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任编辑的主要职责--西方集团编辑重选题组稿轻评处理?_责任编辑论文

负责任编辑的主要职责--西方集团编辑重选题组稿轻评处理?_责任编辑论文

责任编辑的主要职责——西方组稿编辑重选题组稿轻审读加工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责任编辑论文,主要职责论文,编辑论文,加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责任编辑”这一名称大概是50年代新中国出版事业初创时期从俄文翻译过来的。苏维埃国家出版社建立个人工作责任制是列宁倡导的。他在1920年12月11日写给国家出版局时信中要求出版每一本书时毫无例外地都要有“责任编辑”和“责任校对”签字(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50卷46页)。

为研究借鉴苏联出版经验提供参考资料,三联书店于1953年出版了维·阿·马尔库斯《书籍出版事业的组织和经营》(俄文原著1949年版)一书中译本。关于苏联出版社的组织机构,该书写道:“每个编辑室设主任一人,领导全室工作,并服从总编辑领导。编辑室的工作人员,有责任编辑、文字编辑、助理编辑和秘书”(44页)。作者称责任编辑是“直接处理稿件的人”,其职责包括审稿、改稿,与作者联系,指导文字编辑进行加工或自己进行加工,看校样,检查样书等。最后才提了一句“责任编辑参加编制选题计划,选择著作人和书评家”(48页)。选题组稿工作主要放在总编辑和编辑室主任的职责中写述,在责任编辑的职责中被置于次要的地位。

叶·伊·沙姆林编《图书学用语词典》“责任编辑”(BеДУЩИЙРеДаКТОР)条称“责任编辑是负责对准备出版的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并监督该书的生产进程直至签字批准发行的出版工作者”(莫斯科苏俄出版社1958年版43页),这仅仅涉及稿件决定采用以后的编辑工作,今天看来应属于责任编辑主要职责的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等不在所讲的责任编辑工作范围之内。

苏联出版委员会1967年8月31日颁布的《书稿编辑出版规范条例》第七条中规定:“选题或作品列入出版计划时或进行编辑加工时需要指定编辑,从此时起该编辑即成为责任编辑。”在当时苏联的出版社,书稿决定出版之后才会有责任编辑,这与选题权高度集中,出版社选题计划报主管领导机关协调批准后才能实施不无关系。

我国出版总署1952年10月制定的《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要求“每种书籍版权页上必须注明该书的著作人、编辑、美术编辑、技术编辑、出版者和印刷者,以明责任”。这里的“编辑”所指的实际上是责任编辑,但在整个文件中还没有出现“责任编辑”的称谓。出版总署1954年4月修订公布的《关于图书版本记录的规定》提出“除著作者、编辑者、翻译者姓名外,需要时可以载明负责的校订者、责任编辑,优秀的装帧设计者、插图者及校对者的姓名”。这是收入《出版工作文件初编(1949-1957)》(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1958年编印)的政府出版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责任编辑”的名称。

人民出版社1955年2月制定的《书稿审读办法》和《书稿加工整理办法》都涉及责任编辑的职责。当时责任编辑只能由正式编辑担任,负责书稿审读加工,助理编辑协助整理。1959年9月制定的《人民出版社书稿编辑和出版工作的基本规定》对此作了修改,责任编辑由编辑组长(室主任)指定,编辑或助理编辑都可以担任。《规定》指出:“责任编辑是书稿的主要编辑,他应当对原稿的质量作出基本评价,提出处理意见”;“决定采用的稿件,一般由责任编辑负责进行加工整理。某些大部头的书稿,必要时可由其他编辑协助”。《规定》强调“选题计划是出版工作的基础”,说明把著译者选择好是保证书稿质量的一个关键,但是没有把选题组稿与责任编辑的职责联系起来,到书稿进入审读阶段才由编辑组长指定责任编辑担任初审。有些大部头的书稿审读和加工如果分别由两个编辑担任,发稿手续通常由加工编辑办理。加工编辑在发稿单责任编辑栏填写自己的名字,也有权在版权页责任编辑栏印上自己的名字,并把一年发稿种数和字数作为自己的工作成绩来统计。选题组稿编辑如果不审读加工不算责任编辑,审稿编辑如果不加工,也往往不算责任编辑,这样加工编辑作为责任编辑就成为一本书的主要编辑,这种现象不能认为是合理的。

以上介绍的情况说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出版社的编辑因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一般说来对选题开发不如对书稿的审读加工重视。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1988年发布的《出版社改革试行办法》实施以后,情况有了改变。许多出版社为实现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些出版社开始设立组稿编辑或策划编辑。1989年7月修订的《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工作基本规定》明确地把“提出选题”和“根据已批准的选题组织著译”列为责任编辑的职责,后来又在编辑部设立策划编辑室着重开发大型系列化书籍。

英美出版社的“责任编辑”(sponsoring editor),通常由负责选题开发、选购书稿的高级编辑担任,有多种名称,如acquiring editor,procurementeditor,project editor,list-building editor,developmental editor 等。最常用的是acquisitions editor(以下简称AE),1979年中国出版代表团访英考察报告将其译作“组稿编辑”,以后就这样用开了。西文acquisition的意思是“获得、取得、购得”(参阅《韦氏第九版新大学词典》和《法汉词典》),也可指“获得物”。它的复数形式acquisitions,用于图书馆是指获得或购得的图书资料,用于出版社编辑则指获得或购得的书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书稿的主要方式是购买,因此西方出版社的AE现已习惯译作“组稿编辑”,本意实际上是选购书稿的编辑,即“购稿编辑”。在西方出版界看来,选购稿件是编辑的第一位任务,没有适销对路的书稿,一切无从谈起。如果确定购买作者自己计划写的或编辑建议写的书稿,便同作者签订约稿合同,预付商定数额的稿费,这时AE所履行的是组稿职能。已完成的书稿经审读认为符合或基本符合要求,确定购买,便同作者或文稿经纪人签订出版合同,这时AE所履行的是审稿选稿的职能。AE通常要帮助作者把约写的或自投的书稿改好,使适合市场需要和本社要求。因此,不能按照中文“组稿编辑”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西方AE的职能。我国《出版词典》有关的条目说:“组稿编辑”是“编辑部门中分工负责与著译者联系,并根据既定的出版计划,向适宜的著译者组织稿件的编辑。这种职务分工在国外一些新闻出版机构中较通行。”(1992年版133页)这反映我国出版界中存在的对西方“组稿编辑”职能的一种看法,其实际职能如前述不限于组稿。

美国威廉。莫罗出版公司副总裁兼高级编辑帕特·戈尔比兹在《怎样当高级组稿编辑》一文中介绍了自己当小说和非小说组稿编辑的经验,以下一段是文章要点。

她说,“组稿编辑的第一位任务是购买书稿”,在购买之前先从编辑的角度加以评估,然后向出版人提出选题报告,包括选题内容介绍、出版成本和销路的估计数字。选题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几页写作提纲到全稿都有。选题报告由公司总裁、出版人会同市场营销经理审议批准后便与作者商谈出版条件,签订合同。以上是组稿编辑工作的第一阶段。她在第二阶段竭尽全力帮助作者把书写好改好。为避免各种干扰,书稿审读加工都是在家里进行的。研究如何修改的会议多在出版社办公室进行。初稿的问题逐页同作者讨论一遍,直接把修改意见写在稿上,或由她的助手打印出来交给作者,编辑也保存一份。退改一般不超过三次,很少退第四次,退第四次很难指望作者能把稿子改好。她着重在内容结构和意思表达方面逐行加工后再交文字加工部逐字进行加工整理。第三阶段的任务是所编书的出版后以多种方式参加推销活动。(见杰·格罗斯编《编辑谈编辑工作》纽约哈珀—罗出版社1985年版129-142页)

西方的组稿编辑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在各类图书中销售量最大的一类图书是学校教科书。美国教科书出版社和大出版公司教科书编辑部在40年代首先设置这种专职编辑(后来推广到其他书籍出版社),以主要精力开发选题,指望自己所出的教科书能以质量取胜,为讲课教师和社区教育行政当局所选中。通常是从有经验、有名望的优秀教师中挑选编写者,几乎每写好一章编辑就审阅提修改意见,还要把书稿送其他一些学校讲同一课程的教师评审,看是否适用。这样反复修改几次,直到满意为止。教科书的选题方针是少而精,不要求发稿量像一般书籍编辑那么多。教科书不是直接向学生而是向讲课教师推销的,教师要看到样书才能决定是否选作教材,通知学生订购。某一门基础课教师在全国或某一个地区可能有几千个,出版社得掌握他们的名单,把几千册样书分送他们以供选择。教科书投资大,风险也大,营销人员不支持,没有一本教科书选题会获得批准。

专家学者出身的编辑对市场需要往往不了解,美国教科书出版社的组稿编辑多为熟悉学校销售网络的推销人员出身,有统计材料说约占近75%。为弥补推销人员出身的组稿编辑专业知识不足,有些出版社设“开发编辑”(developmental editor)协助组稿编辑开发选题或单独开发选题。他们的职责同组稿编辑差不多,但学识水平较高。从美国《出版商周刊》刊登的招聘广告可以看出对开发编辑的要求。

辛辛那提西南出版公司是一家教科书出版社,它对会计书籍开发编辑的要求是:“与组稿编辑、作者和评审人合作开发优质书稿;负责审读书稿,使内容清楚、连贯、准确;同装帧设计人员、摄影人员一起研究封面设计、内文版式设计和插图问题;调节书稿的流程,物色评审人,给市场营销经理提供用于制订营销计划所需资料;协助营销经理和组稿编辑在全国销售会议和其他会议上推广介绍;配合推销人员向顾客推广介绍;参加专业活动。条件:具有在大学任教两年的经验,获会计或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者优先;最好熟悉会计表格软件并具有出版经验;(1991年3月15日《出版商周刊》61页)该公司对中学数学教科书开发编辑的要求是:“开发编辑接受管理编辑分配任务和监督;参与稿件和软件开发前的策划工作,包括财务分析和内容分析;参加稿件和软件从初稿到定稿的实质性编辑加工(substantial editing);与编辑人员、装帧设计人员协调选题生产计划;参加物色和选择作者;参与新产品的开发与获取;注意课程和市场动向;从事专业活动。条件:具有中学或高于中学的数学教学经验。”获以数学为主的学士学位,获硕士学位者优先;最好具有与此职位有关的出版经验。”(1991年2月1日《出版商周刊》85页)

选题开发和文字加工西方出版社分设专职编辑负责,目的是为了加强选题开发,同时也是为了使文字加工做得更细更好。并不是所有的组稿编辑都擅长文字加工,文字加工需逐字逐句进行,是很费时间的。学识水平高的组稿编辑搞文字加工自然胜任愉快,因为他们的薪金较高,公司老板不原意在这方面多占用他们的时间。但是,作为责任编辑,组稿编辑要对委托别人按照自己要求进行的文字加工的质量负责,对文字编辑加工过的稿件要进行检查,解决所提出的疑问或转给作者解决,文字加工编辑不会越过组稿编辑直接同作者联系。我国赴英进修的一位编辑带回的材料中有英国一家科技出版社的组稿编辑1987年2月24日写给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某教授的一封信,信的开头写道:“我收到对大作进行文字加工的助理编辑提出的一些疑问,拟请帮助解答一下,以便改入有关的段落。随信附上有关的那几页供审阅,有问题处已用红笔标明。……”所开列的疑问及说明文字这里从略。信末落款为“物理科学组稿编辑卡罗琳·谢泼德”。

有人说“传统”编辑的主要特点是接受任务、审读加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编辑工作的重心应向选题组稿转移,像西方编辑那样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跑市场、抓选题,改变过去埋首案头的习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选题组稿工作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因此忽视或削弱书稿审读加工,尤其是不能把选题组稿和审读加工对立起来。组来的书稿不认真审读加工,怎能保证它的质量?赫·贝利在《图书出版艺术与科学》一书中说“决定稿件取舍是编辑部的首要责任”,对于决定采用的书稿“完成实质性编辑加工以后,编辑(有时是从一开始就抓这个选题的同一个编辑,更常见的是一位专职的文字加工编辑)将从头至尾把书稿至少通读两遍,通常是三遍或更多遍,仔细审阅每一章、每一节和每一句,检查是否前后一致,拼写与标点有无错误,设法改进文字组织与措词,删除冗词赘言,请求把意思不清楚之处改清楚,提出对作者说来不存在但读者会产生的问题”(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32页)。我们知道西方出版公司的老板一般是不看稿的,但组稿编辑不能不看稿,不看稿就无法正确履行编辑的首要职责——决定书稿取舍。对书稿的实质性编辑加工(侧重于内容方面的加工)也是在审读的基础上进行的,通常由组稿编辑或开发编辑负责。

责任编辑是在图书编辑出版的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并对图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负主要责任的编辑。在现代出版社,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选题开发应当是责任编辑的主要职责。当我们谈论选题开发的时候,不可忘记这个概念不仅指选题策划、组稿,还包含审稿、选稿和内容加工。编辑协助作者修改、增删书稿的内容,使其更符合选题设计的要求,或者看了书稿内容之后,改变原来的选题设计,这些都属于选题开发范围以内的事情。选题内容开发好,责任编辑可以委托别人进行文字加工,但要对文字加工的质量负责。西方正规出版社的责任编辑重视选题开发,并不忽视文字加工。近年在我国出版社出现重选题组稿、轻审读加工的倾向所造成的恶果——图书质量严重滑坡——经过新闻出版署组织三次图书编校质量抽查,已为大家看清楚了。作为责任编辑,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主要职责,把编辑出版工作各个环节的关系正确处理好。

标签:;  ;  

负责任编辑的主要职责--西方集团编辑重选题组稿轻评处理?_责任编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