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病人的社区管理与实施效果评价论文_钱建峰

肺结核病病人的社区管理与实施效果评价论文_钱建峰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卫生院 江苏无锡 214156)

【摘要】目的:分析给予肺结核病病人社区管理对于患者疾病管控的作用价值,为后续管理干预提供方法参考。方法:于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对我社区50例肺结核病患者实施社区管理,观察患者治疗率以及全面复查情况。结果:50例患者治疗率为100%,全年应复查人次为282次,实际复查人次为269人次,系统管理率为95.4%。结论:给予社区肺结核患者系统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疾病认识度,按时复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结核;社区管理;系统管理率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295-01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交际开放使得肺结核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肺结核为一种传染性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1,2]。一般该疾病治疗主要为联合用药治疗,该种治疗方法副作用明显,患者缺乏对于疾病及用药知识了解,导致依从性降低。社区作为患者复查以及日常疾病管理重要场所,有必要对患者进行疾病管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复查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资料来源及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对我社区50例肺结核病患者,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肺结核,排除精神异常及沟通障碍患者。50例患者中具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5~75岁,平均(52.0±20.6)岁,病程0.6~8年,平均(3.2±1.5)年,入组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订相关协议。

1.2 方法

(1)疫情追踪。对于辖区内未到定点单位就诊的患者及时追踪,需要电话直接联系患者到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同时宣传国家免费治疗政策。对于没有及时接电话也没有到定点医院接受治疗患者需要上门寻找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2)健康宣教。在社区宣传栏中张贴关于肺结核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措施、日常注意事项等信息,使得患者可以查看了解。并采取统一的形式向患者发放健康知识小手册,健康人群可以了解肺结核,疾病患者可以对照自身治疗方式以及疾病管理是否到位。(3)用药管理。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用抗肺结核药物,使得患者家属加入其中,每日挺行患者服用,将药物摆放于患者注意到的位置,对于年龄较大记忆不好患者需要安排一位家属提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患者留下社区管理电话或者建立疾病管控QQ群,及时了解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如出现需要及时处理,尽量保证患者按照疗程完成治疗。QQ群中病友可以互相倾述疾病情况以及治疗心得,加强病友之间交流,提高患者治疗信心。(4)患者复诊前一天需要电话或者QQ通知患者复诊,提高患者复诊率。上门交流时认真听取患者讲述,对于患者疾病情况表示理解,并鼓励患者讲出心中所想,疏导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治疗心理。

1.3 观察项目

随访观察患者对于疾病的治疗以及复诊等情况。

2.结果

本次50例患者中到定点医院就诊50例,到位率为100.0%。50例患者全年应复查人次为282次,实际复查人次为269人次,系统管理率为95.4%。复查未到原因为:患者流动性较大,因工作需要等到外地无法及时就诊;高龄患者出入不便,不愿前往医院复查。管理过程中均为发生严重事件。

3.讨论

我国为肺结核发病高发区,由于人们对于肺结核疾病知识了解的缺乏,加上联合用药后出现胃肠道等较多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肺结核为一种传染性慢性疾病,患者在家服药时间比较长,因此社区管理成为重要场所。《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指南规划工作指南》的相关要求,社区医院以及村卫生医院在结核病治疗管理中承担大部分工作[3,4]。

本次管理中追踪疫情,根据疫情情况了解患者对于治疗态度,对于治疗不积极患者需要及时督促,并说明疾病治疗重要性以及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强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志愿者的宣传。可以采取公益广告、健康宣传栏、义诊、小手册发放等心室大力宣传相关政策以及结核病治疗相关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对于防止知识以及正常知晓率。肺结核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而服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等情况,降低患者服用依从性,一些患者甚至执行减量或者停药,不利于疾病管控。此时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用药管理措施,对于年龄不大患者告知其将药摆放在明显位置,每日按时按量服药,执行停药或者减量严重后果等;对于年龄较大记忆力不佳患者需要患者家属配合,每日按时提醒患者服药。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及沟通。留下社区管理部电话,使得患者出现经济情况时可以拨打,建立QQ群等网络社交平台,方便病友之间交流治疗心得、治疗注意事项以及日常生活习惯改良等,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也使得病友之间互相鼓励。管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及时帮助患者排解心理压力,告知患者积极治疗后获得良好效果,提高患者依从性;告知患者家属日常协助患者治疗,多给予患者温暖,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最后通过档案了解患者每次复诊情况,在复诊的前一天通过电话等形式提醒患者。

通过以上管理后50例患者均到指定医院治疗,治疗率为为100%,全年应复查人次为282次,实际复查人次为269人次,系统管理率为95.4%,说明该种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强患者自我管控,本次研究结果与游芳报道基本一致[5]。最后通过讨论分析笔者认为:给予社区肺结核患者系统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疾病认识度,按时复查。

【参考文献】

[1]黄光学.综合护理干预在首次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34-235.

[2]王永珍,何珂.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35(18):108-110.

[3]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则实施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70-71.

[4]邱志红,金岿立.社区管理对提高农村肺结核病人规则治疗率的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27(6):458-459.

游芳.关于对肺结核病人社区管理的分析[J].现代养生,2015,12(7):155.

论文作者:钱建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肺结核病病人的社区管理与实施效果评价论文_钱建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