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多芭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雪冬

美多芭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雪冬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山西 忻州 034000)

【摘要】目的:研究美多芭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来自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帕金森病患者80例。80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单纯用药组单纯用美多芭治疗,联合用药组用美多芭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帕金森病治疗总有效率;头晕、嗜睡、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前和用药12周患者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联合用药组相较于单纯用药组帕金森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头晕、嗜睡、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前两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评分相似,P>0.05;用药12周联合用药组相较于单纯用药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美多芭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美多芭;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帕金森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264-02

帕金森病的发病跟机体内多巴胺合成减少导致乙酰胆碱抑制减弱而兴奋性增强相关,患者主要表现包括姿势反射障碍、肌强直和动作迟缓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目前,临床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其中,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虽然有一定效果,但长期用药可导致耐药性出现而降低药效,增加睡眠紊乱、恶心呕吐和精神症状等副作用,长期单一治疗效果不理想,临床应用受限。而在美多芭治疗同时,若结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可有效减少美多芭用量,有效保护神经元,避免美多芭单纯使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对美多芭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自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帕金森病患者80例。80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所有患者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分期标准为I期:单侧受影响;Ⅱ期:双侧受影响但无姿势平衡障碍;Ⅲ期:出现姿势平衡障碍,常常容易跌倒;IV期:日常生活需要人照顾,独立行走有困难;V期:几乎全天须依赖轮椅,或者终日无法起身。

联合用药组患者男27例,女13例;51~76岁,年龄(60.34±5.13)岁。病程1年~12年,病程(6.11±0.29)年。临床分期I期、Ⅱ期、Ⅲ期和IV期分别有9例、20例、7例和4例。

单纯用药组患者男28例,女12例;51~75岁,年龄(60.13±5.62)岁。病程1年~12年,病程(6.18±0.21)年。临床分期I期、Ⅱ期、Ⅲ期和IV期分别有9例、21例、6例和4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单纯用药组单纯用美多芭(国药准字H10930198;上海罗氏制药)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次62.5mg,2~3次/日,餐前1小时口服,随着病程延长,可逐渐增加每次使用剂量,并以不超过250mg/次,3~4次/日为原则。治疗12周。

联合用药组用美多芭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美多芭治疗方法和剂量同单纯用药组,并加用普拉克索(天津中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107),初始剂量为每次0.125mg,2次/日口服,随着病程延长,可逐渐增加每次使用剂量,并以不超过1.0mg/次,3次/d为原则。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和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帕金森病治疗总有效率;头晕、嗜睡、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前和用药12周患者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评分的差异。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评分降低≥75%;有效:临床症状改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评分降低≥5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临床疗效=显效、有效在本组患者中所占比例[1]。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 22.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比较

联合用药组相较于单纯用药组帕金森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其中,单纯用药组显效15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联合用药组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P<0.05。

2.2 用药前和用药12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评分相比较

用药前两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评分相似,P>0.05,单纯用药组为61.48±5.62分,联合用药组为61.05±5.22分。用药12周联合用药组相较于单纯用药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单纯用药组为56.19±2.24分,联合用药组为51.34±1.23分。

2.3 两组患者头晕、嗜睡、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

两组头晕、嗜睡、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单纯用药组头晕、嗜睡、精神症状、失眠、恶心呕吐分别有3例、2例、1例、4例和2例,发生率30.00%;联合用药组头晕、嗜睡、精神症状、失眠、恶心呕吐分别有3例、1例、2例、3例和1例,发生率25.00%。

3.讨论

帕金森病为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称“震颤麻痹”,患者主要以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特殊姿势、异常感觉、静止性震颤、吞咽困难等为表现,起病隐袭,发展缓慢,容易被忽视。帕金森病发病的病理机制在于中脑“黑质”色素细胞变性坏死,导致多巴胺递质生成障碍,导致多巴胺能胆与胆碱能系统不平衡,使得乙酰胆碱兴奋作用增加,从而产生“震颤麻痹”现象。目前,临床关于中脑“黑质”病理性改变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晰,可能与年龄老化、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相关。

目前临床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其中,左旋多巴制剂为最有效的治疗药物,而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另外,心理疗法和康复治疗也可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但效果有限。总的来说,无论哪种治疗方式,均无法有效阻止病情进展,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2]。

美多芭是左旋多巴和苄丝肼复方制剂,其中,左旋多巴作为多巴胺前体可透过血脑屏障,被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摄取后脱羧变为多巴胺,而苄丝肼则可阻止左旋多巴在脑外脱羧,两者联合,可增强疗效。临床研究显示,小剂量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早期有较好的效果,但因帕金森病病程长,需长时间用药,加上随着病情加重和耐药性出现,美多芭剂量需不断增加,容易引发恶心呕吐、运动障碍、精神症状等副作用。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通过兴奋纹状体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达到治疗目的,跟美多芭联合用药,可减少美多芭剂量,避免美多芭对多巴胺自身受体所产生的刺激作用,达到抑制丘脑底部刺激和清除自由基、保护多巴胺神经元等作用,且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一般不容易受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丢失影响,可保护和修复神经功能,延缓疾病进展[3]。

本研究中,单纯用药组单纯用美多芭治疗,联合用药组用美多芭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相较于单纯用药组帕金森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头晕、嗜睡、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前两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评分相似,P>0.05;用药12周联合用药组相较于单纯用药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评分改善更显著,说明美多芭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东明,覃少东,杨华丹等.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老年中晚期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1,25(6):490-492,495.

[2]王丽霞,张美霞,董爱琴等.美多芭单用及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合用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a4):115-115,116.

[3]林秀艳.美多芭单用及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合用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121-122.

论文作者:张雪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0

标签:;  ;  ;  ;  ;  ;  ;  ;  

美多芭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雪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