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李政峰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李政峰

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510050

摘要:伴随着我们国家中的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在高速公路上的建筑施工上经常用到的就是预应力技术的使用,这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在使用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上时也会出现许多方面的问题,这在建筑中不仅仅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时还会影响工程的质量,最后给整个建筑建设施工工程项目上带来非常巨大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做出了探讨,并针对其暴露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施工;预应力;施工技术

1引言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道路桥梁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高级道路的建设方面,桥梁施工已经必不可少。而采用预应力施工技术,不仅能够让工程设计更为合理,还能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因此,加强预应力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运用十分关键。

2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概况

2.1工程概况

随着我国预应力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应用价值也越来越高。例如:某段高速公路中因为地理因素,需要采用道桥施工。根据专业人员勘测其路基的总长度为509.68m.而道桥的总长度为2280.32m.所预计投入的混凝土为20.85万平方米。其预计使用钢筋的重量为3809t。后期,根据工程的需要还有钢筋混凝土盖板涵以及波纹管涵的的应用。由此可以看出,高速公路中的道桥施工十分重要,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其对整个工程项目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2.2预应力技术工艺概述

在进行道桥施工时,对于桥梁的箱梁可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施工工艺。该工艺在预应力施工技术中应用的较为普遍。其大致工艺首先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钢筋进行合理的拉伸,并将其在台座上进行临时的固定,之后要根据混凝土设计的强度来进行预应力筋的放张,从而达到让预应力筋弹性回缩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借助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合,实现预应力均匀分布的效果。在运用先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时,为了能够让模板更容易脱模,应当在铺放预应力筋之前,用刷隔离剂的方法将台座以及模板进行相互的隔离。待其干燥以后,才能进行预应力筋的铺放。在进行钢丝搭接时,通常会采用20-22号的钢丝进行绑扎,其绑扎长度对地摊钢丝不可低于40d,对于高强刻痕钢丝应当不低于80d.在钢丝铺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套筒连接器。在预应力筋数值大小的控制方面十分关键,其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预应力的效果,还能影响到其整个构件的强度。在控制预应力时,如果数值过高,那么钢丝就会承受超过其负载的重量,从而出现钢丝断裂的情况。很容易使得预应力筋处于高应力状态之中,使得构件的施工与施工标准不相符合,甚至与破坏负载相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3.1拉张时间问题

施工中为有效增强混凝土预应力早期强度,主要采用早强剂,一般在混凝土浇筑3天后进行张拉,之后等待混凝土达到适合的强度。若混凝土强度过快实现,与弹性模量增加不成正比,则会增加预应力损伤,导致桥梁以及公路的承重力不足,较易发生混凝土裂缝。实践认为,在钢筋混凝土中早期采用早强剂,较难达到所需的标准规范。

3.2张力控制问题

在公路以及桥梁的施工中,由于没有按照具体的规范进行施工,使得预应力的应用较晚,同时在具体的施工中也缺乏严格的施工规范标准,导致施工人员在在施工中没有可参照的具体标准,这将会严重的影响施工的质量。在施工中,有较大一部分的施工人员由于缺乏专业施工培训,对张拉力的控制存在很大的误差,这不仅会影响建筑中钢筋水泥的稳固效应,同时也可能造成房屋结构的变形,最终出现崩塌的现象。因此,工程的总负责人需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过程中,会受到管道偏差和管道弯曲而引起的摩擦力的影响,当对钢绞线进行张拉时,由于张拉方向产生的摩擦力和其滑移的方向相反,因此就必须借助理论计算对其间产生的张拉力进行计算,控制每一段的伸长值相同。

3.3预应力钢筋管道阻塞问题

在施工中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如果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技术不够规范,会使得混凝土的浇筑量达不到规范水平。同时由于操作中出现一些施工安全漏洞,在增加钢筋管道时会发生管道堵塞的现象,这就会严重的限制实际的张力,导致同理论规范的长度之间存在这较大的误差,这既增加施工的成本,也延长施工实限。为了有效的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在实际的施工中,严格的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并且精确定位每一个管道的具体安装部位,防止在施工中由于出现规范为题而使得管道弯曲等现象。

4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4.1对钢绞线的空间位置进行控制

在进行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对其导向槽以及中跨横助的钢绞线位置进行精密的确定。在很多道桥施工中,其墩顶的导向槽以及中跨横助很容易产生位置上的偏移,使得钢绞线所承受的预应力增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将墩顶的位置进行明确的固定,同时其中跨横助的生产规格应当符合生产的需求。不仅要将其端部磨光,还应该保证其曲率半径的弯曲。从而有效地保障其在张拉绞线的过程中尾部不被卡住或者被挤压。

4.2钢绞线的下料以及穿索

为了加固道桥,一般情况下会采用固定板和钢管进行注浆。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有部分产生粘结。因此,在下料的过程中应当将粘结的地方使用油脂进行清洗,尤其是要对PE层进行清洗。在进行穿索时,要提前对绞线下垂的磨损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还要对其伸长的长度进行考虑,务必保证两端的伸长率保持一致。使得其两端的黏合力度保持一致,但是在现实施工中,其位置以及长度很难把握到精确。所以在进行钢绞线的穿插时,需要在其中部进行导向槽以及中跨横助的运行,这样钢绞线在梁中就不易穿束。基于此,通常较为常见的做法是采用单穿索,这样就能够较好的保证钢绞线不会受到缠绕的影响,使得整个工程项目能够较好的进行。

4.3公路桥梁预应力裂缝的改进措施

公路桥梁能预应力结构在张拉前出现裂缝是由干缩和温差决定的。这就要从根本入手,避免预应力构件有太大的温差,高温时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在低温时预制构件进行保温防冷措施,模板拆除不要太早,对空心板等薄壁构件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降温。预制构件和台座之间应涂刷有效隔离剂以预防粘接,使构件不受底模热胀冷缩的作用。在砼浇筑前的施工作业中应注意保护隔离剂,对于用长线法生产先张构件应及时放松应力筋,以减少约束作用。

5结束语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其能够有效地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技术运用时,要从实际出发对预应力技术施工工艺进行合理设计,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将具体的施工参数勘测清楚。尤其是张力的控制问题以及张拉时间问题都要做出科学的处理。最后要采取相应的技术应用措施,对应用技术中的问题进行良好的克服和解决。从而全面提升我国预应力技术的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伟.浅析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21).

[2]俞建辉,王建国.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3).

[3]梁左生.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13,(21).

论文作者:李政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李政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