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规合一”:探索空间规划的秩序和调控合力论文_王振华

“三规合一”:探索空间规划的秩序和调控合力论文_王振华

绍兴市城乡规划管理处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我国在现阶段当中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渐的加快过程当中,在城市化的建设过程当中,需要最大限度的促进城市空间和土地之间的协调发展,最终促进城市当前的各种规划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在此基础上,就需要进行三规合一的实践工作,最终促进城市和城镇之间的有效融合。在本文当中首先对三规合一的概念进行了概述;其次对我国现阶段的空间规划呈现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三规合一的理念方面提出了空间规划和调控合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三规合一;空间规划;调控

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体系当中,可以分为多种类别的规划体系,从而服务于城市的发展,其中包括国民经济的规划、社会发展的规划、城市的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的规划等,在多种规划之间就会在一定程度形成信息的不协调现象,最终导致衔接不到位的现象出现,影响城市最后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不断的协调,在达到城市的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最大限度的促进城市各种规划之间的协调发展。

一、三规合一

三规合一,即为在对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城市空间的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进行全方位的协调和融合,其主要的思想理念最先是在90年代进行研究的。在三规合一的理念当中,需要包含四个关键性的步骤,其一是需要全方面的对每一个规划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梳理和整理,最终对其优先次序进行不断的确定;其二,还需要对每一个规划之间所存在的编制特点以及指标根据进行分析,最终根据其实际情况来对不同规划指标之间之间所存在的协调关系进行转化,实现关系的协调化发展;其三,还需要构建出包含关键性规划要素和指标的一体化技术平台,实现技术的有效融合;其四,还需要构建出和一体化技术平台相对应的行政创新体制和相对应的行政审批业务平台,实现制度方面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现阶段的空间规划的现状

首先,在总体当中呈现出过于复杂的状态当中,集中体现在我国的空间规划总体当中种类比较繁多,并且在体系方面也呈现出相对庞大的特点,因此在城乡的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利用各部门之间的良好协调发展,来实现不同类型的具体规划。在此种情况下,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就形成了难以理解的效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方面为受到了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当中形成的传统规划类型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因此造成了各部门之间难以建立一种统一的规划体系。

其次,在我国的空间规划整体当中出现了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城乡建设的规划当中发展计划是相当不牢固的,因此需要对其规划对基础和核心的控制进行做出严格的计划,在我国当中存在和规划编制的审批职能合一的现象,因此造成了空间的覆盖现象;并且在行政区之间的区域规划方面也存在相对薄弱的现象,在工作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最终造成了问题的突出,并且问题之间也出现了连续性的特点。

另外,在我国的建设当中,对于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建设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当中,在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当中,其法制化是相对领先的,但是其中对于总体的规划设计以及控制性的措施等相关的法律性质的东西缺乏整体的规划,早层了法律观念淡泊的现象。并且在我国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问题当中受到了我国整体法制和行政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其他规划方面的问题也在不断的涌现出来,最终严重制约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最后,在规划的层级关系之间缺乏不合理的现象,一方面受到了我国城乡建设规划系统自身的影响和发展,从而造成了上级规划对于下级规划的约束性比较薄弱的现象,另外,在土地的利用规划当中主要利用从上到下的指标进行约束,在经济以及社会生态成本方面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时在规划层级之间所体现出的差异性也不能够充分的体现,因此在适应性方面也是相对差的。

三、三规合一基础上对空间规划秩序的调控措施

三规合一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空间管理过程当中,属于相当重要的一项内容,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对城市能力的治理能力,因此需要在现有的法律体系和行政管理框架之下,将三规合一的工作作为一种城市空间的规划协调性工作进行开展,最终构建出一个空间发展的平台,在本文当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明确协调的主体,在进行三规合一的工作当中,利益相关方包括纵向的上下级的政府以及横向当中的发改以及规划和国土这三个行政部门,在进行实施的过程当中需要将上下级的政府利益以及三个部门之间的利益进行一致的协调发展。在现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建立起党政领导主持下的协调组织框架,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在对某城市的三规合一的工作当中,成立了一个三规合一的工作小组,其中包括市长以及各部门的领导,实现了市区之间的联合发展,并且各级各部门对于自身的职责也进行了明确。

其次,还要对需要协调的客体是什么进行明确,三规合一主要是对城市之间存在的协调规划矛盾进行相关的解决,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进行矛盾利益的分配,利用规定的建设、保护的边界,来充分的实现对城市发展底线的控制。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分为政策底线、发展控制底线、生态底线、环境底线以及服务底线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政策底线当中,需要利用建设用地的边界,来有效的实现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和城乡的规划建设用地要起,根据其实际情况来对边界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发展控制底线当中,需要充分的利用建设用地来进行边界的增长,重要是针对城市当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实施的,因此需要对城市的完整性功能进行保障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城市用地增长的灵活性。在生态底线方面,主要是利用其城市当中的生态安全线,其中包括铁线以及生命线等,从生态安全的角度来有效的做到区域之间的共同保护,从各部门自身的利益为主要的出发点,形成共同保护的效果。在环境底线方面,可以利用边界当中对环境储存用地造成严重影响的区域进行改造,比如工业的仓库用地等。在服务底线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公共的基础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的边界来充分的保障城乡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最终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协调发展。

最后,还要对其协调方式进行明确,主要是对协调路径进行明确,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通过对规划技术以及行政的协调,来规划出具有严格控制意义的控制线,最终实现三规合一的方案的核心理念和思想。在设计方面达到路径的有效协调,建立起各部门之间的良好合作发展,有效的避免不到位的现象,保证三规合一的规划效果和质量。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三规合一的机制保证来对当前的矛盾问题提供有效的保障平台,促使三规合一的成果可以法定化以及运行的协调化,为三规合一的思想理念建立起法律的保障体系,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长期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对一定区域范围之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和环境资源状态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从而实现城市资源信息的有效合理的发展。空间的规划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工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最终实现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的良好推进。

参考文献:

[1]朱江,邓木林,潘安等.“三规合一”:探索空间规划的秩序和调控合力[J].城市规划,2015,39(1):41-47,97.

[2]李阿琳.城镇体系秩序重组对空间规划的挑战[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8):24-29.

[3]代伟国,邢忠.转型时期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建设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10,25(11):12-16,22.

论文作者:王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8

标签:;  ;  ;  ;  ;  ;  ;  ;  

“三规合一”:探索空间规划的秩序和调控合力论文_王振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