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题综合实践研究_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题综合实践研究_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基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养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主题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是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成为提升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通常有三种途径:一是从现有中小学各学科出发的“学科—养成”途径;二是借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锻炼”途径;三是查遗补漏的“缺失—修补”途径。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与培养主要寄托于前两种途径,而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实现这两种途径的有效方法和载体。[1]

      2013年起,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开始了“基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探究”,以省级教研课题“以主题式综合实践为载体实现多学科统整的实践研究”为抓手,开展基于实践的行动研究,即围绕某一主题从各学科的视角设计并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将已经学过的或正在学习的学科知识融合在具体的情境中,将国家课程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使学习更加综合化与生活化。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使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与实践中提高其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素养和能力,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本着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理念,探究设计了将多学科统整的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三类:以学科知识为主干,贯穿其他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以主题为单位的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线的综合实践活动。本文中,笔者结合学校实践分别对这三类实践活动进行阐述、分析。

      一、以学科知识为主干,贯穿其他学科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把“综合性学习”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的课程类型,提出实施以“综合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而且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中都对综合性学习作出相应的阐述和要求。例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就对综合性学习作出明确要求与规定:“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2]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安排和设计时,不仅涉及多门学科,体现学科韵味,更是把学科知识作为主干,将其他学科贯穿于此,更好地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以期通过这样的活动载体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案例1:三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爱护周围的环境”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本单元教学旨在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促使他们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本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次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美术等课程相整合。口语交际活动安排在第5课《翠鸟》之后,提示学生此次活动要求调查的内容、所选择的组织和调查方式;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提示学生交流开展活动的方式,整理调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备。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是“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些什么”。于是,教师可以整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在调查采访中学会与人交往,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查阅资料,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教师还可以巧妙地将美术学科融入进来。学生在调查和查阅资料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现状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为美术创作提供了现实的元素和内在的感知动力,驱使他们画出一幅幅呼吁保护环境的佳作。

      二、以主题为单位,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

      综合课程可以划分为单一科目的课程综合,也可以是多/跨学科课程综合,抑或是超学科课程综合。综观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绝大多数属于第二种,而课程单元的设计方式则是以主题为单位的方式最为广泛。[3]主题的选择和设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活动本身要围绕学生成长进行,让学生能够在做中学、边玩边学,而且每个主题的确定都要符合学生天生好动、好胜、好奇、好学的特性。教师要“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声音,满足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只有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才具有现实意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会特别高。

      案例2:“安全教育”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在安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安全教育的作用。通常的教育形式有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主题教育报告会,它们在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中已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将更可行、更有效。

      鉴于这样的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开展了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纵跨5个年级(由于建校时间短,小学部仅有1-5年级),横跨语文、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涉及家庭、学校两大层面。

      各年级活动内容分别如下。

      一年级:安全标识认一认、画一画。

      二年级:家庭安全(安全标语创作与设计、家庭安全隐患自查、家庭逃生路线设计与绘制、安全漫画画一画、安全心得交流分享)。

      三年级:上学路上保安全(个人安全和交通安全)。

      四年级:食品质量安全——从食品标签开始研究性学习。

      五年级:走近消防,共筑平安(了解火灾原因,学习自护方法,提高自护能力)。

      案例3:“探索智慧”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探索智慧”也是培养学生智慧的一个主要途径,其促使学生去探索、理解身边的智慧,进而迁移到自己的身上,使学生逐渐具备在自己生活中善于向身边一切事物学习智慧的能力,具有发现智慧的眼睛、分析智慧的头脑、实践智慧的双手以及利用智慧解决问题的意识,这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

      “聪明的植物,自己会播种吗”“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车轮上为什么印花纹呢”这一个个问题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更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好奇心理的良好切入点。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开展了“探索智慧”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低年级段学生以“小植物,大智慧——探索植物的智慧”为主题;中年级段学生以“小动物,大智慧——探索动物的智慧”为主题;高年级段学生以“小交通,大智慧——探索生活交通的智慧”为主题。同时,学校网站建立“探索智慧”资源库,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目标,自主选择研究对象,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探索智慧”,全班展评“分享智慧”,展示活动成果。

      三、以综合性活动为主线的系列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研究性学习最基本的表现形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组织广泛、灵活、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形成“课堂教学活动化,课外活动课程化,闲暇活动教育化”的开放式活动课程。[3]活动是获得知识、方法、塑造个人品格最直接、也是最容易的方式之一。在活动中,学生愿意主动向同伴、教师、家长寻求帮助,或者通过书本、网络来寻找答案,从小养成热爱思考、善提问题、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同时培养自身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案例4:“快乐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快乐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快乐数学”课程和“快乐数学节”两部分。

      一是“快乐数学”课程。以相应年级的知识点为载体,以活动课和梳理课为主要课型,以系列或主题开展,以弹性课时为保障,通过整合、补充、拓展课程等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中感悟快乐。“快乐数学”课程旨在丰富学生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及综合素养。

      二是快乐数学节。在“智慧的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以“数学”学科为主体,集体验与评价、智慧与快乐并存的大型综合性数学游园活动。例如,2015年的第四届快乐数学节,体育馆内共设置6个快乐数学驿站:小猫钓鱼(数与代数-运算)、争分夺秒(数与代数-时间)、美丽手环(数与代数-规律)、魔法小棒(图形与几何-基本图形)、解密达人(数与代数-排列组合)、迷宫探宝(图形与几何-位置与方向),还设有奖品兑换区和抽奖区。快乐数学节旨在展示学生学习思维、思考过程和创造才能,营造“人人参与、快乐学习、智慧成长”的校园氛围。

      除了“快乐数学”课程的成果展示和数学游园活动外,每届快乐数学节都会设计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如第一届组织学生设计数学节的徽标、第二届组织学生设计数学节的吉祥物。这样的活动不仅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充分激发出学生综合学习、积极参与的兴趣。

      在“快乐数学”课程中,很多课例都注重综合性,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例如,数学梳理小报评比,就是设计有数学内涵的创意美术作品;数学故事的演讲比赛,融合了语文学科中的朗诵技巧等。综合性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多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成效

      三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宗旨,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对学科知识和校园环境资源进行统整开发,设计了以学科知识为主干、以主题为单位、以活动为主线的三类综合实践活动,成果颇丰,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教师形成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作为开发、实施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到主题式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逐渐增强,撰写的相关论文和承担的相关子课题均获奖,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第二,积累多个切实可行的大主题及典型案例,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每学期围绕“校园植物、安全、生命之水和数学节”等其中一个主题设计并实施活动课程;每个年级每学期开展1~2个学科统整与拓展的实践活动,将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在此过程中,学校积累了多个切实可行、学生喜爱、具有价值的典型案例,完善了校本课程体系。

      第三,学生对于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表现出高喜爱度、高参与度和高期盼度。学生对于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面几乎达到100%,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习得了方法、获得了体验、收获了快乐,他们拥有了发现智慧的眼睛、分析智慧的头脑及实践智慧的双手。例如,“快乐数学节”通过徽标和吉祥物设计、数学故事、数学游园活动等环节,展现数学的独特魅力,展现学生的无限创造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在活动之后的问卷调查中(共195名学生),表示开心的学生为184人,占总体的96%,其中89%的学生感到非常开心;喜欢数学节游园活动的学生为183人,占总体的95%,其中87%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有183名学生表示明年还想过“快乐数学节”,占总体的95%,其中89%的学生表示非常想再过“快乐数学节”。笔者通过对学生进行随机访谈和课堂观察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喜欢数学。

      第四,家长对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表现出高认可、高支持。家长也越来越认可并支持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有家长感言,“看着孩子一会儿设计问卷,一会儿又约同学上街调查,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思,是在增长孩子的见识和提高其能力。回想起应约陪孩子进行‘问卷调查’的经历,确实是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标签:;  ;  ;  ;  ;  ;  ;  ;  

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题综合实践研究_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