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过程中的“组织”和“理性”:读H/183;Simon关于“管理行为”的注释_西蒙论文

决策过程中的“组织”和“理性”:读H/183;Simon关于“管理行为”的注释_西蒙论文

决策制定过程中的“组织”与“理性”——读H#183;西蒙《管理行为》札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蒙论文,札记论文,过程中论文,理性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管理过程就是决策制定过程;以往的经济学理论只注重决策结果合理性的研究,西蒙则特别关注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析;“组织”是决策制定过程的客观环境,“理性”则是决策制定过程的主观因素;西蒙借助于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组织”和“理性”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为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决策 组织 理性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生产、经营乃至社会进行决策和管理的行为早已存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决策和管理更是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决策与管理理论总结的管理科学却起步较晚,且在其创立后的几十年间也发展迟缓。究其原由,就是因为在管理与决策的领域里,在《管理行为》面世之前,“还没有充分恰当的语汇和概念方面的工具,当然也谈不上用它们来现实而深刻地刻划管理组织,哪怕是简单的管理组织”,从而也就不可能“为科学地分析其结构及运转的效率提供依据。〔1〕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专家赫伯特·西蒙教授,在其于1947年初版的《管理行为》一书中,率先构建了“一系列适于描述组织,适于刻划组织运转方式的工具——一系列概念和术语”,使其成为对早已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最先进行概括并形成理论(尽管西蒙自谦地说他所得的结论并不构成一种管理理论,但他的理论体系是显而易见的)的重要学者,并以其“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荣获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还称《管理行为》一书为“划时代”的作品,是研究管理性的组织机构的决策过程的开创性著作。

(一)

西蒙的决策管理理论是从分析决策制定过程展开的,而决策制定过程又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因为“我们所有人,除了睡眠时间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组织环境中度过的”,其中许多人还“或多或少负有维护和改善组织的管理职责”,〔2〕因此,不论个人决策还是集体决策都与组织不无关系。可见,研究管理行为,必须首先从分析“组织”开始。为了澄清以往人们对“组织”这一术语的误解,西蒙在该书第三版导言中对组织的含义作了明确规定:“组织一词,指的是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沟通与相互联系的复杂模式。它向每个成员提供其决策所需的大量信息、许多决策前提、目标和态度;它还向每个成员提供一些稳定的、可以理解的预见,使他们能够预料到其他成员将会做哪些事,其他人对自己的言行将会做出什么反应。社会学家将这一模式称作‘角色体系’我们大多数人则称之为‘组织’”。〔3〕

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组织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这首先是因为,组织环境为塑造和发展个人的能力和习性,提供了很多影响力。其次组织的重要性还在于,它给那些位居要职的人,提供了行使职权、影响他人的手段。再次,组织之所以重要,是通过它通过信息沟通结构的建立,确定了制定决策的信息环境。”〔4 〕组织对决策制定过程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其一,从认同的角度来理解。西蒙分析道,对个人在组织中的决策起指导作用的价值观和目标主要是组织目标。认同过程,就是个人以组织目标去代替个人目的,使组织目标成为其制定组织决策时所依据的价值指南的过程。当然,这些组织目标起初往往是通过权力的行使强加到个人头上的,但作为价值要素,它们便会在很大程度上逐渐地“内在化”,体现在各个参加者的心理和态度当中。渐渐地,个人养成了对组织的依附感和忠诚心,这就自动地保证了个人决策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组织的参加者就是这样通过服从组织所确定的目标,通过逐渐将这些目标吸收到个人的信念和态度当中,养成一种与其作为个人的个性颇为不同的“组织个性”,达到组织认同。西蒙给认同所下的定义是:“一个人在做决策时对备选方案的评价,如果是以这些方案对群体造成的后果为依据的,我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特定群体认同了。”〔5〕认同的作用具有正负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认同作用,有组织的社会便迫使个人接受了社会价值图式,以此取代个人动机,社会所造成的认同模式,可以导致社会价值与组织价值之间的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结构对社会是有利的”;〔6〕另一方面,认同也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如妨碍组织成员在必须权衡他所认同的有限价值与其他价值的关系时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西蒙精辟地指出:“认同在促使组织抉择摆脱个人色彩和承担社会职责方面是非常有益的,那么,它在影响和歪曲那些高于组织结构本身之上的高层决策方面,却是非常有害的。对社会有利的组织的建立,需要公正评价所有有关价值。如果评价者的判断被他的认同歪曲了,那就必定会发生偏见。因此,个人对组织目标的忠诚心,一般而言是对组织行为的一个很有好处的方面,但它在促销、宣传和创造性工作方面,也就是在高级管理者的创造性工作方面,也有相应的害处。”〔7〕因此,一定社会必须认真地科学地设计组织结构,并在这个结构中合理地安排决策制定职能,以便把认同对决策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其二,是从权威的角度来理解。西蒙分析说,当一组织成员做出某项抉择时,必然首先从自身的工作出发考虑到:“我的工作是什么?”“我需要优先考虑工作中的哪些问题?”“我做如此选择对本人的价值意味着什么”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考虑到这些问题之后,就要接着回答“是什么东西促使我这样做?”为了搞清这些问题,可以假想某公司四位经理人员对某项决策的态度:一位是经销经理,他将最关心消费者对价廉物美和交货迅速的愿望;另一位是生产计划经理,他最希望能预测产品的销售量;第三位是生产部门经理,他主张对消费者要有较长的引导时间,少做轻率仓促的设想;第四位是产品设计师,他则抱怨工厂在产品革新方面缺乏灵活性,等等。总之,一个组织成员如果接收的某类信息越多越频繁,那么他对相应的特定问题所做出的反应就越强烈,他对组织目标的认同和对组织的忠诚心就必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上述公司各位经理人员之所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做出反应,就是因为他们身居不同的组织职位,接收不同的情报、文件和信息,负责不同的子目标系统,而且承受着来自不同方向的压力,因而对某一决策将抱有不同的信念和态度。

组织决策应当是协调和统一的。由于组织中的不同职位塑造了成员之间的不同信念和态度,这就需要在组织内部“通过信息流的改变而造成信念和态度的变化”,并进而在此基础上运用权威进行集中和协调。问题是,在行使权威的过程中,多大的权力才是恰当的?在哪些特殊情形下,总经理才必须亲自过问?人们接受或拒绝权威的动机将会如何?为了妥善处理组织和管理当中的权威行使问题以及正确行使权威的范围问题,西蒙提醒读者留心“不要过于狭隘地解释‘权威’一词”。他同意其同行切斯特·巴纳德的思想,认为“只要组织中有人允许由他人提供的决策前提来指导自己的决策,我们就认为这是组织中的权威行使现象。”〔8〕因此,权威是“上级人员”和“下级人员”之间的一种关系,包括上下级双方的行为。“上级人员的行为模式包括命令和预期。命令指的是针对他人选择备选方案行为的命令语;预期指的是关于命令将被别人作为抉择准则予以接受的预料”。下级人员的行为模式受到一个决定性决策(或称决策准则)的支配,即他暂且放弃了自主挑选备选方案时的批判本领,采用接收命令或信号的正规准则,作为其选择依据。因组织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威关系,“本质上并无不义或卑鄙可言,”〔9 〕只是在一个组织中需要对每个人的个体行为进行群体协调和整合,所以当协调不仅限于信息沟通和协调的目的是要把群体成员的行为引向希望的方向时,就通常包含着权威措施的行使。当一个人暂时将其批评本领束之高阁,而让他所收到的他人决策来指导自己的抉择时,他便成为权威行使的对象了。由于有了权威,组织中某一成员的决策就能影响其他成员的行为,从而使决策制定工作的专业化成为可能。因此,“一个正式组织,就是劳动分工和权威分配(安排)的一个计划。”〔10〕

(二)

组织环境一经确定,管理与决策水平便要受制于人们的理性限度。西蒙认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即使不是完全理智的,至少也有一大部分是倾向于这样的。……如果我们要对组织中的人类行为予以心理方面的解释,那么我们所采用的心理学理论,就必须在理性行为的解释方面占有一席之地。”〔11〕因此,“管理理论所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理性方面与非理性方面的界线”。〔12〕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西蒙的决策理论是一种理性决策理论。

西蒙的理性范畴是在批判微观经济学关于理性范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微观经济学以“经济人”模型分析人类行为,它赋予经济人以一种“全智全能”的理性,认为“这种经济人有一个完整而内在一致的偏好体系,使其总是能够在他所面临的备选方案当中做出抉择:他总是完全了解有哪些备选的替代方案;他为择善而所进行的计算,不受任何复杂性的限制;对他来说,概率计算既不可畏,也不神秘”。〔13〕因此,经济人的理性总是能保证其决策符合“最优化或最优原则”。西蒙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经济人模型虽然具有很大的智慧和美学魅力,但同具有血肉之躯的人的真实行为相去甚远。因为与经济人理性相比,真实行为的理性至少受到三个方面的限制:一是知识的不完备性。理性意味着对每个抉择的确切后果都有全面和透彻的了解,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对自己行为条件的了解从来都只能是零碎的。二是预见的不确定性。由于后果产生于未来,而一个人的头脑又无法在某一瞬间抓住所有后果的整体,所以对后果的预见不可能是完整的和确定的。这也同时受到了个人能力的限制。三是要受到选择范围的限制。按照理性的要求,行为主体应当是在全部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但对真实行为而言,人们只能得到全部可能行为方案中的很少几个。由于每一备选方案均有各自的独特后果,而有许多后果由于人的能力的限制就根本无法进入评价阶段,所以它们根本不可能被人想到是可以选用的备选方案的后果,因而其方案也必然被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有鉴于此,西蒙认为,完全的理性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之的是“有限度的理性”。

西蒙是以“管理人”模式分析“有限度的理性”的。他认为,从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发展到具有有限理性的管理人,发生了两点根本变化:其一,经济人寻求最优,即从他所用的一切备选方案中寻找一个最优的,或者说是在一个确定的环境中进行“最优化”选择;而管理人则寻求满意,即在一定环境中寻找一个符合要求或令人满意的行动方案,而无需对所有的方案都进行评价和选择。其二,“经济人同‘真实世界’的一切复杂事物打交道,而管理人则认为,他自己头脑所感知的世界,是对纷繁噪乱的真实世界做过重大的简化处理后所得到的一个模型”。〔14〕因为选择最优的条件是具有能对所有方案进行比较的一套标准,从而能把所有的结果按照其优先次序排列出来;寻求满意的条件则是具有一套能说明符合最低限度要求的标准,用以评价他认为最要紧、最关键的因素,而将那些在一定时间看来与他无关紧要的因素置之不顾。

其实,按照“选择满意”方式进行决策和管理在人类历史上早已存在,但以“有限度的理性”范畴对其进行分析和概括,却首推西蒙。这一点是有重要意义的。首先,寻找满意而非最优,就可以不用先考虑全部备选方案,便可进行选择,这大大简化了决策和管理过程,而寻求最优的过程要比寻求满意的过程复杂得多。其次,管理人无须考虑事物之间的一切相互联系,而用相对简单的经验方法来制定决策,这就可以大大减轻其思考能力上的负担。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西蒙有关组织机构决策的理论和意见,应用到现代企业和公共管理所采用的规划设计、预算编制和控制等系统中及其技术方向,效果良好。……现代企业经济学和管理理论大部分建筑在西蒙的思想之上。”

(三)

西蒙的组织理论和有限理性理论是其研究决策制定过程的两个基础理论,组织理论主要描述决策制定过程的客观环境,“有限理性”理论主要探讨决策主体的主观条件,二者各有各的所指,各有各的任务。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二者又是紧密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一方面,组织环境影响人类理性的发挥。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中,几乎没有一项决策是由某一个人制定出来的。即使某项决策的最后制定是由某个人完成的,但该决策各组成部分的内容仍然是从参与其前提形成的很多人那里经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信息沟通渠道传递而来的,几乎一切决策都是经过这样一个复合过程制定出来的。因此,个人将被授予多大的权限,组织将对个人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就成为决策制定过程的中心问题。而这一问题又决定于组织结构的设置,如组织机构中如何规划权力的分布,怎样执行集权和分权,在此基础上选择哪些组织用以影响个人决策的方式等。组织设计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要确定每一种“影响”的方式和程度。这些“分权”的程度和“影响”的程度又直接决定着人类理性的发挥程度。西蒙指出:“我们之所以需要管理理论,是因为人类理性存在着实际的限度,而且这些限度又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依赖于个人决策所处的组织环境”。

另一方面,人类理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也影响组织决策。因为,“一项复杂决策就好象一条大河,是由构成决策的无数前提所组成的众多溪流汇合而成的,……任何大的决策都由许多个人和组织单位参与”。〔15〕所以个人理性发挥的程度对组织决策的合理化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构建这样的组织,使它能够做到那些对个人来说是理性的决策对组织来说也是理性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分解组织,使之专业化。组织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要给其参加人员提供一个能够有效发挥其理性的决策环境。

西蒙的管理理论就是他的决策过程理论。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而以往的经济学理论只注重对决策结果合理性的研究,但很少注意决策制定过程的问题。他则借助于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作为决策外部环境的组织和主观因素的理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建立起他的决策过程理论。决策过程理论还包括着其他方面丰富的内容,但其核心仍是组织理论和有限理性理论。这也是西蒙对决策科学做出的重大贡献所在。

收稿日期:1995年5月8日

注释:

〔1〕〔2〕〔3〕〔4〕〔5〕〔6〕〔7〕〔8〕〔9〕〔10〕〔11 〕〔12〕〔13〕〔14〕〔15〕H·西蒙《管理行为》,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第1页、第9页、第8页、第199页、第211页、 第211—212页、第12页、第12页、第148页、第19页、第19—20 页、 第18页、第21页、第4页。

标签:;  ;  ;  ;  

决策过程中的“组织”和“理性”:读H/183;Simon关于“管理行为”的注释_西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