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论文_吴印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论文_吴印红

身份证号码:1202221981****XXXX

摘要: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技术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足不出户进行生活工作也成为了可能,互联网智能产品也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信息交换工具,计算机网络也成了人们形影不离的伙伴。但计算机网络在给人们生活极大便利的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现代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信息安全极会对网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因而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及防护势在必行。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渐发展和普及,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改变了人类生活与工作原有的模式。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情况也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就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所存在的问题而言,主要来自于系统自身问题和人为问题这两个方面,本文将以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其防护策略为主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1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要想切实明确网络安全的现实意义,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高效掌握网络安全方面的专业理论。对网络系统实行安全防护的具体项目,就是对智能终端设备硬件系统,APP和网络参数做出全面的管护,保证其不会由于任何因素而受到损坏、流失。而要想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就必须要运用到信息隐秘、完整、现实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这些技术和知识也都属于对信息安全进行探讨的主要项目,现如今,经过详细的分析、探讨和相关人员的本身技能,各行业都充分明确,要想切实保证网络信息安全,就需要持续保持其完整性、现实性和可行性、隐秘性。保证完整性,也就是说保证信息在指定区域中,持续保持其原有状态和总体数量,这也正是保证完整的必备条件;信息现实性也就是指信息的可靠,应该对网民身份做出精准的认证;保证其可行性,就是说对于信息的采集和运用不会因网络故障而无法实现。可以实时性的采集、调取和使用;信息隐秘性,也就是说,通过科学的设置,保证信息不会被第三方未指定人员开启,避免非指定人员对这些的查看。

在充分掌握信息安全管护专业理论的前提下,本文对其现实意义也进行了阐述。第一是智能终端网络信息能够得到合理的共享,可以对集中的大量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划分,促进业务完成的高效性。由于其所体现出的这些良好特点,因而信息安全管护方式也得到了各行业领域的充分运用。然而,也正因网络信息共享的特点,导致信息完整性被损坏的风险升高,继而反映出网络环境安全管护的低质量和低水平。近阶段,在网络技术被各行业领域充分运用的背景下,多数部门都是借助一些网站来宣传推广指定信息。

然而在实际行动中,往往都因网络环境的高风险,正致使一些部门的网站也都处于被非法入侵和损坏的高风险环境中,其次是对于网络环境安全管护会关系到各个领域的相关敏感信息的保密程度,它已成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因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网络环境的安全管护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是,从国家相关部门的层面来讲,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会影响国家利益在网络上的安全稳定。不具可靠性的网络信息存储系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信息战,继而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发展。现阶段,其已发展为国际信息战的战略目标。当军事战略问题显现在这些网络上时,就难免会存在窃密与反窃密、破坏与反破坏的斗争,因此对可能成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的环节如最核心层的软件、芯片、操作系统等就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防护,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御。

2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影响因素

(1)环境计算机网络的平稳运行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里的环境主要指的是自然环境,不可抗力的环境。例如:计算机所放置的位置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会对计算机的使用产生负面的影响。再如部分地区存在环境污染严重,地震、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及雷电对电磁波的干扰等等方面,对计算机网络的正常使用都会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

(2)网络互联网技术的特征是开放性和适用性,这两种特征就表明了计算机自身带有安全隐患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互联网技术自身对于TCP/IP协议的依赖性不强,所以也导致了在系统的运行中很容易受到专业人士、非法人士对使用者的计算机网络攻击、信息数据盗取、篡改等等现象的出现。

(3)恶意攻击互联网中的恶意攻击一般可分为两种,主动和被动两种类型,这两种攻击是潜在的威胁,对互联网信息的安全威胁又增大了几分。一些电脑在运行操作的过程中存在漏洞,这些漏洞就像对不法分子开了一扇“后门”,是不法分子入侵电脑的进出口,轻者网络无法正常使用,严重的会对使用者的带来经济损害,恶意攻击是计算机信息安全影响因素中危害最大的影响因素。

(4)病毒病毒在计算机中一般隐藏在文件、数据、及下载的程序之中,其由于其隐藏能力极高,往往会被使用者忽略,非专业人士也很难找到病毒隐藏的位置。但病毒如果爆发,轻者运行系统缓慢,工作效率降低,重者会对电脑中的文件、硬件及其他重要信息造成无法恢复的后果,甚至计算机会失去控制。

3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策略

3.1 安全网络防火墙

安全网络防火墙属于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屏障,可以有效的加强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力度,同时也可以控制外部网络用户采取不合理的方式进入网络。其自身属于一种通过对网络内部的操作环境进行控制的方式,来达到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目的的技术方式。应用网络防火墙技术,不仅可以对网络当中的存取和访问进行准确的审计与监控,同时还能够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性,搜索并排除带有安全隐患的信息。从总体的角度来讲,网络防火墙具有双向安全意义,不仅可以控制来自外部的不安全信息,同时也能够对内部网络的操作环境进行合理的控制。

3.2 定期查杀木马和病毒

前文有所提到,木马和病毒是当前网络当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威胁和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计算机使用者都会自行安装杀毒软件,当前的很多系统也自带杀毒软件,这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杀毒软件能够对一些不安全的信息和文件进行拦截,并且可以有效的修复系统。应用这类软件,用户可以对计算机进行病毒和木马的查杀,保证计算机能够时刻保持正常的运行和使用状态,同时也有效的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对于一些新的外部硬件设备而言,或者是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外部设施,用户在对其进行正式的使用之前,一定要先对其进行木马和病毒的查杀,之后采用将其投入到正式使用当中,防止其遭到病毒的感染,事态进一步扩散。不仅如此,用户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或者是网络信息系统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遵循安全规范来操作。对邮件当中所包含的附件,务必要慎重打开,查看其是否携带木马和病毒。另外,用户需要在第一时间对系统进行升级,对其自身所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及时的修复与更新,将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系统遭到侵害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方法支持,从而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保护机制,同时其保护机制要应时而变,根据社会的技术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提高网络技术的安全性能。网络信息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其内容或数据的变动或丢失都极有可能影响到个人生活或行业发展,因而建立完备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陈健.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3):242.

[2]覃树宏.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24):167-168.

[3]彭南兵.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2):236.

[4]王靖.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电子世界,2012(24):162-163.

[5]王宇.浅谈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J].科技与企业,2012(21):109.

[6]杨晓英.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分析[J].电子制作,2012(10):7.

论文作者:吴印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论文_吴印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