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回顾性分析论文_张建斌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医院 骨二科 068250

摘要:目的 针对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供临床参考。 方法 汇总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应用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的58例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术后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根据Karlsson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定:优32例,良20例,差6例,优良率为89.7%;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8~20个月),临床预后好。 结论 对于重度肩锁关节脱位,行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疗效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板复位;韧带修复

肩锁关节脱位是创伤骨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肩部运动损伤,主因多见于肩部受外力撞击,作用于肩锁关节,常伴有韧带断裂与关节软骨的损伤[1]。Ⅲ型脱位时,肩锁韧带与喙锁韧带均断裂,肩锁关节出现严重的脱位。临床上的治疗共识是切开复位内固定。近几年我科应用切开复位锁骨钩板内固定联合修复喙锁韧带、肩锁韧带,疗效甚佳。本文汇总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应用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的58例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情况,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58例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40例,女18例;中位年龄为34(19~47)岁。左侧35例,右侧23例,均为闭合性损伤;跌伤32例,坠落伤11例,交通伤 9例,重物砸伤6例。所有患者X片诊断明确;关节脱位损伤后至手术的时间为2小时到8天不等,平均时间为(3.1±0.8)天。基本资料见表1。

表1 58例患者的基本资料

1.2手术方法

完善术前准备,嘱患者仰卧位,垫高患肩,往健侧转头。患肩后方垫高,头部转向健侧,麻醉方式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身麻醉。切口从锁骨中外1/3处,沿着肩锁关节前缘到达肩峰外后侧,切口长约为8~10cm,暴露锁骨肩峰、肩锁关节和喙锁韧带,清理肩锁关节面的残留碎片,将喙锁韧带的断端缝合,将脱位的肩锁关节复位固定;选取合适长度的锁骨钩板,按照个体实际情况,将钢板塑形,在肩峰后下方将其钩部插入,使钢板体部与锁骨中外端平行贴合;用3.5mm螺钉固定钢板,探查喙锁韧带的情况,如果断裂予以修复。缝合修复肩锁韧带及肩锁关节囊,被动活动患肩以检查肩锁关节的稳定性及钢板固定后的牢固情况,引流条放置,切口缝合,三角巾悬吊;术后3天开始肩关节的功能锻炼,切记勿做过度外展活动,以免钩板滑脱。

1.3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KarIesson 标准[2]来评价术后疗效

(1)优:肩关节可自由活动,无疼痛,肌力正常,X线检查提示肩关节解剖关系正常,无创伤性关节炎;(2)良:肩关节活动范围轻度受限,活动范围>90 °,劳累后有轻微疼痛或不适,肌力中度,X线检查提示肩关节解剖关系正常或肩锁关节间隙≤4mm,无创伤性关节炎;(3)满意:肩关节活动中度受限,X线检查提示肩锁关节间隙为5 ~7mm,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4)差: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活动范围<90°,活动时疼痛明显,夜间加剧,肌力差,X线检查提示肩锁关节间隙≥8mm,有创伤性关节炎。

采用JOA评分[3]判定肩关节功能。

1.4统计学方法

描述性统计资料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有效,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8~20个月)。

根据Karlsson标准,术后疗效的评定结果:优32例,良20例,满意4例,差2例(1例因迟发性感染,内固定取后予以抗炎治疗后好转;1例因外院首次手术损伤了肩锁韧带导致二次手术后内固定取出后肩关节再次脱位,之后予以锁骨外侧端切除加功能恢复,预后尚可),具体见表2;其他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6周完全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能力,术后JOA评分结果见表3。

表2 术后疗效判断情况

3讨论

肩锁关节是由肩峰与锁骨外端形成的结构,当外力撞击肩峰外侧时常会造成肩锁关节脱位[4],其中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中维持肩锁关节稳定性的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均损伤,肩部活动受限,也会引起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严重影响脱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临床上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以恢复肩部正常的解剖关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切开后锁骨钩板复位,能够保证肩锁关节的稳定性[5],降低再脱位的发生率,同时减小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的张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韧带的愈合恢复。但由于钢板内固定只能暂时起到稳定关节的作用,其在关节内停留时间过长会加速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因此同步的韧带修复意义重大。关键性环节就是在锁骨钩板的无张力条件下行韧带修复术。

本研究采用的是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根据Karlsson标准,术后疗效的评定结果:优32例,良20例,差6例,优良率为89.7%,术后随访预后好。总结来说,对于重度肩锁关节脱位,行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疗效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龚晓峰,姜春岩,王满宜.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和治疗.中华骨科杂志,2005,25(4):240-243.

[2]Karlsson J,Amarson H,Sigurjonsson K.Acromioclavieula dislocation treated by coraoacromial ligament Transfer[J].Arch Orthop Trauma Surg.1986.106:8-11.

[3]蒋协远,王大伟.骨科I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84.

[4]Mehrberg RD,LobeISM,Gibson WK.Disorders of the acromiocIavicuIar joint[J].Phys Med RehabiI cIin N Am,2004,15(3):537-555.

[5]朱义用,严松鹤,汪建良.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脱钩原因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07,23(12):927-928.

论文作者:张建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锁骨钩板联合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回顾性分析论文_张建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