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透专用多角度可调穿刺针的设计论文_唐爱静,施晓美,王静,宁丽丽

(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血透室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血透专用多角度可调穿刺针具体的设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针角度调节方法的改良。方法: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时, 根据患者血管的具体情况调节穿刺针翼体的角度再进行固定;完成血液透析拔针后,向穿刺针头方向滑动针翼,使得针翼包围住穿刺针,避免针刺伤的风险。结果:该结构能有效地固定穿刺针,避免穿刺针滑动或刺伤血管,防止血管损伤、皮下血肿或渗血;避免交叉感染等问题。结论:通过改进血透专用多角度可调穿刺针,角度固定简单安全,能有效的减轻患者血管损伤,保证透析时血流量充足,预防交叉感染。

【关键词】血液透析;多角度;穿刺针;设计

【中图分类号】R综合医学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327-02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安全且能长久使用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保证足够的血流量,使患者能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穿刺时,一般选择相对较直而有弹性的血管段穿刺,但有些患者血管穿刺条件不佳,只能选择肘弯或是较深的血管穿刺,往往这类血管穿刺后,穿刺针不容易固定且容易贴在血管壁上,导致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流量不足,因此血液透析时穿刺动静脉内瘘血管本就是对血管的一种不可避免的损伤,怎样在穿刺过程中减少血管损伤,不增加患者的痛苦,是血透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护理操作。

1.一般资料

传统血液透析时动静脉内瘘穿刺,发生穿刺针与血管贴壁时一般采用棉球垫于穿刺针针柄下加以固定;透析结束拔针后针头暴露在外面;不能保护患者血管,在针柄下垫棉球固定主要存在着穿刺针滑动或刺伤血管,血管损伤、皮下血肿或渗血;拔针后存在针头刺伤,容易感染等不足。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患者血管的深浅、弯直情况来选择针翼上合适夹角的翼体,便于固定穿刺针。

2.附图说明和主要参数

2.1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针翼管和针翼的俯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2 主要参数说明

如图1~3所示,为一种血透专用多角度可调穿刺针,其中,1采血管,2穿刺针,3采血管接头,4针翼管,5针翼,501第一翼体,502第二翼体,503第三翼体,504第四翼体,6限流夹,7接头保护套,8针套。

2.3 翼体的说明

2.3.1第一翼体501和第二翼体502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二翼体502和第三翼体503之间的夹角,第一翼体501和第二翼体502之间的夹角为60°

2.3.2第二翼体502和第三翼体503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三翼体503和第四翼体504之间的夹角,第二翼体502和第三翼体503之间的夹角为80°

2.3.3第三翼体503和第四翼体504之间的夹角小于第四翼体504和第一翼体501之间的夹角。第三翼体503和第四翼体504之间的夹角为100°,第四翼体504和第一翼体501之间的夹角为120°。

2.4 使用方法

多角度可调穿刺针,包括一端连接有穿刺针,另一端连接有采血管接头,所述采血管与穿刺针之间设置有针翼管,针翼管上滑动连接有可轴向移动的针翼,通过针翼将穿刺针固定,如果患者血管直而浅,则使用夹角较大的第四翼体和第一翼体、第三翼体和第四翼体进行固定;如果患者血管弯而深,则使用角度较小的第一翼体和第二翼体、第二翼体和第三翼体进行固定。

3.讨论

血液透析理想的血管通路应当能够提供足够的血流量、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重要透析通路之一,必须全面保护好患者的血管通路;传统动静脉内瘘针固定,通常使用棉球垫于针柄下,具体的角度难以调整,垫的过高易造成血管损伤引起血肿;垫的过低导致穿刺针贴在血管壁上;棉球过于柔软,固定过紧时穿刺针针头向上容易损伤血管,固定过松容易造成穿刺针滑出血管外;拔针时起固定作用的胶带会与垫于针柄下的棉球粘连,容易造成穿刺针的牵拉移位甚至滑脱,从而导致血管损伤,造成皮下血肿和渗血;此外,传统血透专用穿刺针没有保护装置,拔针后针头暴露在外面,容易造成护士针刺伤及感染,传播血液疾病。

本实用新型专利使用时,通过针翼5将穿刺针2固定,根据患者血管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翼体固定,完成血液透析治疗后,护士拔出针头并向穿刺针头方向滑动针翼,使得针翼包围住穿刺针;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位置不佳、固定困难的患者和存在针刺伤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既能改善患者透析过程中血流量不足、避免穿刺针滑动或刺伤血管,防止血管损伤,又能有效的保护医护人员,避免针刺伤,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恒,李嵘,齐小玲,孙锐玲,李朋朋.一次性自毁式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的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6(06)

[2]丁晓仙,郑丽俊,朱丽,何英,陈益,金娟,顾雪莲.2种穿刺针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中的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 2014(11)

[3]陈燕.血透内瘘穿刺针用后单手回套针帽法的临床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6)

[4]周琼珍.特殊穿刺针的改进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0(30).

论文作者:唐爱静,施晓美,王静,宁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1

标签:;  ;  ;  ;  ;  ;  ;  ;  

一种血透专用多角度可调穿刺针的设计论文_唐爱静,施晓美,王静,宁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