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国济中西医结合医院 150000)
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疗效:显效14例(51.85%),有效11例(40.74%),无效2例(7.41%),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显效9例(33.33%),有效11例(40.74%),无效7例(25.93%),总有效率74.07%,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观察组显效13例(48.15%),有效11例(40.74%),无效3例(11.11%),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显效9例(33.33%),有效10例(37.04%),无效8例(29.63%),总有效率70.37%,P<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益气活血通脉汤;冠心病心绞痛;疗效
冠心病心绞痛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导致的血供不足,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1],患者多出现胸部不适、疼痛等,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中医治疗该病取得了显著效果,本研究对2016年9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胸部疼痛、憋闷,部分患者出现颈部、咽部、肩背疼痛;符合《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以及《中药新药治疗胸痹的临床指导原则》。患者对本试验目的、方法等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排除严重肝、肾、肺功能不全患者、严重心律失常患者、不能坚持完成本次试验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44~72岁,平均(57.4±2.5)岁;心绞痛类型:其中劳力型心绞痛患者有9例,自发型心绞痛患者有6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有2例;对照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43~70岁,平均(56.7±2.4)岁;心绞痛类型:其中劳力型心绞痛患者有10例,自发型心绞痛患者有5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有2例;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指导两组患者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主要休息,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60mg口服,每日1次;拜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辛伐他汀10mg,每日1次。观察组给予患者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药物组成为:黄芪20g、丹参15g、党参15g、当归10g、葛根10g、赤芍10g、川芎12g、红花10g、地龙10g。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加减,对于阳虚寒凝患者添加桂枝10g,阴虚患者添加麦冬12g,生地10g;对于痰浊患者添加瓜蒌12g,半夏10g;肝郁气滞患者添加郁金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疗效判定标准
①心绞痛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有显著改善,心绞痛无发作。有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持续时间有所缩短,疼痛程度有减轻;无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更加严重。②心电图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电图缺血性ST段达到正常状态;有效:治疗后患者心电图缺血性ST段回升在0.05mV以上,室内、房室传导阻滞有所改善,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患者心电图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绞痛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14例(51.85%),有效11例(40.74%),无效2例(7.41%),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显效9例(33.33%),有效11例(40.74%),无效7例(25.93%),总有效率74.0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心电图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13例(48.15%),有效11例(40.74%),无效3例(11.11%),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显效9例(33.33%),有效10例(37.04%),无效8例(29.63%),总有效率70.3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疾病,该病在多种不良因素下导致粥样硬化病灶,从而出现管腔狭窄甚至堵塞,造成患者心肌缺血。心绞痛为冠心病常见并发症,为患者心肌负荷不断增加,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严重,从而出现前胸区压榨性疼痛,并可放射于心前区、上肢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等范畴[2],中医认为该病和阴阳失调、情志不畅、寒凝气滞、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在急性发作期应以实为主,在缓解期治疗以虚为主[3];本研究中采取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方中黄芪、党参可不益心气,丹参、红花、赤芍可活血化瘀,地龙可通脉解痉;而现代药理学表明川芎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流量,从而缓解心肌缺血情况;诸药合用达到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之功效,改善临床症状。本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运璇.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2):137-138.
[2]朴香兰,洪姬莲,严顺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6314.
[3]吴云芳.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00-101.
论文作者:杨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心绞痛论文; 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疗效论文; 有效率论文; 心电图论文; 益气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