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对策论文_潘明

平江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岳阳 414500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减少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事故。方法:从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产科孕妇中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风险管理,分别对两组孕产妇护理中的风险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孕产妇中有3例合并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有9例孕产妇合并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两组并发症比较,研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00%,两组总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孕产妇实施风险管理,加强对孕产妇的护理干预,在有效减少孕产妇并发症发病率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结果。

关键词:产科;护理风险;风险管理;对策

护理风险主要指的是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不安全事件。产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护理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1]。产科护理工作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有密切关系,做好产科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产科 中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对于找到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率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我院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降低产科 中 护理中的风险,为临床产科护理提供指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产科孕妇中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中年龄在21—39岁,平均年龄(27.3±3.2)岁,平均孕周为(37.6±3.6)周;对照组中年龄在20—40岁,平均年龄(28.3±3.2)岁,平均孕周为(37.8±3.4)周。两组孕产妇在一般资料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实施剖宫产等危险指数统计,并实施评估。研究组在风险管理指导下实施综合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分别对两组孕妇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1.3数据处理

使用SPSSl8.O进行处理,组间计数单位比较进行方差分析,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孕产妇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孕产妇中有3例合并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有9例孕产妇合并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3.讨论

3.1 产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

(1)护理人员方面

在产科护理风险因素中,护理人员是存在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自身护理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护理效果。但是在产科护理中,还存在护理人员对自身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在护理过程中,不能熟练的操作[3]。对于紧急情况的处理水平也有待提升。护理人员在法律意识上,存在观念不强的问题,没有按照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填写,忽略了孕妇的合法权益。在职业道德上,很多护理人员都缺乏专业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护理的过程中,对于需要严格实施无菌操作的要求也没有引起重视,使得感染发生[4]。

(2)管制体制上存在的护理风险

在管理体制上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对于护理人员的培训机制建立也不完善,忽略了对护理人员的再次教育,使得护理人员不能及时掌握新的护理知识和技术,从而降低了护理质量[4]。在孕妇妊娠或分娩过程中,由于孕妇自身问题,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

(3)孕产妇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

很多妊娠妇女在妊娠或分娩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容易出现精神不佳的问题,严重者还有心理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就会成为护理中的危险因素。

3.2 预防产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对策

针对产科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应该加强对产科的风险管理,实施风险管理政策。首先,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责任意识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并完善产科室的安全告知,积极预防护理不良事件[5]。其次,要加强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培训,针对护理人员工作年限的不同,根据护理人员实际掌握知识程度,为护理人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在护理人员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能力[5]。再次,要加强对护理管理制度的完善,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并确保风险管理的实施。最后,护理人员也要强对护理知识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于孕妇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加以疏导,积极与孕产妇沟通和交流,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在本研究中,对研究组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其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00%。本研究结果与参考文献[6]中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产科孕产妇实施风险管理,加强对孕产妇的护理干预,在有效减少孕产妇并发症发病率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结果。

参考文献:

[1]林瑞玲.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外医学研究,2014,02(2):94-95.

[2]徐菊. 探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4,05(8):529-531.

[3]陈应辉,成沛玉.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 中外医学研究,2012,05(2):76-77.

[4]陈丽. 浅谈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1(5):649-650.

[5]王红,王方. 对产科护理中的纠纷隐患分析及对策[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06(9):722-723.

[6]张亚娣,王素娟,皮寒寒. 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J]. 生物技术世界,2015,01(1):92.

论文作者:潘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  ;  ;  ;  ;  ;  ;  ;  

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对策论文_潘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