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小班制教学之我见论文_杨茜

中职学校小班制教学之我见论文_杨茜

杨茜

(云南省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腾冲 679100)

【摘 要】本文从在中职学校推行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原则、实施策略及方法、好处等方面阐述当前在中职学校开展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进而提出以小班化教学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愿景。

【关键词】小班制教学;理实一体化;课堂效率;个性教育;学生发展

所谓小班制就是每班10—15人,实行小班制教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现自我,从而培养他们的表现力、社交能力、领导才能。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要以学生的技能培养为根本目的,从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职业教育学校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必要性

1、实施小班化教育是满足学生接受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

实施小班化教育,可以因材施教、倡导个性化、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园林专业学生的《插花艺术》、《果树嫁接》、《植物组织培养》;玉石加工专业学生的玉雕实作、木雕实作等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班化教育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加透彻,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更快,教师的现场指导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

2、实施小班化教育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职业学校实施小班化教育,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实验、实习资源的充分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施小班化教育可以确保被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得到重视,保障最佳教学效果。变传统“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为因材施教、变教学填鸭式为启发式、讨论式;变学生“背手听课”为主动、互动式学习。

3、职业教育的现状为实施小班化教育提供平台

随着各地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招生竞争也日趋紧张。职业学校大多存在众多专业,并且专业发展不均衡,再加上职业学校招生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涉农专业(比如:我校的现代农艺专业),近几年出现生源萎缩,往往自然而然的在一些专业出现小班,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不能和普教学校一样按照人数均衡分班,特别是专业课。所以,在职业学校实施小班化教育也是可行的,至少在一些生源较少的专业可以稳妥展开。

二、职业学校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原则

1、面向全体、实现均等

职业学校实施小班化教育降低班级人数,教学过程能够充分关注个体差异,均等享受教育资源。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看到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一个学生。我们的原则是:既依靠集体教育个人,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推动集体的前进”。由此可见,个别教育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增强交互、充分教学

交互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接受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利用资源、强调结合

例如在计算机《网页设计》、果树嫁接方法操作、插花艺术操作等教学课程中可以分组分任务建立一个小型任务,方便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三、职业学校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实施策略及方法

1、调查班级情况、了解学生差异

基于职业学校的特点,学生基础差异性大,成绩、技能难以统一。所以要充分调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有效的教学。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差异,层次分布,学习态度、习惯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行之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由于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单亲、贫困、内向、调皮、极端等),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方法,进一步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这样,老师能更进一步的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同时给学生传递的一个信号就是:有老师在关注我,我并不孤单,我不是被冷落的对象,一定要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中,使学生感觉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团队的力量,真正把集体当做自己的家庭,才能有明显的收效。

2、教学目标分层、满足所有学生需求

在充分调查、了解学生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基本目标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达到;发展目标要求学生经过合作、讨论能够达到;提高目标要求部分优秀学生能够达到。

作为老师应以教育挽救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培养偏常生是非观念,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3、采用多种教学策略

采用参与教学策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教学、实习;采用合作教学策略,确保组、班级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采用分层教学策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教学、实习目标;采用互动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环境的融洽。

4、职业学校实施小班化教育应该制定科学的学生评价方法

常见的学生评价方法有:小组评价法,由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作业、实验等;参与评价法,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做果树、蔬菜的嫁接;插花演示等,每个学生都有任务,最后拿出结果,参与者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后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改的目的。

实施小班化教育的过程中,感到因为教育资源均等化水平高于普通班的学生,所以教学效果好,学生接受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动手机会增多,改变了黑板上嫁接、黑板上插花的纯理论教学模式,学生比较喜欢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四、职业学校小班制教学的好处

1、小班制教学带给孩子更多的学习机会。包括展示自己的机会,锻炼自己的机会,交流合作的机会。在小班,一节课的时间内,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言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机会;在交流合作学习时,小班制教学中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验时,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动手操作;因此小班制学生比大班制的学生发展更全面,更活泼、更出色。

2、小班制教学能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的要求,完成教学方式、学习方法、教师角色的转变。特别是对教师来讲,小班制教学带给他们是更好的发展。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核心的要求是“你要发展,否则你将退出”,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善于“分析与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做一个“反思型的实践者”、“不间断的学习者”和“研究型教师”。小班制教学学生数量少,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积累,去“分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和效果。

3、小班制教学给学校安全管理和学生健康成长也带来了福音。学生人数少,人口密度低,降低了孩子发生校内安全事件的几率;教室空气较好,对传染病预防、学生身体健康都有好处。

4、小班制教学,能使每一个孩子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由于人少,老师能够更有精力有针对性地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引导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受到等距离教学。学生受教育时间、条件得到改善,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的机会增多,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师生交往的互动性淡化了教师“领导者”的“主导”地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而非“知识的传授为本”,可以这样认为,小班制教学可以实现以生为本的个性化教育。

参考文献:

[1]卢海弘.班级规模变小,学生成绩更好?美国对缩小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之关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 001.10.007

[2]邹硕.谈小班化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05.06.038

[3]李丽桦. 美国大力推动小班化教育改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02.001

[4]张寿松.小班化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操作[J].教育探索 2002.09.028

论文作者:杨茜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1(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  ;  ;  ;  ;  ;  ;  ;  

中职学校小班制教学之我见论文_杨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