调查分析,制定操作方案和管理技能是寻找病害的核心环节和对其实施分析的关键依据,及时找出其中的病害,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养护,线路工区主要是对曲线、道岔、难以维持几何尺寸的线路设施进行有效的维修。同时有效结合检查、维修及养护三个过程,基于相关的检查,对生产作业进行有效规划,实施针对性的治理。

3.3杜绝违章作业

严格根据相关规定对线路、道岔进行合理整修,对操作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开展好安全卡控,提升作业的质量,开展严格的验收,确保施工具备较高的质量,对于不合规定的作业要坚决返工。

3.4改良养护方法

随着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各种各样的养护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养护工作人员在进行养护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对铁路的养护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良。相关的铁路养护管理人员在进行铁路养护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铁路养护机械的引进。通过引进新型的铁路养护机械,可以让养护人员在铁路养护工作时的工作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保证铁路养护更为彻底的进行。而养护工作人员也应该注重对各种养护机械使用方法的学习,保证自己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养护机械,能够掌握最新的最有效的养护手段。通过最新最有效的养护手段来对铁路进行养护作业,才可以使养护工作进行得更为彻底,从而保证铁路的工作状态时时刻刻都处于最佳的状态。

结语

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现阶段,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高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整体条件就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整体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作为一项重大基础设施,铁路线路又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铁路线路的病害防治和养护维修也成为了尤为关键的工作,在本文我们也针对性的提出了部分措施,希望可以促进我国铁路线路的整体建设、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司宇.关于舒适度的高速铁路线路设计及其优化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9):84-86.

[2]王晓晨.提高铁路工务普速线路维修质量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133.

[3]王英杰,时瑾,白雁,陈建春.加强实践环节的铁路线路课程设计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18):116-117.

[4]郑贺民.高速铁路线路参数与线路方案动力分析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9,63(06):68-72+100.

[5]肖虎.铁路线路大修设计存在问题分析及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3):172-174.

论文作者:方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4

标签:;  ;  ;  ;  ;  ;  ;  ;  

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及维修养护措施论文_方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